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樣一款遊戲,台灣翻譯的為何如此「中二」?

同一個遊戲,不同的本地化類型,會給遊戲注入不同分風格。比如,台灣和大陸對國外遊戲的名稱翻譯就是兩種感覺。習慣了大陸翻譯風格的我們可能會覺得台灣的翻譯有些許中二,他們幾乎不對翻譯做出美化修改,基本和原文保持一致。這就形成了台灣譯名的獨特風格!

CALL OF THE DUTY

大陸譯名:使命召喚

台灣譯名:決勝時刻

Clash of Clans

大陸譯名:部落衝突

台灣譯名:部落日記

FARCRY

大陸譯名:孤島驚魂

台灣譯名:極地戰嚎

Heroes of the Storm

大陸譯名:風暴英雄

台灣譯名:暴雪英霸

Prototype

大陸譯名:虐殺原形

台灣譯名:原型兵器

Left 4 Dead2

大陸譯名:求生之路2

台灣譯名:惡靈勢力2

MIRROR S EDGE

大陸譯名:鏡之邊緣

台灣譯名:靚影特務

need for speed

大陸譯名:極品飛車

台灣譯名:極速快感

Cut the Rope

大陸譯名:割繩子

台灣譯名:我的蛙蛙哪有那麼愛吃糖

Crazy Arcade

大陸譯名:泡泡堂

台灣譯名:彈水阿給

minecraft

大陸譯名:我的世界

台灣譯名:當個創世神

Metal Slug

大陸譯名:合金彈頭

台灣譯名:越南大戰

Devil May Cry

大陸譯名:鬼泣

台灣譯名:魔顫

The Elder Scrolls

大陸譯名:上古捲軸

台灣譯名:老頭滾動條

Overwatch

大陸譯名:守望先鋒

台灣譯名:斗陣特攻

台灣的遊戲翻譯名稱,你愛了嗎?

#翻譯# #遊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