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石油表彰第十屆「十大傑出青年」、優秀青年、青年文明號集體

中青在線北京4月30日電(中國青年報·中青在線記者 王林)4月30日下午,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有限公司在北京舉行紀念五四運動100周年暨第十屆「十大傑出青年」座談會。會上表彰了「十大傑出青年」、優秀青年及青年文明號集體。活動旨在表彰在公司改革發展實踐中取得突出業績和作出重大貢獻的優秀青年和先進集體,用榜樣的力量激勵廣大團員青年。

本次評選分別評選出12位「十大傑出青年」、109個優秀青年稱號及194個青年文明號集體。最終入選的「十大傑出青年」每個人都有自己獨特的本領,其中既有帶領團隊攻克世界級難題的年輕科學家,也有在最基層工作中創新工作方法的創新工匠。

第23屆「中國青年五四獎章」獲得者,現任新疆油田公司勘探開發研究院勘探研究所常務副所長的郭旭光,帶領油氣勘探團隊,突破被視為「死亡線」的礫岩勘探難題,發現了世界上迄今最大的礫岩油田一一瑪湖10億噸級特大型油田,其發現過程中的創新理論和經驗,更為全球凹陷區礫岩重大接替領域的油氣勘探提供了可複製、可推廣的「中國理論」與「中國技術」,為世界貢獻了「中國智慧」和「中國力量」。

第23屆「中國青年獎章」獲得者郭旭光與主持人現場交流(中國青年報·中青在線 韓其臻/攝)

大慶油田勘探開發研究院地震解釋一室主任工程師裴明波是一名地質科學家。他負責國家「973」項目子課題,創建火山岩油氣藏地球物理預測理論與技術,帶領團隊攻克火山岩氣藏地震識別的世界級難題,累計提交三級儲量3900多億立方米。來到現場領獎,他激動地說:「今後若干年內將大力提升國內勘探開發力度,保障我國能源安全」。

裴明波與主持人現場交流 (中國青年報·中青在線 韓其臻/攝)

年輕的科研者不僅「鑽地」還「入海」。在海洋中,深水可燃冰被視為新的礦種,但相應的試采工作被喻為「在豆腐上打鐵、用金剛鑽繡花」。2017年5月18日,中國石油海洋工程公司總承包實施的南海可燃冰首次試采項目獲得巨大成功,試采工作中就有一位年輕工程師的身影。

1988年出生的王鄂川是中國石油海洋工程公司深水研究中心鑽井技術工程師,他全程參與了國家重大專項南海可燃冰試采項目,攻克深水淺層固井、可燃冰窄密度安全鑽井等世界級難題。王鄂川和他的團隊曾連續駐守平台137天刻苦攻關,形成領跑世界的深水可燃冰試采工程技術。

獲評本次「十大傑出青年」的還有在自己崗位上默默付出、創新方法的普通工人。曹寬是吉林石化建修公司東部檢維修一車間的一名普通鉗工班長。雖然職務普通但他做出的事情卻一點也不平凡。

在工作中,曹寬大膽創新,提出「大型設備溫差拆解法」等5項工作法,發明6套專用工具,改造關鍵零部件8個,解決設備疑難問題70餘項,創效500餘萬元。他帶頭攻克的中部乙烯裝置檢修恢復開車核心機組安裝難題,實現裝置一次開車成功,累計盈利20億元。「組織上把這個任務交給我,越難就越得沖在最前面。」

「十大傑出青年」合影留念(中國青年報·中青在線 韓其臻/攝)

在當天下午舉行的紀念五四運動100周年暨第十屆「十大傑出青年」座談會上,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有限公司黨組副書記、副總經理徐文榮表示,作為石油青年的傑出代表,入選的傑出青年以昂揚鬥志和衝天幹勁,為集團公司推動高質量發展貢獻著聰明才智、奉獻著青春年華。他號召中國石油集團各級團組織和廣大團員青年要與先進對標、向榜樣看齊,進一步激發乾事創業熱情,創造良好的工作業績。

長期以來,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有限公司十分重視青年人才培養工作。2019年,企業繼續實施重點人才工程,紮實推進石油科學家培育計劃、青年科技英才培養工程、技能人才培養開發工程,制定實施有效政策措施,進一步吸引人才、凝聚人才、激勵人才。

本文源自中國青年報客戶端。閱讀更多精彩資訊,請下載中國青年報客戶端(http://app.cyo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