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非洲的切格瓦拉、非洲小國布吉納法索的首位總統,他力圖建立一個獨立民主的國家,為了改變國家的現狀,他主動降低總統標準,減少自己的工資,被人們稱為世界上最清廉的總統。他實施把土地分給農民、提高女性地位、進行全國掃盲、免費給兒童接種疫苗等等措施,使布吉納法索這個最貧窮的國家,一度顯現出生機勃勃的景象。然而,僅僅4年,這位總統就被自己最親密的戰友兼左膀右臂推翻,他本人也慘遭被刺殺,他就是托馬斯·桑卡拉。歡迎收看今天的精彩故事。
1949年,桑卡拉出生於布吉納法索北部帕索雷省的一個軍人家庭,那時候他的國家還叫上沃爾特,被入侵者法國殖民,是世界上最貧窮的國家之一。
不過,由於桑卡拉的父親曾是憲兵,二戰時期又被徵召入法軍參戰。因此,桑卡拉的家庭條件屬於中產階級,在貧窮的上沃爾特還算不錯,桑卡拉也因此得到了良好的教育,但小小年紀的他很是關注人民的疾苦,他見到了太多在殖民者手下的同胞被奴役的景象。
1966年,年僅17歲的桑卡拉沒有選擇父母所期望的牧師,而是義無反顧地選擇了從軍,並先後前往多個外國軍事學校學習,並且每一門課程都取得優異的成績。正是在這期間,他接觸到馬克思主義,閱讀了大量馬克思、列寧的著作,對他的影響非常深遠。與此同時,他還結識了擁有共同理想、以後的戰友和搭檔孔波雷等一眾青年,他們秘密組建了共產主義軍官團。
1974年,學成歸來的桑卡拉被派到上沃爾特與馬里交界處的邊防軍服役,正式開始了軍人生涯。
在部隊中,桑卡拉的領導能力就已經顯露出來,在他領導下的部隊總是能打勝仗,而他本人也因蘇姆沼澤閃電戰中,作戰英勇、作風廉潔大受讚賞,成為聞名全國的英雄。並受到上級的賞識,這讓他很快爬升到傘兵司令的職位,軍至上尉銜。
而不久之後,上校澤博通過軍事政變上任,為了維持統治,他將大量軍官召進來就職,得益於此,桑卡拉也從軍隊被推上了政壇。1981年,他成為了軍政府的新聞國務秘書。
在這期間,他將國家電視台作為宣傳的媒介,致力於了解、報道真實可靠的、關乎人民的事情,這在非洲是少有的。然而,由於他宣揚新聞自由、與澤博發生分歧。桑卡拉被迫辭職,與此同時,他還被開除了軍職,並被流放到西北省沙漠地帶軍營。
由此,桑卡拉決心推翻澤博,他開始趁機秘密聯絡原先自己所在傘兵部隊里的夥伴。
1982年11月7日,桑卡拉和少校軍醫韋德拉奧果聯合,率領一眾年輕傘兵,喬裝打扮成運動員,攜帶著槍支彈藥潛伏進入首都,目標直指總統府。令很多人意外的是,澤博輕而易舉就被推翻,桑卡拉他們取得了勝利。
這之後,軍醫韋德拉奧果擔任上沃爾特總統,桑卡拉則擔任總理一職。此時的他在上沃爾特人民群眾里,有著很高的威望,並且深受老百姓的愛戴。
可醫生總統與軍人總理的組合註定無法長久。1983年之後,桑卡拉主張與反帝反殖民的利比亞等國家建立親密友好的關係,而韋德拉奧果則沒什麼主張,甚至以抱緊前殖民者法國的大腿為榮。
這讓雙方的矛盾日益加深、逐漸勢同水火,並在1983年4月矛盾徹底被引爆。當時桑卡拉獨自邀請了利比亞總統卡扎菲來訪上沃爾特,這自然引起了作為總統的韋德拉奧果的不滿。
於是他將桑卡拉逮捕、並解除其總理一職。
事實證明韋德拉奧果莽撞了,他低估了桑卡拉的聲望,在桑卡拉被抓之後,以孔波雷為首的支持桑卡拉的軍隊都極力反對,雙方几乎兵戎相見。與此同時,普通民眾也發聲反抗的聲音,迫於這種壓力,韋德拉奧果只好釋放桑卡拉。
此時桑卡拉已經意識到總統一任接一任地換,但始終是換湯不換藥,國家和人民飽受苦難,遙遙無期。他決定推翻這一切,親自改變這一現狀。
