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天府一小、天府三小、天府四小、天府四中、天府七中等一批新建學校在天府新區快速崛起,獲得家長和社會的廣泛認可後,近期,天府新區原有的存量學校也開始頻頻放大招,尤其是大部分區域位於天府科學城組團的興隆片區。在教科院辦學的熱潮下,目前興隆中學和興隆小學已相繼更名為:天府新區教育科學研究院附屬中學和天府新區教育科學研究院附屬小學,未來,兩所學校的發展將得到天府教育「智庫」加「引擎」的成都天府新區教科院的加持,同時,兩所學校還將在2021年完成整體遷建,實現從軟體到硬體的一次提檔升級。
不僅如此,天府新區還首次啟動了「首席校長制」,吸引了眾多教育大咖的加盟。據了解,樹德中學原校長陳東永和成都市實驗小學原校長陸枋已分別獲聘天府新區首席中學校長和天府新區首席小學校長。這些重量級教育大咖的加盟,無疑將進一步推動成都天府新區教育的優質發展,可以說未來可期。
存量學校提檔升級
興隆片區兩所學校加入天府新區教科院家族
提到成都天府新區的教育,家長們腦海中一定會蹦出近年來大火的幾所新建學校,例如天府一小、天府三小、天府四小、天府四中、天府七中等,這些學校已在家長中和社會上形成了較好的口碑,並收穫眾多好評。
當然,天府新區不僅僅只有新建學校是優質的,這個區域還有相當一部分存量學校也同樣值得關注,今天我們就把目光聚焦到興隆片區,來為各位家長重點分析一下剛剛完成更名的「興隆中學」和「興隆小學」。
▲ 天府新區教科院附屬中學和小學更名掛牌儀式
興隆片區位於天府新區的哪一片?通俗來講主要就是興隆鎮的區域,它屬於成都天府新區核心區,新區在這裡規划了成都科學城、鹿溪智谷、中國科學院大學成都學院等,高新企業雲集,重點項目紛紛落地,乘著國家級新區規劃建設的航船,彼時的興隆鎮已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已經有半個多世紀辦學歷史的「興隆中學」和始建於1922年的「興隆小學」就位於這裡。
前不久,「興隆中學」和「興隆小學」分別更名為天府新區教育科學研究院附屬中學(下稱:天府新區教科院附中)和天府新區教育科學研究院附屬小學(下稱:天府新區教科院附屬小學),隨著兩所學校的更名,就此拉開了天府教育對存量學校進行升級改造的序幕。
為什麼這麼說?
這一點還要先從教科院辦學說起。近年來,教科院辦學似乎已成一種趨勢,成都市教科院就先後建立了五所學校。作為全市或區域教育發展的「智庫」+「引擎」,教科院的重要地位毋庸置疑,教科院直接辦學既有益於教科院各項教育教學研究的落地、實踐和延續,對於學校來說,也是其研究成果的直接受益者,是更接近優質教育核心的所在。
▲ 天府新區教科院附屬中學開學典禮
據了解,今後天府新區教科院附中和天府新區教科院附屬小學,將依託天府新區教科院的資源優勢,與其廣泛開展教育教學質量提升、學生興趣特長培養、學校德育課程實踐、校園文化打造、教師專業成長等方面的深度合作,相信這兩所歷史底蘊豐厚的學校,在天府新區教科院的強力助推下,其辦學品質也會得到進一步的提升,從而帶動整個興隆片區教育配套服務的發展。
▲ 天府新區教科院附屬中學
除了軟實力的提檔升級,天府新區教科院附中和天府新區教科院附小還將遷址重建,新建校區計劃在2021年秋季完成整體提升和搬遷任務,並投入使用。據了解,兩所學校的新校址均比鄰興隆湖畔,緊鄰天府新區教科院。新建校區將按照國際化和現代化理念規劃設計,按照「高起點、高標準、高品質」的標準新建校舍,目前,學校整體規劃設計方案的編製工作已全面開展。
多名重量級教育大咖加盟
啟用「雙校長制」促進學校和教科院深度鏈接
教育發展離不開名師名校長的引領和帶動,成都天府新區在教育人才引進方面,近年來也頗有成就,吸引了眾多重量級教育大咖的加盟。
以今年為例,在剛剛過去的9月,成都市實驗小學原校長陸枋和樹德中學原校長陳東永,就齊齊亮相天府新區教師節慶祝活動,當天現場兩人分別獲聘擔任天府新區「首席小學校長」(同時擔任天府新區教科院副院長)和天府新區「首席中學校長」。據介紹,這也是天府新區首次啟動「首席校長制」,旨在通過名校長的引領和帶動,實現區域教育的高位發展。
▲ 陳東永、陸枋分別獲聘天府新區首席中學校長和首席小學校長
在興隆片區,天府新區教科院附中和天府新區教科院附屬小學同樣引進了眾多教育人才,並且打破了原有的學校管理制度,實行「雙校長制」。即校長分別由天府新區教科院院長和副院長出任,同時設置執行校長一職,由天府新區面向全國選聘的優秀校長擔任。
這樣一來,天府新區教科院附中校長為天府新區教科院院長劉長清,執行校長為新區引進的教育人才楊永紅;天府新區教科院附屬小學校長為天府新區教科院副院長陸枋,執行校長為新區引進的教育人才熊英。據介紹,這樣的設置,將有利於促進學校和教科院之間的深度鏈接,便於教學教育成果的研究、實踐和及時轉化。
▲ 天府新區教科院附小秉承「尚品教育」辦學理念
那麼校長和執行校長的分工有什麼不同呢?
