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津濱海客戶端】
編者按
站在新起點,奮進新征程,開創新局面!剛剛閉幕的中國共產黨天津市第十二次代表大會提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大都市的奮鬥目標和總體要求,描繪了天津未來發展的美好藍圖;大會提出構建「雙城互動、新區帶動、各區聯動的區域發展格局」等新部署,對「濱城」提出新要求,寄予新期待。新目標催人奮進,新征程鼓舞人心。為深入貫徹落實市第十二次黨代會精神,以優異成績迎接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全面展示黨的十八大以來濱海新區高質量發展的可喜成就,特別是新時代美麗「濱城」建設、街鎮經濟發展豐碩成果,6月27日起,濱海新區融媒體中心推出系列報道,聚焦街鎮經濟、基層治理、民生改善、鄉村振興、生態文明建設的最新動態、發展成效與未來規劃,真實記錄、報道傳播美麗「濱城」、活力街鎮發展巨變以及「濱城」人民的幸福生活圖景。今日聚焦大港街道。
街鎮坐標
大港街道位於天津東南部的渤海之濱,成立於2013年12月30日,由原迎賓街道和勝利街道合併而成,是大港地區的中心城區,北側津港公路以東至板港路、津港公路以西至李港鐵路,南至獨流減河,西至日板浮法玻璃廠,東側世紀大道以南至凱旋街、世紀大道以北至津歧公路。轄區內有自然小區44個,下設34個社區居委會,轄區面積46平方公里。
街鎮名片
大港街道轄區內坐落著天津石化公司、中沙(天津)石化有限公司、中石化第四建設有限公司等國有大中型企業,還擁有南開大學濱海學院、天津外國語大學濱海外事學院、天津市國土資源與房屋職業學院、天津醫科大學臨床醫學院、天津市農村教育培訓中心、天津市法官學院、天津市檢察官學院等大中專院校及專業教育培訓機構,臨潮湖、望海山、學府園、世紀廣場、大港公園、濕地公園、大港大劇院等旅遊景點和特色建築交相輝映,是濱海新區南部重要的商業文化中心。
高質量發展看亮點
守正創新聚活力
引育發展新動能
黨的十八大以來,大港街道堅持把新發展理念貫穿發展全過程,篤定高質量發展不動搖,把科技創新擺在核心位置, 激發石化產業鏈條新活力,持續優化營商環境,做好招商引資工作,積極引育經濟發展新動能,推動發展質量和效益不斷躍升。
依託區位優勢
打造優質招商平台
近年來,大港街道搶抓新的發展機遇,做好「引」的文章、下足「育」的功夫、加快「轉」的步伐,營造了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良好氛圍。
大港街道聚焦招商引資、樓宇服務、稅源管理,促進樓宇資源與招商力量相互協調、與招商信息相互匹配,打造示範樓宇和優質招商平台。
街道還依託區位優勢和產業優勢,整合石化生產、貿易零售、倉儲物流、金融機構,形成完整產業鏈條。
為落實新區兩翼齊飛戰略布局,實現區域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大港街道堅持以企業為主體、以市場為導向,構建產學研相結合的技術創新體系,積極培育高新技術示範企業,促進企業科技創新水平提升。同時,依託「濱海通辦」平台,提升政務服務便利化水平,推進有效市場和有為政府有機融合。
當好「店小二」
營造良好營商環境
在招商引資不斷突破的同時,大港街道按照「項目開工才是硬道理、項目投產才是生產力」的思路,將「店小二」式服務貫穿於項目落地、手續辦理、開工建設、投產達效全過程。街道以「雙萬雙服」活動、駐企工作組等常態化聯繫企業制度為載體,用足用活區級及以上各項惠企政策,為「專精特新」企業、高新技術企業、智能製造企業提供政策指導服務,切實把政策優勢轉化為企業發展動力。同時,及時收集企業訴求,集中研究解決措施,幫助企業解決實際困難。
