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有中國人的地方就有茶。
談起中國的茶品牌,你最先想到哪個呢?西湖龍井、碧螺春、雲南普洱、鐵觀音……都不是!這些你能叫得上名字的茶葉都是茶的品類,而非茶的品牌。
「柴米油鹽醬醋茶」,中國有著數千年的飲茶歷史,也是迄今為止全球最大的茶葉生產國、消費國。但遺憾的是,在全球十大高端名茶品牌中,卻很少看到中國茶企的身影,在A股3000多家上市公司中,茶企也尚未現身。
是時候扭轉乾坤了!據證監會披露,普洱瀾滄古茶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瀾滄古茶」)將於6月3日上會,擬登深交所主板,由華創證券保薦,或將成為A股「茶企第一股」。
財經網注意到,雖上會在即,但瀾滄古茶靠漲價帶動利潤、報告期內多次股權轉讓和增資且定價不一等問題仍不可忽視。另外,財經網發現,瀾滄古茶的董事、副總經理劉佳傑原就職於其保薦機構華創證券,2020年3月才開始在瀾滄古茶任職。三個月後,即2020年6月22日,瀾滄古茶便向深交所主板報送了上市申請。
靠漲價帶動利潤,普洱茶定價亂象叢生
公開資料顯示,瀾滄古茶成立於2002年,2018年2月整體變更為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集研發、生產和銷售於一體的綜合性茶葉企業,產品主要以普洱茶為主。
據招股書(2020年12月16日更新版)披露,2017-2020年上半年瀾滄古茶的營業收入分別為2.50億元、2.99億元、3.80億元和1.88億元,同期凈利潤分別為5932.91萬元、7559.45萬元、8116.71萬元和5906.15萬元。
截至目前,瀾滄古茶尚未披露2020年全年營業數據,但在招股書中,瀾滄古茶對其2020年業績做出預期。招股書顯示,瀾滄古茶預計其2020年營業收入為4.00億元至4.20億元,同比增長5.13%至10.39%;歸屬於母公司所有者凈利潤1.10億元至1.20億元,同比增長35.52%至47.84%。
瀾滄古茶預計其2020年利潤水平增長較快,對此,其在招股書中解釋稱2020年毛利率較高的熟茶產品收入及佔比增加,或將帶動公司營業收入及毛利率整體上升。
據招股書披露,2017-2020年上半年瀾滄古茶熟茶產品的銷售收入分別為1.03億元、1.16億元、1.44億元和1.03億元,佔主營業務收入的比例分別為41.49%、39.12%、38.01%和54.94%。2020年上半年,熟茶產品收入佔比確實有所增加。
但財經網注意到,2020年上半年瀾滄古茶熟茶產品的銷售收入增加與其銷售價格上漲脫不了關係。招股書顯示,報告期內瀾滄古茶熟茶產品的平均銷售價格分別為283.01元/公斤、383.02元/公斤、431.71元/公斤和867.14元/公斤。2020年上半年,瀾滄古茶熟茶產品的平均銷售價格較2019年增長100.86%。銷售收入短時間內或有所增加,但瀾滄古茶靠漲價帶動利潤又能持續多久?
