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大戰略」進行時 | 何言:我們就是答卷人

□何言

  我們處在前所未有的變革時代,干著前無古人的偉大事業,如果知識不夠、眼界不寬、能力不強,就會耽誤事。

  ——習近平

(一)

  時代是出卷人,我們是答卷人,人民是閱卷人。

  歷史長河奔騰不息,時代考卷常出常新。中國式現代化新道路,前人沒有走過,如何匯聚一億中原兒女蓬勃力量,為十四億中華兒女現代化之路加速賦能?

  習近平總書記對河南高度重視、非常關心,黨的十八大以來,先後四次親臨視察,寄予我們「奮勇爭先、更加出彩」的殷切期望。擔當使命謀出彩,我們如何確保高質量建設現代化河南、確保高水平實現現代化河南,交出不負囑託的滿意答卷?

  錨定「兩個確保」、實施「十大戰略」,深入推進「能力作風建設年」活動,以過硬能力作風加快現代化河南建設,以實際行動迎接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中原大地山鳴谷應。

新華社發

  這是踐行囑託的深刻作答;

  這是順應時代的主動作為;

  這是人民至上的真情表白;

  這是自我革命的勇毅擔當。

  開展「能力作風建設年」活動,是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能力作風建設的重要論述、建設高素質專業化幹部隊伍的具體行動,是錨定「兩個確保」、加快實施「十大戰略」的重要保證。

  省委書記樓陽生強調,提升能力作風,最重要的是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武裝頭腦、指導實踐、推動工作,不斷提高領導現代化河南建設的能力和水平。

  凡事講政治,突出政治統領,持續增強政治判斷力、政治領悟力、政治執行力,確保黨中央決策部署在河南條條落實、件件落地、事事見效。

  立足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在構建新發展格局中實現更大作為,不斷破解發展難題、增強發展動力、厚植髮展優勢,全省廣大黨員幹部必須強能力、鍛作風、優服務、促發展。

  「人民就是江山,共產黨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為的是讓人民過上好日子。」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河南,推動經濟社會不斷發展,歸根到底是為了滿足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需要。鐵肩膀才能扛起硬擔當,不斷增強億萬中原人民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黨員幹部能力作風怎麼樣,歸根結底要靠工作實績來檢驗。

  數學家心目中的「雙一流」是什麼?河南省科學院數學所首席科學家鄭志勇這樣說:

  「走過這麼多地方,河南為我提供的科研硬體世界一流,科研服務國內一流。創新氛圍如此濃厚,我有信心在這裡干成事。」

  慣性思維找不到金鑰匙,路徑依賴走不出舒適圈。

  河南發展處於重要戰略機遇期,但機遇和挑戰都有新變化。扎紮實實改進能力作風,讓思維方式、領導方式、工作方式與時俱進,才能推動現代化河南建設全面發力起勢。

  現代化,一幅令人憧憬的宏偉畫卷,一代代中原兒女為之嘔心瀝血、孜孜以求。黨的十九大對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作出了兩步走戰略安排,實現中國式現代化,必須跑出河南加速度。

  省第十一次黨代會立足河南發展新起點,以前瞻30年的眼光,高遠務實擘畫了現代化河南建設宏偉藍圖。

  沒有「十大戰略」這個「四梁八柱」,現代化河南的大廈就無從立起。「兩個確保」能否實現、「十大戰略」能否落實,關鍵要看黨員幹部領導現代化建設的能力強不強、作風硬不硬。

  「十大戰略」是破浪之舟,能力作風就是乘風之帆;「十大戰略」是飛馳列車,能力作風就是強勁引擎。

  淬鍊能力作風,「十大戰略」是主陣地,重點事困難事是練兵場,會幹事干成事是試金石。

  好作風是戰鬥力,也是生產力。以時時放心不下的責任感,鼓足「人一之、我十之」的幹勁,在比學趕超中爭上游,持續鍛造一流能力作風,營造一流發展環境,就能創造一流工作業績,干出一番宏圖偉業。

(二)

  卻顧所來徑,蒼蒼橫翠微。

  面對複雜嚴峻的國內外發展環境,今年上半年,全省地區生產總值同比增長3.1%,不僅穩住經濟大盤,而且核心競爭力不斷增強。前8個月,全省規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5.7%,高出全國2.1個百分點;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增長9.8%,高出全國4個百分點。

  18年,阿茲夫定從基礎研究到獲批上市;176天,從構想到揭牌,重建重振省科學院翻開新篇;55天,從選址到投產,超聚變百億元產值拉動千億元產業;一天內,鄭大河大雙雙迎來院士校長……

  在省委書記、省長擔任雙主任的河南省科技創新委員會推動下,創新的河南大廈,三天起一層,五天一變樣。

  762.61億斤,今年我省夏糧總產再創新高;河南在全國率先建成「米」字形高鐵網;疫情要防住、經濟要穩住、發展要安全,高效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經濟大省勇挑大樑。

