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太陽媽媽最有名的8個孩子,她最愛誰,帶你走進行星的世界

上文給大家科普了什麼是恆星(太陽),今天給大家帶來的是行星、太陽最愛的8個孩子。

1:什麼是行星?

行星一般是自己無法發光,但是會圍繞著恆星運動並自轉。自身不能像恆星那樣發生核聚變反應。行星本身一般不發光,以表面反射恆星的光而發亮。

必須圍繞太陽旋轉、直徑和質量足夠大、軌道附近沒有比他更大的天體。

2: 8大行星

目前,太陽系內有8顆行星。

分別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

3:以前是有9個行星的、為啥冥王星被踢出去8大行星?

1930年由美國著名的天文學家湯博發現的。

發現者湯博錯誤地估計了冥王星的質量,認為冥王星的質量超過了地球。其實冥王星沒有地球那麼大,甚至都沒有月球大。

因為它太小了所以被踢出了行星家族、降級為太陽系矮行星。

3:水星

距離太陽最近,是太陽系中質量和體積最小的行星。

溫差是整個太陽系中最大的。

公轉最快的行星(太陽引力原因)。地球公轉一周大概需要365天,而水星只用88天。

而水星自轉周期卻很長,為58.65天

水星常常隱藏在太陽的光芒里,常和太陽同時出沒,中國古代稱它為「辰星」。沒有保護的大氣層、沒有生命。

沒有衛星,質量太小且離太陽過近。根據重力原則,質量太小的物體無法構成足夠的引力,即便有衛星,也會被太陽強大的吸引力奪走

司馬遷從實際觀測發現辰星呈灰色,與五行學說聯繫在一起,以黑色屬水,將其命名為水星。

水星

4:金星

金星是除太陽、月球外最亮的星、太陽系中溫度最高的行星。

沒有衛星。最先探索。自轉最慢。唯一一個逆轉轉動的。

金星的天空是橙黃色的,主要由二氧化碳組成,大氣壓是地球的92倍,相當於地球海洋中1千米深度時的壓強。

小名太白。唯一沒有磁場的行星,人們說他和地球是姐妹星,二氧化碳和硫酸雨雲。

金星比地球略小一些(95%的地球直徑,80%的地球質量)

金星

5:地球

我們生存的家園,也是太陽系中唯一有生命的星球

由於散射作用,地球呈現出藍色,被稱為「藍色星球」

地球的天然衛星是月球,也是地球僅有的天然衛星。

和月球一起組成的地月系統。

地球

6:火星

它被認為是太陽系中人類最好的住所(除地球外)僅次於水星的第二小的行星。沙漠行星,缺乏板塊運動,所以沒有溫室效應。大氣以二氧化碳為主,火星有兩個天然衛星

火星的體積和質量與地球很像,但火星的表面沒有海洋,而有大量的氧化鐵,氧化鐵是紅棕色的,所以整個火星也是橘紅色的,因此火星被稱為「紅色星球。

其橘紅色外表是因為地表被赤鐵礦(氧化鐵)覆蓋,火星的直徑約為地球的一半。最近距離地球約為5500萬公里,最遠距離則超過4億公里,兩者之間的近距離接觸大約每15年出現一次

火星

7:木星

中國古代稱為歲星,因為他公轉一周正好是12年,木星和土星體積巨大,質量也大,但密度小,主要由氫、氦、氖等輕元素組成。

木星是太陽系行星中質量最大的一顆,氣態巨行星,是不以岩石或其他固體為主要成分構成的大行星

木星是太陽系中擁有天然衛星最多的行星,多達66顆衛星。

是最胖的,但也是最靈活的,自轉最快,氣態行星,不以固體為主要,轉太快,所以是扁的,磁場非常大,地球的14倍,體積大,引力大,為地球阻擋了很多外來天體。

木星

8:土星

中國古代稱之鎮星或填星。土星的自轉很快,僅次於木星,由於快速自轉,使得它的形狀變扁,是太陽系行星中形狀最扁的一個。

自帶光環,距離太遠,所以寒冷,光環是由30萬公里的固態冰組成,因為有引力,所以組成了一個圈,光線照不進來,風速最高。

土星

9:天王星

太陽系中最冷的行星,橫躺著圍繞太陽公轉。封面圖為旅行者2號飛掠天王星最近時拍攝的照片

天王星也有自己的特色。大多數的行星總是圍繞著幾乎與黃道面垂直的軸線自轉,可天王星的軸線卻幾乎平行於黃道面,因此天王星的南極幾乎是接受太陽直射的,所以天王星是太陽系中唯一一個躺著自轉的行星。

最懶,別的行星都是站著圍著太陽,只有他是躺著的,南北極對著太陽,84年轉一周,為啥躺著?可能是和其他行星互相吸引的結果。

天王星

10:海王星

因為太遠了,僅有一艘宇宙飛船旅行者2號於1989年8月25日造訪過海王星。幾乎我們所知的全部關於海王星的信息來自這次短暫的會面。

海王星的藍色是大氣中甲烷吸收了日光中的紅光造成的。

海王星上的風暴是太陽系中最快的。

除了地球以外的藍色星球,最遠也最寒冷,表面有一層冰,像鑽石一樣。

海王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