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聯社(上海,編輯 木子)訊,總市值接近900億、坐擁HPV和mRNA兩大疫苗的沃森生物近兩日股價可謂坐了把過山車,昨日盤中跌幅一度超7%,今日開盤一路拉升,最高漲超17%。拉長時間看,公司股價自今年3月9日低點39.49元至今,最高反彈幅度達55%,遠遠跑贏創業板。
消息面上,昨日WHO發文稱,對於預防由人乳頭瘤病毒(HPV)引發的宮頸癌,接種一劑HPV疫苗的效果與接種兩劑的效果相當,在疫苗市場「縮水」預期下,智飛生物、萬泰生物和沃森生物股價應聲「恐慌」下挫。
今日,對於股吧內新冠mRNA疫苗特批特採的傳言,沃森生物方面回應稱「沒有這回事」。
沃森生物新冠mRNA疫苗的進展可謂令資本市場「牽腸掛肚」,由公司與艾博生物、軍科院合作研發的mRNA疫苗,是國內目前進度最快的。
公司在今年4月6日的業績說明會上表示,目前,新冠mRNA疫苗國內三期臨床的現場工作基本結束,正在進行數據整理和持續血清檢測,國際多中心三期臨床試驗也已取得了階段性進展。目前該疫苗尚未獲批進入生產。
公開資料顯示,沃森生物在玉溪已建成2億劑/年的新冠mRNA疫苗生產車間;公司在北京大興正在建設重組新冠疫苗(CHO細胞)的生產基地。
目前國內暫無mRNA疫苗獲批上市,但是近期mRNA疫苗研發進展不斷,今年4月石葯集團、康希諾相繼宣布其新冠病毒mRNA疫苗臨床試驗獲批。此前,進入臨床試驗階段的還有艾博生物、斯微生物、艾美疫苗等企業。
中國工程院院士鍾南山在線上直播時提到,根據我國「動態清零」策略,建議使用異種疫苗作為序貫接種。根據在巴西開展的異源性疫苗接種的真實世界數據,接種兩針科興疫苗後,再用mRNA疫苗加強免疫14-30天後,預防感染率可高達92.7%,預防重症達97.3%。
東北證券劉宇騰等分析師在2021年12月17日發布的研報中表示,公開研究證明序貫接種可有效提高中和抗體水平,而沃森生物同時推進三條新冠疫苗研發路徑:新冠mRNA疫苗已經進入Ⅲ期臨床階段;重組新冠疫苗(黑猩猩腺病毒載體)和重組新冠疫苗(CHO細胞)處於Ⅱ期臨床階段;若mRNA疫苗Ⅲ期結果優異獲批,預計將為公司帶來高彈性增量。
但是在如火如荼的推進疫苗背後,沃森生物似乎陷入了「增收不增利」的困境。根據公司此前披露的年報,2021年實現營業收入34.63億元,同比增長18%;實現凈利潤4.28億元,同比下降57.36%。
公司在回復深交所年報問詢函中表示,新冠疫苗接種的優先順序在短時間內對常規疫苗的接種產生了一定的擠壓,如接種醫生工作精力保障、接種終端冷庫儲存分配等方面。
而營業收入增加,凈利潤大幅下降主要受研發費用增加和金融資產價格下降兩個因素影響。公司加大新產品、新項目特別是mRNA新冠肺炎疫苗國內外項目研發和臨床試驗工作力度,導致報告期內研發費用6.21億元,同比增長252.13%。
年報顯示,沃森生物在mRNA疫苗上花費了3.26億元進行研發,佔2021年總研發費用的52%。
光大證券林小偉等分析師在3月22日發布的研報中表示,沃森生物2021年4月與聖諾生物簽署協議合作開發針對通用流感病毒的siRNA藥物;2021年8月與藍鵲生物簽署協議合作開發流感病毒mRNA疫苗和呼吸道合胞病毒 mRNA疫苗。對全球前沿的siRNA和mRNA疫苗技術的布局將進一步豐富公司的研發技術路線,為長遠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
根據盈利預測與估值測算,公司今年凈利潤同比增速為180.23%,明年凈利同比增速降至56.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