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貨們「立功了」!網紅餐廳「太二」IPO來了:半年收入5億

吃貨們都熟悉的網紅餐廳「太二酸菜魚」,很快就要和資本市場的投資者們見面了!

「超過四人就餐不接待」、「不拼桌、不加位」、「酸菜魚不外賣」……誰能想到,憑藉這些奇葩又「二」的霸道店規,竟然讓一家只賣酸菜魚的餐飲店做到了極致。

半年收入5個億、經營利潤率高達23%、3年門店擴張到上百家,火遍全網的「太二」更是促發母公司九毛九順利IPO。根據上市日程安排,餐飲品牌企業九毛九將在1月15日正式在香港上市。

由於自帶網紅體質、翻台率驚人,有著旗下品牌「太二酸菜魚」上市的九毛九吸引了眾多投資者的參與。招股期間,九毛九國際認購竟然超配600倍,其火爆程度堪比當年的海底撈

更有市場熱議,下一個「海底撈」即將誕生。參考海底撈上市以來已然翻倍的股價,上市進入倒計時的九毛九,未來股價表現如何,著實令人好奇。

九毛九順利赴港上市

曾經嘗試衝刺A股

由於帶著網紅品牌「太二」赴港上市,從遞交招股書開始,九毛九國際就獲得了資本市場和投資者的熱度關注。

公開資料顯示,九毛九集團原本是一家成立於1995年、經營西北風味麵館的老牌餐飲企業,2009年,創始人管毅宏意識到了購物中心興起的紅利,並完成了九毛九品牌向「快時尚餐飲」的升級,成為了這家餐飲集團快速發展的核心戰略。

去年8月28日,九毛九餐飲集團就向港交所遞交了招股書,擬香港主板IPO上市。

目前九毛九國際旗下有五個品牌,分別是主打西北菜的九毛九、太二酸菜魚、2顆雞蛋煎餅、四川冷鍋串串"慫"和精品粵菜"那未大叔是大廚"。打開九毛九的招股書,簡直就是一本美食滿滿的菜單。

根據九毛九國際在招股書中披露的數據,公司目前經營287間餐廳及管理41間加盟餐廳,覆蓋中國39個城市,遍及15個省份與四個直轄市。其中,包括143間九毛九餐廳、121間太二餐廳。

2015年,九毛九建立起「太二」酸菜魚的品牌,很快這家出品單一爆款的企業爆發出驚人的成長能力。數據顯示,2016年至2018年,連續三年,「太二」酸菜魚的複合年增長率達到182.3%,2019年上半年太二實現收入5.38億元,同比增幅為146.8%;貢獻營收佔比由5.8%躍升至43.5%,成為九毛九的重要業績增長支柱。

在「太二」酸菜魚的崛起下,九毛九近年來的業績增長突飛猛進,營業總收入從2016年的11.64億元增至2018年的約18.93億元,複合年增長率為27.5%;公司經調整純利也在去年年上半年首次突破億元大關,達到1.16億元。

值得注意的是,在此次港股上市前,九毛九餐飲集團曾經嘗試衝擊A股。2016年,九毛九曾向中國證監會遞交A股上市申請。2018年,由於整體A股審查流程延長並且上市時間表不確定,九毛九撤回A股上市申請。

有分析指出,九毛九衝擊A股失敗的主要原因在於藉助資本過度擴張,財務狀況不佳。這是因為2013年至2015年,九毛九凈利潤分別為2766萬元、4390萬元和3105萬元,2014年和2015年的凈利潤增長率分別為58.68%和-29.26%。

網紅「太二」刷屏社交圈

驚人翻台率秒殺海底撈

不過,讓小夥伴們感到好奇的是,到底是什麼魔力,讓一家名為「太二」、號稱只賣酸菜魚的餐廳,成為一家准上市公司的核心品牌?

關鍵可能是「太二」抓住了當下餐飲的時尚風口:酸菜魚和另類體驗。

隨著消費者對品質要求的逐步提高,就餐體驗、環境風格都成為吃貨們打分餐廳的重要指標。而「太二酸菜魚」就是依靠餐品極簡、突出「酸菜比魚好吃」以及有點另類的店規吸引力大眾的眼球。

根據弗若斯特沙利文資料,以2018年收入計算,太二在中國所有酸菜魚餐廳中排名第一。2018年至2024年中國酸菜魚餐飲市場收入預計將以33.7%的複合年增長率增長,到2024年將達到705億元。

在微博上,對太二酸菜魚的幾乎好評如潮,有網友表示:「沒有什麼不是一頓太二酸菜魚不能解決的煩惱,如果有,那就兩頓。」

在吃貨們的支持下,太二的成長速度令人驚艷。數據顯示,太二品牌產生的經營利潤由2016年的0.2億元增長至2018年0.97億元,複合年增長率達到118.0%,2019年上半年太二實現經營利潤1.25億元,增幅為155.7%。

在經營數據方面,目前太二在全國範圍內的門店共有121個,主要分布在華中、華東和華南地區,門店總體翻座率由2016年的3.6上升到2019年上半年的4.9,去年同期為5.0。除新一線城市門店之外,其他各線城市門店2017年開始翻座率基本穩定在4.0以上,一線城市在2018年之後翻座率穩定在5.0以上。