1983年8月4日,桑卡拉與孔波雷帶領部隊發動軍事政變,他們包圍了總統府、警察總部、郵電總局等重要地點,並很快控制住了局勢。同時,許多民眾也都非常支持桑卡拉,他們紛紛主動幫忙切斷首都的供電線路。最終桑卡拉成為上沃爾特新一任總統。這一年,他年僅34歲。不僅如此,組建的新政府成員中15名文官、5名軍人,他們的平均年齡都在30歲左右。
為了改變國家的現狀,桑卡拉立即開啟了雄心勃勃的改革,將土地國有化再分配給農民。然後將先前的主要農作物棉花,改為種植糧食,使人民能夠實現自給自足。
並且還廢除了人頭稅、土地租金等,一系列的措施效果顯著,上沃爾特的小麥產量從每公頃1700公斤增至3800公斤,基本實現了糧食自給。
為了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他提高了農產品收購價格,嚴格控制生活必需品和醫藥的價格。不僅如此,桑卡拉還為數百萬的兒童提供免費疫苗,在全國開展掃盲運動,提倡婦女解放,他表示女性能撐起半邊天。
為了實施這一措施,他率先主動招收女性公職人員,並嚴令禁止女性割禮、廢除一夫多妻制,鼓勵女性接受教育、外出工作等等。
1984年,他還做出一項重要決定,廢除現有國名上沃爾特(法國殖民時期取得名字),改名為布吉納法索,意思是正人君子之國。而且多才多藝的桑卡拉還親自為他的國家譜寫了國歌、設計了國旗。
與此同時,一個更大的工程計劃也提上了日程——建設公路鐵路。正所謂要致富先修路,想要其國內打破貧富差距、實現共同富裕,首先就要有便利的交通。但是由於布吉納法索本就貧窮,根本沒有什麼錢搞基建。再加上桑卡拉對外的政策是反帝反殖民,因此與法國等國家關係並不好,法國也減少了對其大量的援助。
桑卡拉唯一能求助的就是當時的蘇聯,然而當時美蘇已經停止在非洲爭奪勢力範圍,並且蘇聯已經自顧不暇,因此只是給予布吉納法索口頭上的支持,並沒有提供實質性的援助。
桑卡拉只好從開源節流上做文章。他以身作則,賣掉自己的賓士,換成最便宜的車,並且他的辦公室禁止使用空調。出國訪問也只坐經濟艙,他還降低自己的工資以及公職人員工資,並要求高級官員捐獻一個月的工資用於公共項目等等。
桑卡拉這一系列的措施,得到人民的支持,他也被稱為非洲的切格瓦拉。
可同時,他的這些措施也觸及到了國內一部分人的利益、尤其是引起了法國的不滿。導致他在接下來的一場戰爭和一場會議之後,遺憾離場,甚至付出了生命的代價。
1985年,布吉納法索與鄰國馬里發生戰爭,這場戰鬥僅僅持續了幾天時間,最終以布吉納法索失敗告終。這場戰爭的失敗讓桑卡拉在軍隊中的聲望下滑。
緊接著是1986年的一場法國元首密特朗的訪問。他主動提出訪問布吉納法索,然而國內迎接他的是人民打倒帝國主義的呼聲。更要命的是,在國宴上,桑卡拉當著所有人的面,猛烈抨擊法國,在場的所有人震驚不已。這樣的做法在外交場合還是頭一次。
雖然在這次訪問過程中,密特朗並沒有表現出不滿,但顯然仇恨的種子已經埋下。而這時期,桑卡拉與老戰友孔波雷的矛盾日益嚴重。孔波雷等人越發不滿桑卡拉激進的措施。兩人為此多次發生爭吵。
於是法國暗中挑撥,指示人員向桑卡拉提議解決孔波雷,但這一提議被桑卡拉拒絕。可這個建議很快被傳到了孔波雷的耳中。孔波雷決定先發制人,1987年10月15日,他帶領軍隊發動軍事ZB,直接衝到會議室,正在開會的桑卡拉被亂槍打死。此時的他年僅38歲。
這之後,孔波雷成為新一任總統,他實施獨裁統治,布吉納法索在他的統治下重回昔日的慘狀,成為全世界最貧窮的國家,直到現在依舊如此。彷彿桑卡拉統治期間的布吉納法索只是曇花一現,隨即便煙消雲散。
今天的故事到這裡就結束了,對於桑卡拉你有什麼看法,歡迎在評論區留下你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