大港街道還建立完善高質量發展指標體系和高品質生活指標體系,對街道經濟發展情況進行定期監測,加強經濟運行情況分析。因地制宜打造改制企業式、園區式、樓宇式、平台式共同締造理事會,聯合聚力、抱團發展。與轄區16家石化改制企業建立「黨建引領共同締造」聯席會議機制,發揮石化產業園區共同締造理事會作用,解決企業發展難點痛點問題。同時,利用大港街道商會資源,廣泛宣傳推介招商,加大與金融系統合作力度,積極對接製造類、銷售類企業,緩解中小微企業資金問題。
立足石化產業
激發產業鏈條新活力
坐落於大港街道轄區的天津大港石化產業園區以石油化工、精細化工、醫藥行業為主要發展方向,隨著自身不斷發展,用好優勢產能,淘汰落後產能,形成以精細化工產業為主,輔以新能源、新材料、醫藥等產業的發展現狀。目前,該產業園區註冊企業157家,其中四上企業30家。
「我們公司在生產方面要求比較高,特別是疫情防控期間,很多措施需要及時落實到位。」大港石化產業園區的一位企業負責人告訴記者,「之前我們還擔心生產會受疫情影響,沒想到街道和園區的領導比我們考慮得都仔細、超前,積極協調有關部門,成立專班深入各企業進行走訪,很快就幫我們解決了難題。目前,我們已經在這片沃土上紮下根,發展後勁越來越足!」
據介紹,大港石化產業園區在大港街道響應濱海新區堅持協調發展、實現共同富裕、補齊發展短板、做優發展空間、促進產業鏈協同、增進民生福祉的號召中發揮著重要而獨特的作用。今年以來,大港街道精準發力,厚植創新發展土壤,加快石化產業園區建設,深化開展助企服務,完善生活配套服務清單,在人才落戶、子女就學、補助申請等方面提供力所能及的支持,以產城人融合發展全力助推大港街道經濟騰飛 。
「長興化學、嘉泰偉業、魯華鴻錦新材料、渤大硫酸、津康製藥、渤化精細基地等重點企業在園區內產值佔比較大。」天津大港石化產業園區相關負責人介紹說,該園區將結合大港街道確定的發展方向,根據園區現有企業情況,遴選新材料、醫藥、環保及精細化工板塊企業家代表組建招商專家產業聯盟,共謀發展。同時,進一步提升招商人員專業水平,擬邀請環保、安全、能源等方面的專家團隊,對園區招商團隊定期進行培訓,幫助招商人員了解政策、提高招商技能,全力為科技企業、科技項目落戶做好各項準備。
解鎖街鎮經濟騰飛密碼
石化產業鏈 綠色新發展
日前,濱海新區融媒體中心記者來到大港街道,通過實地走訪、對話街道相關負責人,揭開大港街道經濟騰飛背後的秘密。
立足「高質量發展的濱城副城」和「產城融合示範區」兩個發展定位,大港街道堅持安全發展、綠色發展、轉型發展、優質發展,在抓緊抓實疫情防控的同時,在項目招商建設、產業轉型升級、科技創新培育、企業精準服務上添動力、下功夫。
據大港街道相關負責人介紹,街道堅持產業鏈招商,圍繞綠色石化產業鏈,做好產業鏈重點項目規劃和招商。大港街道致力於打造新材料產業主題園區,並立足園區自身功能定位,依託現有企業,進一步深耕細分領域,突出材料特色,以科技創新和成果轉化為抓手,以前瞻布局高端材料為發展重點,發揮園區集約高效優勢,加大企業引育力度,重點引進一批對上下游具有輻射帶動作用的鏈上龍頭企業,培育一批「專精特新」企業。同時,加強協作聯動,搶抓產城融合示範區發展機遇,加強與中石化、南港等區域的產業協同,持續推進基礎設施建設和閑置低效土地廠房盤活利用,探索產業發展新模式。
不僅如此,大港街道還實現資源效益最大化,盤活現有樓宇,引進化工品交易中心,依託天津石化環氧丙烷、聚醚和南港大乙烯項目「以商招商、以商育商」,開展鏈上重點企業走訪,瞄準央企和產業龍頭,精準對接,招引先進基礎材料、關鍵戰略材料、高性能複合材料項目,進一步串鏈補鏈強鏈。圍繞新材料、石油石化裝備製造等主導產業鏈龍頭企業,大港街道精準研判在談項目產業匹配度、稅收貢獻度,並結合項目體量、質量和需求,個性化制定要素配置和整體優惠政策,營造產業鏈招商氛圍。此外,街道還注重建立健全簽約項目信息報送、跟蹤服務機制,著力提升簽約項目落地轉化率,以打通產業鏈構建產業集群、以產業集群融合打造產業生態。
「大港街道堅持黨建引領,聚焦『項目落地年』目標任務,牢牢抓住項目主線,克服發展空間不足、項目選址受限等問題,主動服務、全力保障,拿出更多硬招實招,抓緊引進、謀劃和儲備一批投資規模大、帶動能力強的重點項目,推進項目建設見實效、出成效,全力推動街道全域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大港街道相關負責人表示。