讓投資者感到無比心動的,那就是「太二」有兩項指標直逼海底撈。第一,翻台率;第二,門店盈虧平衡周期。

據悉,2019上半年,太二酸菜魚的翻座率高達4.9次,而同期海底撈的翻台率為4.8次。新開設的太二酸菜魚門店平均僅需1個月便能實現盈虧平衡,而平均現金投資回收周期也(單店投入約為250萬元)也不過7個月,兩項數據均與海底撈非常接近。

「太二」的發展給了九毛九發展的信心。九毛九表示,為了進一步提升市場份額,公司會將業務滲透到一線城市、新一線城市、省會城市和周邊城市等新興市場。2020年及2021年分別開設18家及20家九毛九餐廳;80家及100家太二餐廳。可見,未來的發展重點在「太二酸菜魚」。

美團點評《2018酸菜魚市場發展報告》指出,酸菜魚品類仍然處於高增速的爆發期。2018年全年增長率為63.6%,酸菜魚品類移動端搜索次數在2018年已超過黃燜雞,並遠高於同為川菜單品的水煮魚。

這也意味著,九毛九和「太二酸菜魚」未來的市場空間依然值得期待。

九毛九下周登陸港股

預計超600倍超額認購

憑藉在吃貨圈的超高人氣,九毛九國際在招股階段就快速引來市場和投資者們的熱度關注。

據九毛九此前公告,此次港股IPO擬發行3.334億股股份,其中香港發售佔10%,國際發售佔90%,另有15%超額配股權,每股發行價5.5-6.6港元。

儘管近期港股市場新股招股的企業較多,但九毛九仍然成為資金追捧的對象。據悉,九毛九招股期間全稱火爆,有消息人士預計,九毛九在公開發售階段錄得逾600倍超額認購,凍結資金超1400億港元,僅富途證券一腳認購就達到110億港元。不過從這樣的認購超配情況來看,九毛九的中籤率可能會刷出新低。

另有市場消息稱,九毛九)擬以招股價範圍上限定價,公司招股價在每股5.5至6.6港元之間,計劃發售3.334億股,集資最多22億港元。

據悉,此次九毛九的認購火爆程度,堪比當年海底撈的情況,同樣都是網紅店、都是受消費者認可的餐飲企業、商業模式都可以說是「教科書級別」,因而九毛九的招股,受到了市場的高度認可。

一位曾參與多個港股IPO認購的私募人士表示,各家券商的額度緊缺,能夠拿到的份額並不多,「招股前很多人就開始打聽九毛九額度的問題,但券商手中的份額根本不夠,加上中籤率可能不高,打新預期收益的空間會收窄。」

不過也有人認為,即便是只中了1手,但參考港股市場如此火爆的IPO往期案例,上市首日賣出的利潤還是能夠足以讓一家三口去太二酸菜魚吃上5頓,當然前提是「願意等位」。

據了解,此次九毛九引入四名基石投資者,包括資產管理公司BlackRock、ChinaAlpha、WT和東方資產管理,合共投資5500萬美元。IPO獨家保薦人為招商國際,聯席全球協調人、聯席帳簿管理人為招商國際和中金公司。

下一個「海底撈」要來?

太二酸菜魚還能吃多久

由於九毛九和海底撈有著相似的網紅氣質,同樣也有著直追海底撈的優秀成長能力,不少投資者看好九毛九上市後的表現。未來九毛九的估值能到多少,是市場關注的熱點。

在九毛九之前,知名餐飲界企業呷哺呷哺、海底撈先後上市,並給出了不錯的行情表現。尤其是海底撈,上市一年多以來,海底撈股價一路上揚,漲幅已經超出100%以上。

目前,海底撈股價已經漲至34.05港元,市值突破1800億港元。這也讓投資者對九毛九尤其是帶著「太二」品牌的未來行情表現充滿期待。

但到底九毛九能否複製海底撈的成功,成為下一個餐飲界的牛股,仍然值得觀察。

富途證券分析師秦忠傑表示,九毛九和海底撈的賽道仍具有較大差異。海底撈是以火鍋為主的大菜系,而九毛九主打西北菜和酸菜魚,受眾相對於火鍋來說體量較小。就供應鏈而言,九毛九的食材主要來源於第三方,而海底撈則擁有較為成熟的自建供應鏈。

市場人士認為,酸菜魚雖然九毛九餐廳仍然給九毛九貢獻了五成以上的營收,但集團整體業績增速及經營數據已顯露疲態。2017年及2018年,九毛九餐廳的收入增速分別為10.16%、10.88%。並且,九毛九餐廳的翻座率也出現了下降。

而在全國區域布局上,主打「酸菜魚」單品的太二能否繼續帶著九毛九狂奔值得商榷。不少聲音認為,在全國範圍大規模擴張、並滿足不同區域的口味,則是九毛九未來的考驗。目前,九毛九開店仍然集中在華南地區,區域性特點明顯。未來華東地區尤以江浙滬地區的市場潛力較大,口味差異、競爭激烈,太二的高增長的持續性未必能夠得到保證。

華創證券卻看好「太二」酸菜魚作為酸菜魚餐飲龍頭的進一步擴張。華創證券表示,「太二」目前布局於一個好品類上,且隨著門店擴張和良好口碑逐漸形成品牌,符合有發展潛力的網紅店特質。酸菜魚食材供應穩定,口味接受度高且因酸菜發酵技術的不同容易形成差異化口味;門店端能夠通過中央廚房統一配料實現標準化,去廚師化,適合連鎖化大規模擴張。

「第二家海底撈」能否順利誕生,答案可能需要等到九毛九真正上市後才能看到。

本文源自中國基金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