按照天府新區對教科院附屬中學和小學校長的任命職責要求,校長一職的工作職責主要是:為學校發展爭取政策、人力、物力等方面的資源保障;為學校建設和發展提供指導;為學校教育教學提供資源和搭建平台。同時需要經常性深入學校,了解學校工作情況;參與學校發展重大決策,如學校發展規劃、文化建設、課程建設等;協調和管理教科院教研與學校教育教學深度融合工作。學校日常管理則主要由執行校長負責,執行校長擁有充分的辦學自主權。
對此,陸枋認為,這樣的布局並非是學校管理層的簡單變動,它更是成都天府新區站在全局的角度,對區內教育人才進行優化布局的一項重要舉措,從外界引入優秀教育人才的機制,能夠讓天府教育在多元、多角度的方向實現高位發展。
對於教科院附屬中學和小學未來的走向,她給出了「樹口碑」「提質量」「創品牌」三個關鍵詞,「把學校辦成學生熱愛、教師鍾情、家長信賴、社會讚譽的孩子家門口的好學校,為毎個孩子提供適合的教育,幫助並陪伴他們成為最好的自己」。
在談及區教科院兩所學校時,劉長清表示,未來它們將是「學生家門口的口碑學校」「天府新區教科院引領的優質學校」「公園城市裡的品牌學校」。
知道一下
「雙校長」們都是什麼來頭?
成都天府新區教科院院長、附屬中學校長劉長清:成都天府新區教育發展中心籌備組組長,中心成立後擔任主任。在「成都天府新區教育發展中心」更名為「成都天府新區教育科學研究院」後,擔任首任院長。在成都市籍田中學擔任校長13年,任職期間學校獲 「省級陽光體育示範校」 「成都市先進基層黨組織」。其因教學質量突出,先後兩次站上成都市一年一度的高中工作會作經驗交流發言。曾創造了農村高中一年兩個學生考取清華、北大的佳績。
成都天府新區教科院副院長、附屬小學校長陸枋:曾任職成都市實驗小學副校長、黨支部書記、校長、集團總督學等。中學高級教師、四川省特級教師、成都市特級校長,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全國優秀教育工作者,全國教育系統幗國建功標兵,四川省學術與技術帶頭人,成都市教育專家。
新建校和存量校同步發展
天府新區未來藍圖瞄準成都教育高地
除了對天府新區教科院附屬中學和附屬小學的升級打造,據了解,目前興隆片區還有一所在建小學——天府新區教科院附屬小學(西區),同期在建的還有三根松中小學、天府十幼等項目。
從這一系列規劃可以看出,興隆片區用五年多時間實現了從農業鄉鎮向國家級新區核心區的跨越後,其整體教育規劃布局也正在發生著日新月異的巨變,不久的將來,無論是存量學校還是新建學校,圍繞興隆湖畔,相信這一區域一定會給大家呈現出一種全新的教育景象,或許這裡就是成都的下一個教育高地。
當然,不僅僅是興隆片區,近年來,在新建學校發展勢頭迅猛的情況下,天府新區對存量學校也一直進行著大規模的提檔升級。例如將遷辦華陽中學高中部,擬命名為華陽中學香山校區,遷辦成都天府新區職業學校,華陽第一中學、華陽第三中學辦學拓展等。
存量學校的遷辦,將配合成都天府新區的整體規划進行,從而讓新區的教育布局更加合理,讓城市更加宜居。據介紹,遷辦學校都將按照「高質量」「高規格」的標準開辦。它們除了校園環境及硬體設施的提升外,在辦學規模、辦學體制、師資建設、課程打造等方面也將得到進一步的優化,以實現存量學校和新建學校的高位、均衡發展。
新區將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辦人民滿意的教育為追求,以建新時代公園城市為己任,不斷深化教育綜合改革,追求教育高質量發展,「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奮力譜寫新區教育更美篇章。
來源:紅星新聞
編輯:顏德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