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諾貝爾化學獎預測出爐,南大校友領銜,獲最新一屆引文桂冠獎

對於全球的科學工作者而言,諾爾獎是一項至高無上的榮耀,每一位獲得諾貝爾獎的科學家無一不是全世界科學史上的一座座豐碑。

諾貝爾金質獎章

今年的諾貝爾獎公布時間將在下個月的10月3號-10號之間,距離現在也僅僅只有一周的時間了。每年諾獎公布之前,對於諾獎的預測也是各大機構以及媒體的重要工作。而就在前幾日,論文及期刊索引平台的科睿唯安公司公布了2022年的「引文桂冠獎」得主,該獎項成為了過去十年中預測諾獎得主最準確的指標。

而今年的「引文桂冠獎」頒發給了全球的20位著名學者,這其中14人來自美國,3人來自日本,2人來自英國,1人來自德國。值得一提的是,在此之前的10名諾貝爾獎獲獎者,其中的9人均獲得過「引文桂冠獎」,唯一一位沒有獲得「引文桂冠獎」的獲獎者是文學獎得主,而「引文桂冠獎」並無文學獎。

而今年獲得該獎項的14位美國學者中,有一位是南京大學校友,現任美國斯坦福大學教授,著名的華人學者——鮑哲南教授,鮑哲南教授也被認為是今年最有希望獲得諾貝爾化學獎的科學家。

鮑哲南

鮑哲南是南京大學1987級的本科校友,也是土生土長的南京本地人。從南京大學本科畢業後,便移民美國進入芝加哥大學攻讀碩士學位,而指導教師則是華裔高分子化學家於魯平,鮑哲南教授也因此在芝加哥大學一直到博士畢業。

1995年博士畢業後的鮑哲南,直接進入了貝爾實驗室擔任研究員一職,在2001年獲得貝爾實驗室傑出研究人員稱號。2002年,鮑哲南被美國化學會女性化學家委員會評選為十二名傑出青年科學家之一,2004年進入斯坦福大學化學系任教,此後,鮑哲南的科研生涯開始走向巔峰。

2011年,鮑哲南獲得影響世界華人大獎,同年入選全球頂尖的100位材料科學家名單,排名第62位。2016年當選美國工程院院士2017年升任斯坦福大學化學工程學院院長,是第一個在斯坦福當院長的華人女性;2021年當選中國科學院外籍院士

預測獲獎原因

鮑哲南教授研究的範圍包括化學、材料科學、能源、納米電子學和分子電子學,有機和高分子半導體材料、感測材料、有機半導體晶體管、有機太陽能電池、電子紙、人工電子皮膚

而此次論文及期刊索引平台的科睿唯安公司預測鮑哲南教授獲獎的科研成果則是:因開發出有機和聚合物電子材料的新型仿生應用,包括柔性「電子皮膚」。

電子皮膚是鮑哲南教授研究團隊發明的一種可模擬人類皮膚的高靈敏度柔性塑料薄膜材料。這種材料由高靈敏的電子感應器組成,當無數的感應器連成一片時,就形成與人類皮膚相似的薄膜。其未來的研究方向是把人造皮膚與人類的神經系統連接在一起,製造出一種跟人類皮膚功能一樣的人造皮膚,可以把它與胳膊里的神經細胞連接在一起,恢復胳膊的感覺。如果研發成功,將是殘障人士的福音。

在今年2022諾貝爾化學獎預測獲獎名單除了鮑哲南以外;

排在第二的獲獎團隊是由美國普林斯頓大學Squibb分子生物學教授和分子生物學系主任、霍華德·休斯醫學研究所研究員:Bonnie L. Bassler和美國華盛頓大學醫學院微生物學教授E. Peter Greenberg。該團隊的預測獲獎原因:研究通過群體感應——這一通過化學溝通協調的系統,進行細菌的基因表達調控;

第三位是美國哈佛大學化學和化學生物學系Patterson Rockwood能源教授:Daniel G. Nocera,預測獲獎原因:對質子耦合電子轉移(PCET)及其在能源科學和生物學中應用的基礎實驗和理論貢獻。

2022諾貝爾化學獎將在一周後的國慶期間揭曉,南京大學校友華人學者鮑哲南是否能如願獲獎,讓我們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