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營先鋒丨從特警到警務實戰教官——他紮根訓練一線,百鍊成鋼

從一名特警,到廣州市公安局警察訓練部的警務實戰教官,張偉民走過了從警的24個年頭。他勤鑽研、敢拼搏,從事警務實戰教官崗位工作以來,憑藉著貼近實戰的教學技能,專業、嚴格、靈活的教學風格,開展教學工作600餘次,教授學員超過2000餘人,成為了全市公安系統警務實戰教官隊伍里的精幹力量。

張偉民(右一)

「勤」「鑽」「研」是他的教學要求

1997年,張偉民從警察學校畢業後加入了廣州特警,全市特警100天特訓營讓他脫穎而出,很快就被選拔為小教員協助開展包括武器、格鬥、攀爬、戰術、隊列在內的全科訓練,這是他第一次做教官,也正是因為這一次,在他心中種下了成為一名警務教官的種子。

在2015年選調到警訓部擔任警務實戰教官以前,張偉民從來沒正式站上過講台,想要得心應手地組織警務教學工作,並不是那麼容易。多年的特警磨鍊,讓他深深體會到警務技戰術在實戰中的重要性。在成為一名警務教官以後,他卻深刻感受到「警務技能教學,不是那麼容易做好的」。張偉民知道自身存在不足,但因為有熱愛,他堅持學習,花費大量時間進行翻閱課程專業書籍,學習前輩的優秀課件,跟班旁聽老教官們授課,主動向警校的前輩教官請教;在課間和學員們積極溝通,傾聽他們的意見和建議,一遍一遍打磨著自己的課件和教學方法,一步步充實課程儲備,一點點提升授課技巧。

為了使教學更加貼近實戰,2016年,張偉民主動報名到派出所鍛煉一年。在派出所期間,他主動申請到各個崗位開展工作,豐富了基層工作經驗,為以後的課程設計更貼合實際打下堅實基礎。

張偉民(左一)

「敢」「拼」「博」是他的工作態度

2015年剛到警訓部時,恰巧全局在開展教官比武,領導考慮到張偉民新來乍到,對教官的各項業務不熟悉,特安排他進行觀摩學習。但張偉民憑藉著一股不服輸的精神,主動提出參加教官比武。經過激烈的角逐,張偉民所在的教官團隊最終榮獲團體第一名,而他也在手槍比賽中榮獲第二名的好成績。

2017年,西藏自治區拉薩市為了提升教官隊伍的能力水平,特邀廣州市公安局選派教官遠赴拉薩開展為期3個月的教學工作。張偉民主動請纓前往。面對高原反應、水土不服等困難,他頂住壓力,拼盡全力,出色完成任務。回到廣州的張偉民笑著說:「我把十幾斤肉留在了拉薩」。

2018年,西藏警方舉行全區大比武,拉薩市公安局為了取得更好的成績,把比武隊送到廣州市公安局訓練一個月。這個任務落在了張偉民肩上。訓練結束時,拉薩市公安局特別提出邀請帶隊的張偉民教官再次赴藏,繼續為隊員訓練2個月至比賽結束。歷經苦練、巧練,帶領隊員敢拼、善博,拉薩市公安局最終獲得全區第一名的佳績。

「專」「嚴」「活」是他的教學底色

張偉民在手槍應用射擊方面有較深的功底,他從介紹槍械的構造出發,帶領參訓學員了解各種手槍的特性,兩者的結合使學員快速掌握實用射擊技巧。在一次教學中,有個從警多年的女民警實彈射擊考核成績不理想,重考時由張偉民負責講授射擊課程。張偉民第一時間分析該民警的射擊掌握情況,經過幾發實彈的分析,他馬上找到原因並進行了有針對性的點撥。最終,該女民警補考時達到了「優秀」的水平。

在手槍射擊訓練過程中,上膛是最關鍵的一步,張偉民對學員的上膛動作要求非常嚴格,有上膛不到位導致發生射擊故障的學員往往會被他「懲罰」。之後再次悉心教學,直至學員熟練掌握。張偉民打破以往手槍射擊訓練枯燥乏味的授課模式,以實戰案例為線,帶出「簡單、實用、易練」的各種實戰技能,使得參訓學員能更快地熟練掌握各項警務實戰技能。

「精」「細」「暖」是他的愛家之道

2021年5月,廣州本土新冠肺炎疫情再起,張偉民第一時間奔赴荔灣區疫情防控第一線,化身警界大白,參與到「三人小組」的工作中去。張偉民的妻子是廣州市第八人民醫院ICU護士長,疫情重現,市第八人民醫院作為廣州第一定點醫院,接診量可想而知,而作為ICU科室領頭人的她,更是沒有休息過一天,也沒有回過家。就這樣,張偉民和妻子各自堅守在疫情防控第一線,將今年高考的兒子一人留在家中。同在廣州卻不能見面的一家三口,連視頻通話都是奢望,張偉民休息的時候妻子正在病房,妻子下班時兒子卻在上課,他們只能通過微信留言的方式互相問候,加油打氣。張偉民把對兒子的鼓勵寫在了防護服上,把對家庭的責任埋在了心底。

春華秋實,百鍊成鋼。張偉民紮根訓練一線,從一名新兵新手銳變為業精技強的警務技能教官,憑藉著突出的工作業績,他被評選為廣州市公安機關市局級教官。雖然教官崗位平凡,但張偉民堅守訓練一線崗位,忠誠履職,用行動與汗水詮釋人民警察的初心使命。

編輯丨小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