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4日,A股再度跳水,港股恒生指數更是跌逾千點。截至收盤,滬指跌2.61%,深成指跌3.08%,創業板指跌3.56%;港股恆指收跌近5%,恒生科技指數重挫11%。
對於此番暴跌,在尺度社區里,眾多創作者及股友展開了激烈的討論,在上證指數股東群,大家集思廣益,總結出了當前影響市場下跌的10大利空因素,來看看吧!
1、美聯儲加息預期
本月初,美聯儲主席鮑威爾曾表示,預計3月份加息將是合適的,俄烏局勢對美國經濟的影響「高度不確定」。勞動力市場非常緊張,通脹遠高於目標。鮑威爾還表示,美聯儲資產負債表將在首次加息後開始收縮,撤出寬鬆政策涉及到利率和資產負債表。
除了美聯儲,本周還有多家重量級央行也將本周召開貨幣政策會議,包括英國、日本和備受關注的俄羅斯央行。
2、俄烏局勢動蕩
俄羅斯總統新聞秘書佩斯科夫當地時間13日晚表示,俄烏第四輪會談將於14日以視頻方式舉行。此前三輪會談均未取得實質性進展,這也為全球經濟市場蒙上了一層陰影。
3、疫情反覆
3月13日0—24時,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報告新增本土確診1337例,本土無癥狀788例。
截至3月13日24時,據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報告,現有確診病例8531例,累計治癒出院病例103735例,累計死亡病例4636例,累計報告確診病例116902例,現有疑似病例5例。累計追蹤到密切接觸者1813869人,尚在醫學觀察的密切接觸者161403人。
4、港股下跌拖累
香港恒生指數大跌4.97%,自2016年以來首次跌破兩萬點關口,近一個月以來累計下跌超20%。恒生科技指數今日重挫11%,港股的跌跌不休之下,A股也受到了恐慌情緒的影響。
5、中概股大跌影響情緒
上周五,5家中概股被SEC列入「預摘牌名單」持續發酵,中概股再度大跌,納斯達克中國金龍指數跌10.18%,續刷次貸危機後最大單日跌幅。
恒生科技指數今日大跌7.58%,萬國數據跌超26%,小鵬汽車、理想汽車跌超16%,百度集團跌15%,嗶哩嗶哩跌近16%,京東跌超12%,美團跌超11%,阿里跌近8%,騰訊跌4.5%。
6、外圍影響再現
3月12日晚。美國根據【外國公司問責法案】,將五家在美上市的中國企業列為有退市風險名單,此消息對A股軟體板塊以及科技板塊影響比較大。
7、外資流出
上周北上資金連續五日凈流出,一周累計凈流出363.2億元,為近兩年最高,其中周一、周二凈流出均超過80億元,周三擴大到109.34億元,到周四、周五凈流出力度才有所下降。3月14日北向資金再度凈流出逾110億元
8、高估值板塊整體殺跌
以半導體晶元及電力設備,尤其是鋰電池方向為首的高估值板塊,這兩板塊2022年以來深度回調,今日再度殺跌,半導體及原件板塊今年下跌近19%,電力設備板塊今年下跌近17%。
9、盤面趨勢及成交量下行
自12月中旬以來,上證指數一直處于震盪下行的趨勢當中,截至今日收盤跌超12%,最大跌幅超15%。相較於去年常態化的每日萬億成交,今年以來兩市成交量有了明顯萎縮,今日兩市全天成交僅為9698億。
10、量化投資萎縮
隨著指數的持續下行以及成交量的萎縮,量化資金的日子也不好過。
近期一則幻方量化市場負責人「全部建議贖回,行情和策略觀點都是建議贖回」的微信聊天記錄在社交圈流傳。上述聊天記錄顯示,幻方量化負責人提到,2022年市場波動可能更大,賺錢效應或沒有過去三年好,不適應這種波動的普通投資者不建議要留著產品。
在尺度APP的上證指數股東群里,股友「狂奔的蝸牛」表示:「每次股市跌到底部區域,都會有各種利空消息,但往往是騙散戶交出便宜籌碼,所以這種時候應該要堅定信念,在風控安全的條件下,好的股票一定要拿住甚至補倉,抄底時間到了!」
還有股民認為,目前市場脆弱,外圍環境沒有根本的改變,市場難言反轉。弱勢行情之下,更應該謹慎,操作上以輕倉或空倉為宜,不宜盲目樂觀!
對於股市近段時間的持續下跌,你有何看法?歡迎評論區留言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