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積電營收創新高,3大問題卻相繼出現,突顯出華為訂單重要性

文/球子 審核/子揚 校正/知秋

由於晶元規則的改變,台積電徹底與華為斷開聯繫。要知道,巔峰時期,華為是台積電的第二大客戶,貢獻了不俗的營收入。

不過,在面對失去第二大客戶,台積電董事長劉德音明確表示,華為訂單並不會對台積電造成太大的影響。

台積電營收創新高

而在2021年中,台積電用營收成績證實了劉德音的判斷。此前,台積電對外公布2021年全年營業收入,數據顯示,公司2021年總營業收入達到568.2億美元,相比2020年同期,還增長了24.9%。

由此可見,即便失去華為這一大客戶之後,營收成績反而呈現出增長的趨勢。

那麼,這是不是也就意味著,華為訂單對台積電就不重要?

在筆者看來,華為訂單對台積電的重要性極高,只是高營收入掩蓋了華為在台積電客戶體系中的作用。

在剖析失去華為訂單對台積電影響前,筆者先分析台積電營收創新高的原因。眾所周知,整個2021年製造行業都伴隨著缺芯度過,在此背景下,台積電的各種工藝的產能都處於滿載狀態,晶元訂單更是源源不斷湧入台積電手中,其在2021年的營收入創新高也在情理之中。

當然,市場環境只是台積電營收入創新高的原因之一,而另一方面則是先進位程的優勢發揮了作用。

根據台積電公布的各個工藝節點貢獻的營收比例來看,5nm和7nm佔大頭,營收比例達到50%。

要知道,先進位程主要優勢體現在代工價格比成熟工藝要高很多,換言之,提供的凈利潤也就更高。

失去華為訂單,3大問題出現

台積電高營收入的背後,三大問題也接連出現:

首先,過度依賴單一廠商;

在去年台積電宣布代工價格上漲時,給蘋果「開後門」,這是更直觀表現出失去華為訂單之後,台積電面臨過度依賴單一客戶的危機。

數據顯示,僅蘋果一家美企便為台積電貢獻了四分之一的營收入,如果算上其他美企,幾乎台積電總產能的80%都被美企所包攬。

一旦蘋果或者其他美企轉單到三星,那麼,對於台積電而言,必然是沉重的打擊,尤其是在失去華為訂單之後,全球範圍內,能幫助台積電填補美企訂單空缺的企業並不多。

其次,失去自主定價權;

台積電為蘋果提供更優惠的代工價格,再次體現出其失去了自主定價權,畢竟蘋果訂單極為龐大,如果台積電隨意定價的話,可能會出現意想不到的後果。

更值得一提的是,美方還要求台積電交出各種客戶、訂單、庫存等核心數據,說明台積電的自主權可能也無法掌握在自己的手中。

毫不客氣地說,台積電在諸多美企客戶的面前,無法行使更多的權利,甚至還要看美企的眼色行事。

如果台積電與華為還在合作的話,加上聯發科的助力,在客戶方面,也不至於形成美企一家獨大的局面。

最後,先進晶元的生產成本降低慢;

眾所周知,華為也是台積電先進晶元產能的主要爭奪者之一,但在失去華為訂單之後,台積電的先進位程晶元的發展並不均衡,無法獲得更多的先進位程的晶元訂單,實現降低成本的目的。

最關鍵的是,如果台積電還手握華為訂單,那麼,在2021年,其營收入將不只是3658億,突破到4000億也不是沒有可能。

從上述來看,華為訂單對台積電的重要性已經不言而喻,雖然劉德音表示,華為訂單不會對台積電造成影響,這無疑是在自欺欺人,種種情況表明,台積電所面臨的危機比想像還嚴重,甚至,未來台積電會成為美企的「御用代工廠」,徹底失去控制權。

所以,台積電應該考慮如何降低對美企的依賴,代工的話語權完全掌握在自己的手中。

寫到最後

就目前全球晶元代工市場來看,三星和英特爾全力發展代工業務,對於台積電而言也不是什麼壞消息,因為,三星和英特爾可以吸引美企的目光,減少台積電客戶群體中的美企集中度。

不可否認,三星和英特爾可能會影響到台積電的營收入,但筆者認為,企業自主權更為重要。

總之,台積電想要在代工領域長久發展下去,必須要克服各種困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