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立倫訪美,在消息披露之初就寫過一篇文章《無謀獨之私何需訪美》。文章認為,台灣有意角逐「大選」的准候選人是不是持「台獨」主張就看他是否急著訪美。因此,朱立倫的政治主張與蔡英文並無二致。在民進黨多年的營造下,主張「台獨」已成島內的「政治正確」,國民黨為了黨派利益(取得執政地位),朱立倫為了自己的利益(當「總統」)逐步放棄自己的立場。
差別在於,馬英九還用一個「九二共識」遮掩門面,大陸還對他心存幻想。以前的朱立倫還不敢公開地否定「九二共識」,這一次朱立倫「勇氣十足」完全不遮掩了。
朱立倫人還在台灣,馬屁就拍到太平洋對岸了。到了美國就更加肆無忌憚。有報道稱,正在美國訪問的國民黨主席朱立倫,做演講時就兩岸關係問題大放厥詞,其中比較引人注目的,有兩條:一是他說「九二共識」是「沒有共識的共識」。二是他說,美國應該更重視台灣地區,如果坐視兩岸統一,會危害美國的安全與利益。
這和蔡英文有區別嗎?沒有。不僅沒有,朱立倫在跟蔡英文比賽,看誰在美國主子面前更忠誠。
和他剛當選國民黨主席時相比,朱立倫為何有如此巨大的變化呢?除了「台獨」已經被民進黨操弄成台灣社會的「政治正確」和朱立倫把個人與黨派私利看得更重外,俄烏局勢促使他做出了一個重大的政治決定——撕下偽裝。
那麼,朱立倫對俄烏局勢會有什麼判斷呢?
第一,美國仍然強大
在朱立倫看來,美國對俄烏衝突表現了巨大的主導能力,貌似強大的俄羅斯簡直不是對手。拜登要普京打,普京就打了。雖然開戰前扭捏了兩下,終於憋不住還是出手了。打的過程中,拜登像一個調音師一樣熟練地調控著澤連斯基的情緒,從而間接地操控著普京進攻的節奏。在朱立倫看來,中國大陸也不過如此。台海一旦有戰事,美國也會像玩俄羅斯一樣玩中國。他朱立倫還是投靠美國穩妥些。還須趕早,過了這村也許就沒有這店了。在這個點上,他澤連斯基是一個心思。
第二,美國的國際動員能力超強
俄烏衝突期間,美國動員了大約50個國家,而且包括主要發達國家對俄羅斯展開全方位的經濟圍剿、文化圍剿和地緣政治圍剿。如果要是有事,這50個國家組成的聯盟必然會支持台灣當局,到時候孤家寡人的是中國大陸,人多勢眾的是台灣當局。多麼美妙的前景啊!如果他再不趕上這一波勢頭,不僅朱立倫,連國民黨都玩完了。
事實上,對表現為俄烏衝突的美俄博弈,持朱立倫觀點的不在少數。俄羅斯在軍事行動中表現並不出色,大大低於人們的期望。芬蘭和瑞典積極加入北約,雖然有美國的暗中操弄,也有這兩國對局勢的判斷。俄羅斯的所謂第二階段軍事行動如果再不能消滅烏軍的有生力量,這個世界的局勢會越不利於俄羅斯,也不利於中國。
當然俄羅斯也不會輸得沒有底褲,我多次估計俄在烏東站穩腳跟是可能的。但要想取得更大的勝利,那就看會不會有奇蹟出現。
朱立倫的態度變化給中國敲響了警鐘,中國面對俄烏衝突帶來的複雜局面既要有定力也要有行動。
有一個現實需要面對,從物質層面看中國的實力是增強了不少,就算直接與美國對決也是有勝算的。但是,從精神層面看,中國民眾對重大事件的承受能力和抗風險能力是不如抗美援朝時期的,這個必須引起足夠的重視。面對美國咄咄逼人,中國內部的投降派未必比抗日戰爭時期的漢奸少,不知有多少個「朱立倫」就在我們朋友圈裡。通過俄烏衝突事件,他們更加懼怕美國,他們認為跟著美國這個「老大」吃香喝辣多好,沒有必要和美國針鋒相對。對朱立倫來說,國家只是一個虛妄的概念,利益才是實打實的。
中美關係在美國的單邊操弄下已經成為對抗之勢。儘管中國一再聲明合作共贏才是中美關係的主調,美國政府就是不信,就是要對抗。既然有這個大前提,朱立倫的做法就是漢奸的做法。
鑒於此,中國必須調整對台政策。在不放棄「和平統一」的希望的前提下提高「武力統一」的力度。我多次說明,「台灣問題」的根子是「美國問題」,「美國問題」就是「美國要扼殺中國」的問題,台灣就是美國扼殺中國的一把利刃。只要解決美國問題,這把利刃就變成廢鐵了。
當然中國對美戰略要兩手抓,不放棄和平共處的努力也要做好不惜一戰的準備。準備得越充分,和平的希望反而越大。
朱立倫最大的「功勞」就是給中國大陸提了個醒,國民黨和民進黨一樣,都是反對中國統一的。不同的是,國民黨還有投機的空間,民進黨把自己抵進死胡同了。不過,朱立倫此舉也把自己和國民黨帶入死胡同了。他們的結局或許都是一樣的:被釘在歷史的恥辱柱上。
註:本文作者為「秦安戰略智庫」核心成員牟林,為本平台原創作品,新的一年,祝願大家攜起手來、戰勝疫情、遏制霸權,一起走向更加美好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