  ……

  路,是一步步走出來的。事,是一件件干出來的。

  細化路徑措施,擰緊責任鏈條,一項項跟進度,一件件抓落實,才能積跬步至千里、積小流成江海。

  「三個清單」抓工作。

  建立重點任務清單。圍繞「十大戰略」,全省梳理出重點任務12015項,省轄市和省直責任單位逐項提出推進措施,明確時間進度,將任務具體到項目,落實到崗位,量化到個人,層層壓實責任。

  建立重點問題清單。著眼破解高質量發展難點、高品質生活痛點、高效能治理堵點,形成重點問題清單,建立整改落實台賬。把整改工作做深、做實、做細,確保整改工作從開始就規範開展、有序推進,確保問題整改不走樣、不敷衍。

  建立重大改革清單。堅持用改革這個關鍵一招破堅冰、激活力,在全面改革上做文章,在深化改革上下功夫,推動「放管服效」改革、國資國企改革、省直事業單位重塑性改革等各項工作有機銜接、有效貫通、有序聯動,以重點突破帶動全局提升。

  「三個清單」推動靶向施策。濮陽梳理落實「十大戰略」67項203個問題,「七步工作法」專班閉環式推進,問題清單解決率100%;平頂山以任務清單提升政務服務能力,推動線上「一網通辦」、線下「一次辦成」。重點任務、重點問題、重大改革清單化推進、閉環式管理,按圖施工、靶向用力、全程把控。

  以上率下拓新局。

  全省加速往前跑,領導幹部要領跑。2月7日,農曆虎年第一個工作日,全省「萬人助萬企」活動推進會議召開。聚焦項目、錨定產業、狠抓發展,省級領導包聯企業,聽真話、察實情,辦實事、解難題。「關鍵少數」以上率下、身體力行,以高標準、快節奏、嚴要求的雷厲作風,謀全局、把方向、定思路、破難題。

  今年以來,商丘新奧燃氣有限公司已收到穩崗返還補貼金10多萬元。人常說,「一分錢難倒英雄漢」,最需要支持的時候,政府送來「禮包」,讓企業倍感溫暖。開封推行「有訴即辦」,全面優化營商環境;駐馬店深耕「院士經濟」,突破農區轉型瓶頸;信陽實施「兩茶一菜」四化工程,「兩個更好」開新局。

  截至9月15日,全省累計派出超7.6萬名助企幹部,包聯企業約13.5萬家,助企幹部變身政策宣傳員、項目代辦員、問題協調員,企業訴求解決率98.97%。持續開展「萬人助萬企」、「三個一批」項目建設、「四個拉動」,把「四不兩直」作為常態方式,嚴格落實「13710」工作制度,一竿子插到底,解決問題動真格。

  實戰實訓強本領。

  9月16日,「中原大講堂」集成電路主題學習報告會舉行,中國工程院院士鄔江興以《新時局新基建芯出路》為題作專題報告。「新時代科技創新要強芯固本,這對我們打開工作思路、優化創新局面大有啟發。」鄭州航空港區一位幹部說。從城市規划到開發區建設,從科技創新到產業創新與區域發展,緊扣「十大戰略」前沿知識,全省已舉辦8期「中原大講堂」,省、市、縣三級同步推進,10餘萬人次直接參与學習。要出思路先換「腦子」,通過一系列主題學習,補知識空白、經驗盲區、能力短板,幹部隊伍建設現代化河南能力水平不斷提高。

  洛陽瞄準六大風口產業,舉辦200多期培訓班;南陽上百名黨員幹部走進演播室,暢談「建設副中心,我該怎麼辦」。「十大戰略」進黨校,創設「雲課堂」,培訓幹部226萬人次。領導幹部上講台、行業專家深入講、基層黨校普及學,廣泛開展大學習大培訓大練兵大提升。

  59年前,焦裕祿同志在蘭考種下一棵桐樹苗,紮根於沙丘,成為活在百姓心中的樹。如今,一棵棵「桐樹苗」被選派到基層,與群眾摸爬滾打在一起,他們有個共同的名字——「墩苗」幹部。多當幾次「熱鍋上的螞蟻」,多接幾個「燙手的山芋」,推動「十大戰略」在基層開花結果,就要在烈火中煉真金,在吃勁處用幹部。「紮根基層,既是磨礪和鍛煉,更是蝶變與成長。」一位「墩苗」幹部說。