幸福蝶變·我們見證
民生為先 托舉穩穩幸福
大港街道始終堅持民生優先、民生先動,圍繞區域發展、文明創建、疫情防控等工作,積極探索全方位、多層次的基層治理模式,通過一項項惠民舉措為轄區百姓帶來穩穩的幸福。
顏值內涵雙提升
老城展現新魅力
「以前經常能看到車亂停、攤亂擺、線亂拉的現象,現在通過整治,生活環境明顯變了樣。」重陽里社區居民劉阿姨切身體會到了環境整治的好處,「讓我們高興的還有老舊小區改造,不但把老房子粉刷一新,門口的道路也不擠了,百姓的日子越過越舒心!」
今年以來,大港街道加快人居環境整治步伐,注重精細化管理,持續提升市容環境。提升商業街區「顏值」,與企業合作共建,進一步鞏固步行街、旭日路、永明路三條示範街治理成效;瞄準街巷治理「靶心」,對城區街道、背街小巷、農貿市場等公共空間開展市容環境頑疾專項整治行動,全面提升街區形象;拔除違建「硬釘子」,持續推進「執法力量進社區」,與片警、社區、物業多方聯動,同頻共振,完成違建監管、社區清整等任務,為居民打造舒適美好家園。
除了城市「顏值」在改變,城市「內涵」也有了新內容。大港街道持續推進迎賓街以東片區城市更新項目建設,持續推進老舊小區改造,探索「撤桶並點建箱房」「定時定點投放」新模式,實現垃圾精準分類投放、集中管理。打造便民服務圈,讓居民的幸福感在家門口持續升級。
扎牢民生保障網
幸福感觸手可及
大港街道圍繞「民生福祉」工程,織密扎牢民生保障網。做好疫情防控期間困難群眾兜底工作,保障困難家庭、困難殘疾人、退役軍人及各類優撫對象補貼發放和參保,做到應救盡救、應保盡保、應幫盡幫;做好睏難人員認定、就失業金髮放、就失業登記等工作,加大對失業人員、就業困難群體的幫扶力度,保民生穩就業促發展;開啟養老「大數據」模式,細化社區困難、空巢、獨居老人台賬,建立長效幫扶機制,讓老年人享受到信息化、定製化、便捷化的居家養老服務。
探索「黨建+」
打造溫馨和諧家園
近年來,大港街道積極探索「黨建引領+多元協同+志願服務」工作模式,建立完善社區治理體系,以社區黨組織為核心,凝聚轄區單位、社會組織、業主委員會等多方資源,努力建設溫馨家園、和諧家園、幸福家園。
在港星里社區,「在職黨員締造隊」「美化環境締造隊」「鄰里守望締造隊」「文化活動締造隊」四支核心締造隊伍針對社區建設管理突出問題,倡導大家的事大家管,形成共商共治共創合力,為社區各項工作順利開展奠定了良好基礎。
開元里社區黨組織充分發揮黨建引領作用,居委會黨員始終堅守一線,事無巨細地安排疫情防控各項工作。全員核酸檢測工作中,社區更是以基層黨組織為依託,合理調配轄區核酸採樣點位人員物資,高效完成每一輪核酸檢測工作。「一系列活動的開展,使黨員身份更亮了、社區服務項目更多了、群眾滿意度更高了。」開元里社區居委會主任吳靜說。
此外,各社區推行民主協商議事制度,形成「小區的事情大家辦、大家的事情商量辦」的服務群眾長效機制,以社區為平台、以社會工作者為支撐、以社區社會組織為載體、以社區志願者為輔助,以居民需求為導向,建設人人有責、人人盡責、人人享有的社會治理共同體。
記者手記
老城區迸發新活力、新科技激活新引擎、新產業帶來新動能,大港街道的「新」體現在每一個角落。街道堅持傳統工業支柱地位不動搖,全力抓技改、強鏈條、優平台,再造傳統產業優勢,壯大新興產業規模,實現新老產業協同互動發展,奏響一曲深度蝶變的交響樂。
穩字當頭、新字為要、實字為本,創新發展正激蕩出澎湃新動力。未來,大港街道將堅持「政策驅動、典型帶動、逐步推動」理念,在構建石化產業鏈新生態、企業培育、品牌建設、產業扶持等方面下足功夫,進一步密切政府、協會和企業聯動,不斷提升產業競爭力、影響力和輻射力,一幅高質量發展的美好畫卷正徐徐展開。
(記者 李婷婷 報道 大港街道供圖)
本文來自【津濱海客戶端】,僅代表作者觀點。全國黨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發布傳播服務。
ID:jrt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