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比亞迪挖牆腳,寧德時代摔了個「大跟頭」!鋰電龍虎鬥,誰將勝出?

今天市場的主角,無疑是新能源汽車的兩大龍頭: 寧德時代比亞迪

寧德時代盤中摔了個「大跟頭」,一度大跌超7%,並帶崩了整個大盤。 比亞迪則走勢強勁,不但逼近歷史新高,市值距「寧王」也僅有一步之遙。

盤後,比亞迪更是發布公告,宣布將回購價格上限由不超過300元/股調整為不超過400元/股,進一步彰顯了公司對未來股價的信心。

一邊是昔日王者疲態盡顯,另一邊是「萬年老二」厚積薄發。

這場鋰電龍虎鬥,勢必還將繼續下去,寧德時代和比亞迪誰將勝出?

離「寧王」只差一個漲停!

半年前的2021年12月3日,寧德時代創出692元/股的歷史新高,市值達16130億元。同一天,比亞迪市值為8933億元,僅為寧德時代的55%。

在那個時候,如果有人告訴你比亞迪市值可能超越寧德時代,你一定會覺得是瘋了。

然而,半年後的今天,寧德時代午盤大跌近7%,一度帶崩大盤,市值重回10000億以下。比亞迪卻維持紅盤,市值近9200億元,離寧德時代只差一個漲停。

儘管午後在資金護盤下寧德時代上演了V型反轉並在收盤強勢翻紅,但比亞迪同樣大漲近4%,兩者市值仍然只相差12%。

從更長的時間周期來看,自4月27日大盤反彈以來,比亞迪已上漲41.24%,離歷史新高近在咫尺。

同期寧德時代卻僅上漲22.02%,距歷史高點仍有超過30%的跌幅。

為何冰火兩重天?

同為新能源汽車兩大龍頭,為何會呈現出如此冰火兩重天的走勢?

一個直接的原因是比亞迪集團執行副總裁、汽車工程研究院院長廉玉波近日在做客中國環球電視網時透露,比亞迪即將為特斯拉供應電池產品,並聲稱與馬斯克是好朋友。

這並不是比亞迪第一次被傳出為特斯拉供貨,但此次副總裁親自出馬回應,幾乎就等同於官宣。此前,特斯拉一直是寧德時代的第一大客戶,佔比高達10%。如今,最大客戶被最大的競爭對手挖了牆角,下跌也就不難理解。

另一個原因是寧德時代450億的巨額定增已於4月底獲批,在定增完成前,股價存在被打壓的可能。

此外,今日還有傳言稱寧德時代二季度業績低於此前的預期。

事實上,對於「寧王」來說,業績暴雷並非第一次。今年一季度,寧德時代凈利潤同比下滑23.62%,讓所有人為之震驚。相比之下,比亞迪卻在一季度交出了一份同比大增240.59%的亮眼成績。

業績巨大差異的背後,正是寧德時代和比亞迪走勢冰火兩重天的根本原因。

寧德時代方面,由於身處產業鏈中游,深受今年上游原材料漲價之苦。

4月的上海疫情更是給了寧德時代重重的一擊。由於最大客戶特斯拉受疫情影響4月僅賣出1512輛,上半月更是幾乎處於停產狀態,使得寧德時代磷酸鐵鋰裝車量佔比下滑至34.29%,丟掉了王座。

反超寧德時代的正是比亞迪。由於比亞迪的電池主要用來自供,同時比亞迪的整車生產基地分散在全國各地,使得比亞迪受上海疫情的影響較小。最終,比亞迪在4月逆勢狂賣10.6萬輛車,不僅超過特斯拉登頂全球新能源車銷量冠軍,也助其磷酸鐵鋰裝車量佔比反超寧德時代,達47.14%。

全年來看,憑藉一體化的成本優勢,不斷推出的純電和混動爆款車型,以及汽車消費政策的助力,比亞迪全年有望衝擊200萬輛的驚人成績。

鋰電龍虎鬥,誰將勝出?