  雋永先聲,總與現實回聲相呼應。活動開展近一年,「十大戰略」成效明顯。

  看數據:河南地區生產總值已連續跨越3萬億、4萬億、5萬億元台階,今年即將邁過6萬億元台階;今年上半年,我省引進「兩院」院士、「長江學者」、國家傑出青年基金獲得者等高層次人才62人,海內外博士1500餘人;全省共揭牌8個省實驗室、25家省產業研究院,今年前7個月,技術合同成交額達620.8億元、同比增長145.6%;戰略性新興產業、高技術製造業占規上工業比重分別提高到24%、12%;企業對營商環境滿意度上升到90%;國企改革三年行動任務完成99.5%,省屬國企盈利水平歷史最好;紮實推進事業單位重塑性改革,省直事業單位重塑性改革任務完成,除學校、醫院外,事業單位精簡60.7%,事業編製精簡46.9%……

  看成效:盾構、新能源客車、光通信晶元、超硬材料等產業技術水平和市場佔有率居全國前列;組建神農種業實驗室,打造「中原農谷」,全國小麥推廣面積前10位品種河南佔4席,打好種業翻身仗展現河南擔當;數字基礎設施進入全國第一方陣、工業互聯網「國家隊」取得零的突破、未來產業實現「從0到1」、一體化政務服務能力指數上升為最高等級;從「化地」向「化人」轉變、「資源」向「綠色」轉型,中心城市「起高峰」,縣域經濟「成高原」;一泓清水北上,藍天白雲常駐,傳統產業節能減碳,綠色產業培育壯大,經濟社會發展「含綠量」日益增加……

  看態勢:科技創新和制度創新兩個輪子一起轉,賦予戰略科學家、領銜科學家、首席科學家決定性的技術路線決定權和經費支配權、資源調度權、人力使用權,創新發展成為現代化河南建設的主旋律、最強音;樞紐經濟高台起勢、航空經濟風生水起,優勢再造起筆現在、瞄準未來,發展成色越來越好;換道領跑,平煤神馬集團旗下硅烷科技延伸出千億產業集群,多氟多打破國際技術壟斷,躍升為全球動力鋰電池行業「巨無霸」,全省產業競爭力全面提升;布局數字文創領域,搭建實時共享文旅文創雲平台,行走河南,讀懂中國,厚重中原風光正好;規制創新提升開放能級,有事解難、無事不擾,以環境優化築開放高地,我們的「朋友圈」越來越大……

(三)

  一組組悄然躍動的數據、一項項破土動工的重點項目,一個個欣然入職的科學家、工程師……勢能在匯聚,動能在澎湃,中原大地雲蒸霞蔚。

  錨定「兩個確保」,實施「十大戰略」,以能力作風建設為保障,重點工作取得突破性進展,各項工作壓茬有序推進。

  我們的思路越來越清晰,我們的鬥志越來越昂揚。

  接續奮鬥,正字當先。正者,端正也。這能力,那能力,政治能力排第一。深刻領悟「兩個確立」的決定性意義,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擰緊思想總開關。越是急難險重關鍵時刻,越考驗黨員幹部能力作風,對標對錶,練就一雙政治慧眼,才能不畏浮雲遮望眼,亂雲飛渡仍從容。

  這本領,那本領,馬克思主義看家本領不能丟。不斷提高政治站位,用馬克思主義立場、觀點、方法想問題、辦事情,就能保障「十大戰略」行穩致遠。

  接續奮鬥,實字築基。抓而不實,抓而不緊,等於白抓。局面是打開的,不是喊開的;「十大戰略」是干成的,不是等成的。把「任務書」變成「施工圖」,把「時間單」變成「計程表」,過了一山攀一峰,跨過一溝越一壑,披荊斬棘向前進。

  幹什麼學什麼,缺什麼補什麼。選擇了學習,就選擇了進步,真學真干真推進,競進拼搶當先鋒。

  接續奮鬥,恆字為要。事貴有恆,實施「十大戰略」是當務之急也是長期任務,立足當前想問題,著眼長遠做決策,牢牢把握髮展主動權。9月22日,第三批省實驗室、首批省創新聯合體集中揭牌儀式舉行,龍子湖新能源實驗室、中原食品實驗室隆重登場。創新大道上,河南馳而不息。

  善打攻堅戰,會打持久戰,時與勢永遠在我。

  金秋深夜,鄭東新區龍子湖智慧島,省科學院新大樓燈火通明。向北,是呼之欲出的嵩山實驗室科研大樓;向南,是朝氣蓬勃的大學城;向東,是綿亘百里的鄭開科創走廊;向西,是美麗動人的北龍湖。

  興起一幢樓,崛起一座城,從16.4平方公里的中原科技城到16.7萬平方公里的中原大地,希望孕育希望,奮鬥成就夢想。

  這是正在發生的歷史,這是振奮人心的未來。

  策劃:董林 劉雅鳴

  統籌:張學文 萬川明

  執筆:李兵 夏遠望 丁新科 趙志疆 悅連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