蘇貞昌倒打一耙:台灣沒必要關閉兩岸往來的大門,是大陸最不講理


近日,中國海關總署發現台灣向大陸銷售的石斑魚中含有違禁藥品,便決定從6月13日開始暫停台灣石斑魚輸入大陸。

由於大陸是台灣石斑魚最大、甚至可以說是唯一客戶,台灣的石斑魚被禁後,這對台灣石斑魚產業而言,不啻於滅頂之災。據台灣《經濟日報》 6月12日報道,台灣行政機構負責人蘇貞昌,一方面指責是「中國大陸一直不遵守國際規範,且常常是政治指導、控制一切。過去放在同一個籃子的過度依賴中國大陸,就是會遭受他們的政治勒索、敲詐。」另一方面,又放低姿態,難得表示:「台灣始終是善意的,只要對等、互惠、不設政治前提,我們都願意跟大陸善意往來,台灣沒有必要關閉兩岸往來的大門。」

然而,蘇貞昌所謂的「善意往來」,卻與事實完全不符。從2016年民進黨當局上台以來,兩岸關係出現持續倒退的關鍵原因是蔡當局拒不承認「九二共識」,並且持續在經貿、人文等多個領域給兩岸之間的正常交流製造障礙。

民進黨當局此前表示,任命邱太三作為「兩岸事務主管」等人事安排是對大陸「釋放善意」,說得非常好聽:「兩岸之間需要相互諒解,恢復交流」。實際上,民進黨當局仍然通過限制、恐嚇甚至是處罰的手段針對台灣島內支持國家統一、參與兩岸正常交流的同胞,持續在島內實施「去中國化」。上述「毒素」已經滲透到兩岸之間的教育、科研、文化、經貿和農業等諸多領域,破壞力顯著增強。

民進黨當局惡意限制兩岸交流的手段非常多樣化。

一是通過封鎖兩岸學術交流的方式阻斷兩岸高級別學者的對話溝通。典型案件是台灣大學化工系教授李篤中因主持大陸科研計劃,被台灣當局教育主管部門認定違反相關條例並罰款。台灣當局大陸事務主管部門還聲稱將「持續會同相關機關查處類似情況」。

除此之外,廈門市政府、清華大學與台灣清華大學校友會在台灣清華大學校內共同設立的「清華海峽研究院」和「清華海峽研究院新竹辦公室」,被台灣相關部門認定違反了「兩岸條例」,並被要求立即停止運作、罰款新台幣10 萬元。

二是阻止台灣年輕人到大陸發展。台灣當局勞動管理部門已經通知島內的各類中介機構,不允許發布大陸的招聘信息,禁止幫助台灣青年前往大陸工作。民進黨當局經濟事務主管部門表示,當前民進黨方面已經正在部署「關鍵技術小組」來審查台灣企業對大陸的投資。

三是當前民進黨當局限制兩岸民眾的民間交流往來。在第十三屆海峽論壇舉行前夕,台灣當局大陸事務主管部門發布所謂「政策說明」,提出一系列禁令,並祭出「兩岸條例及相關規定」以及「社會觀感與島內民意」等,恐嚇參與兩岸交流的民眾和組織。

台灣學生參加平潭舉辦的「首屆兩岸青少年好家風好家訓徵文活動」,也受到台灣當局大陸事務主管部門「如違反相關條例或規定將查處」的威脅。此外,愛奇藝也正式結束台灣業務,其台灣代理商發表聲明稱此舉是由於台灣當局「長期不友善的態度」造成的,「這是政治勢力凌駕一切的必然結果」。

在去年國慶節期間,民進黨當局還對在國慶期間為祖國送上祝福的台灣藝人實施誹謗和恐嚇。

「逢統必反」、「逢陸必反」才是當前民進黨當局對大陸的最真實態度。蘇貞昌嘴上的那些話,恐怕連自己都不信。

至於民進黨當局為何對大陸如何忌憚,原因有二:

一是,民進黨當局害怕島內民眾真實客觀地了解大陸,尤其是害怕了解大陸數十年以來的發展成就和積累的強大實力,這些認識會直接戳破民進黨當局的「大內宣」以及「台獨」幻夢。

二是,民進黨當局各種操弄手段都在大陸的戰略定力和戰略自信上逐步消解。在兩岸議題上,大陸始終牢牢把握主導權和主動權。一方面,對台灣當局「示之以威」,不斷加強對島內「台獨」勢力的震懾力度,另一方面,對台灣民眾「施之以惠」,推動兩岸交流克難前行、持續深化兩岸經濟社會融合,以最大誠意、盡最大努力爭取和平統一,得到兩岸有識之士的廣泛擁護。

台灣島內媒體《聯合報》的最新民調數據顯示,當前島內民眾對蔡英文當局的不滿意程度已經上升到48%。可見,無論台海形勢如何風雲變幻,時與勢始終在大陸這一邊,終究有利於主張國家統一的力量,祖國完全統一的歷史車輪滾滾向前,這是任何人、任何勢力都無法阻擋的。

而蘇貞昌、蔡英文之流,終究會被釘在歷史的恥辱柱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