兩個企業,一個主攻電池,一個生產汽車+電池,雙方可謂是中國在新能源領域最拿得出手的公司,市值均在萬億左右,說是賽道中的一龍一虎一點也不誇張。

但隨著行業越來越卷,龍虎之斗也日漸激烈。

供貨特斯拉,意味著比亞迪開始有能力在電池環節伸手去和寧王搶奪蛋糕了。根據比亞迪財報,2021年比亞迪旗下的弗迪電池,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及儲能電池裝機總量約為37.921GWh,按0.7元/Wh單價計算,則該部分營收約265.45億元。

產能規劃上看,寧德時代和弗迪電池,預計2025年的名義產能分別為800/600GWh,相差不大。尤其是磷酸鐵鋰市場,比亞迪和寧德時代更為接近。

整車端是比亞迪更為強勢的業務組成。從整車銷售來看,除了全球龍頭特斯拉,比亞迪毫無疑問各種碾壓其他競爭對手。

不論是行業的大趨勢也好,政策的刺激也罷,比亞迪在新能源汽車上殺出一片天地的根本原因還得歸結自身實力。

乘聯會秘書長崔東樹曾說,比亞迪銷量暴增,主要的原因還在於它的技術突破。比亞迪突破了電混動的技術後,獲得了市場的認可,大家認為比亞迪的技術現在目前處於優秀的狀態。

同時,比亞迪供應鏈相對比較穩定,能夠抗住外部的一些風險。

今天還有一則消息又給比亞迪送來暖風。

6月8日,商務部副部長王受文表示,支持國外消費者購買中國品牌汽車。這對於堅持走國際化路線的比亞迪無疑是一劑重大利好。

出口上,比亞迪出口多是以發達國家和一流發展中國家為目標市場,出口到海外市場,最便宜的海豚在澳大利亞賣到了3.5萬美元,一台國內28萬元的比亞迪漢EV在巴西賣到了72萬多人民幣,比亞迪唐EV更是賣到了63萬人民幣,比亞迪4月出口銷售第一次超過四位數,雖然不如吉利,但比亞迪出口車型平均成交價高達40多萬人民幣,一台抵得上三台吉利出口車。

有媒體報道,比亞迪電動汽車將於6月初出口到美國,美國是全球第二大汽車市場,在美國大街小巷,我們已經可以隨處看到比亞迪新能源大巴車,未來在美國或許能看到更多的比亞迪乘用車。

而寧德時代就沒那麼幸運。

首先,歐盟的一則聲明給了寧王一記大耳光。

據悉,歐盟委員會目前正在評估歐洲化學品管理局(ECHA)的一項提案以幫助歐盟實現電動汽車電池的自給自足。該提案將碳酸鋰、氯化鋰氫氧化鋰列為對人體健康有害的材料。不過,該提案並不禁止鋰的進口,但如果立法,將增加加工者的成本,因為更嚴格的規則控制著加工、包裝和儲存。

歐盟委員會的一名官員證實其正在評估這項提案,但並未透露更多細節。據悉,歐盟委員會將於7月5日至6日召開會議,討論是否將鋰等材料列為危險物質,最終決定預計將於2022年底或2023年初做出。

其次,無論是上游一直以來的高成本還是下游不斷強勢的話語權,身處中游的寧德時代壓力一直比較大。

近來,一些新能源車企為避免對寧德時代的過度依賴,也在布局投資一些電池企業,這對於寧德時代有非常不利的影響。

21世紀經濟報道披露,今年3月份,蔚小理、上汽、廣汽、東風汽車等19家車企增資電池企業欣旺達,這些汽車企業里,有很多企業的電池主供應商就是寧德時代。

除了投資之外,很多主機廠也在積極與多家電池供應商接洽,開拓二供、三供電池供應商。比如廣汽埃安的主要電池供應商,已經從寧德時代改為中航鋰電小鵬汽車也將億緯鋰能、中航鋰電納入供應商庫。

龍虎之斗,誰能笑到最後?我們交給時間。

本文源自價值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