來源:招股書
瀾滄古茶熟茶產品短時間內價格翻倍,與普洱茶的定價系統長期「紊亂」不無關係。
據財經網了解,當前國內的普洱茶仍屬於賣方市場,供不應求,爭相採購。由商品價格的形成和變動規律可知,商品的價格由供給和需求決定,當供給小於需求時,價格上漲。那麼普洱茶的價格普遍較高嗎?並不是!財經網注意到,近年來普洱茶早已有兩極分化的趨勢,高端茶天價拍賣愈演愈烈,低端茶價格不升反降利潤微薄。
據中國茶葉流通協會數據,2019年雲南普洱茶產量15.50萬噸,內銷10.55萬噸,內銷115.30億元。由此計算,2019年普洱茶的內銷均價為109.29元/公斤。但據央視財經此前報道,2019年普洱春茶減產,但大多數茶農手裡的茶葉,價格不升反降,往年70元以上的價格只能賣到60多元一斤,而那些高端名茶卻依舊能夠通過拍賣售出天價。
2019年3月5日,號稱800年的易武高桿茶以100萬元的價格拍出;2020年3月21日,號稱1700年的「倚邦太上皇古茶樹」以202萬元拍出;2021年4月7日,10公斤錦繡茶祖鮮葉在阿里拍賣平台拍出1068萬元的「天價」。炒作不斷,「天價茶」屢見不鮮。
2021年4月20日,新華社發文《茶葉「炒上天」:一餅可以買一輛寶馬,一提可以在廣州買一套房?》,點名批評天價普洱茶瘋狂炒作現象。2021年5月初,雲南省普洱茶協會接到雲南省防範和處置非法集資工作小組辦公室發來的《風險警示函》,具體內容如下:
來源:雲南省普洱茶協會官微
普洱茶定價為何亂象叢生?據財經網了解,世界茶葉定價權目前仍以拍賣形式維繫,位於斯里蘭卡的科倫坡茶葉交易所是當今世界上最大的茶葉拍賣市場,也是世界茶葉價格漲落的晴雨表,而當前我國國內茶葉市場集中度低,企業規模小,缺少能夠影響茶葉定價權的頭部企業;並且我國茶葉品種較多,品牌茶企較少,沒有定價標準,再加上收藏市場對茶葉的過度炒作,導致茶葉價格虛高,定價亂象叢生。
報告期內多次增資和股權轉讓,董事、副總經理劉佳傑原就職於其保薦機構華創證券
除上述問題外,財經網還注意到,報告期內瀾滄古茶曾發生多次股權轉讓和增資,僅申報前一年便新增14名股東。
招股書顯示,2019年1月至今,瀾滄古茶共計新增14名股東,其中因清理委託持股新增9名股東,因增資擴股新增3名股東,因股份繼承新增2名股東。其中,因股份繼承的新增股東華玉祥、王婭分別於2020年5月、2020年7月繼承其近親屬所持公司股份。
財經網發現到,通過股東向直系親屬無償轉讓、通過繼承方式受讓等新增股東在瀾滄古茶的股權變動中較為頻繁。據財經網統計,自成立以來,瀾滄古茶由近親屬無償轉讓、股份繼承引起的股權變動共計29起,僅報告期內便發生16起。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瀾滄古茶在招股書中披露了四次增資入股事項,但增資認購股價之間差異卻較大。2012年2月25日,王娟以現金增資,增資價格為9.87元/出資額;2017年8月20日,廣州天速以現金1940.00萬元認繳新增註冊資本1253371.88元,增資價格為15.48元/出資額;2018年3月15日,深圳景邁新實業、福思投資以貨幣資金增資,認購270.00萬股、162.00萬股,認購價格均為5.83元/股;2019年9月20日,凱易恆正、鄭文平、浚泉信本以貨幣形式增資,認購225.00萬股、225.00萬股、150.00萬股,認購價格均為13.30元/股。證監會也注意到這一問題,並在反饋意見中,要求其說明各次增資定價的合理性。
除此之外,財經網還發現,瀾滄古茶的董事、副總經理劉佳傑原就職於其此次IPO的保薦機構華創證券,2020年3月至今任瀾滄古茶董事、副總經理。值得注意的是,在劉佳傑任職三個月後,即2020年6月22日,瀾滄古茶便向深交所主板報送了上市申請。
近期,證監會出台一系列措施加強對擬IPO企業的股權穿透和對系統離職人員入股行為的監管。值得注意的是,儘管投行離職人員並未在此次監管的範圍之內,但瀾滄古茶IPO股東核查能否過關,仍需監管部門的檢驗。
中國茶企品牌難「出圈」,瀾滄古茶或成A股「茶企第一股」
我國茶葉品類雖多,但能叫得上名字的茶企品牌卻沒幾個,甚至曾有「萬家茶企不及英國立頓一家」的尷尬說法。
資本市場向來不青睞茶企。截至目前A股有3000多家上市公司,但卻沒有一家是以茶葉為主營業務。
目前,我國的茶企主要集中在新三板,且對應的市值、營收的規模均不大。據同花順IFIND數據,截至2021年6月2日,新三板共有11家主營業務為茶葉的企業,分別為本草春、義眾實業、子久文化、遠泉股份、茗皇天然、ST萬葯、大和恆、京東農業、天池股份、冠卓檢測、醉純科技,其市值規模大都在9000萬至6億元之間。除醉純科技2020年營業收入為3.34億元,凈利潤為2284.62萬元外,其餘10家企業2020年營業收入均不超過2億元,且凈利潤均在1600萬以下。此外,除本草春、ST萬葯尚未披露2020年年報外,另有4家企業2020年凈利潤虧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