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針好幾百的自費疫苗,比醫藥費低很多啊

「我給孩子打的疫苗都是免費的,國家讓打的都打了,有些自費的疫苗一針就好幾百,我想國家安排的打了就行了,沒那麼必要打別的,結果沒想到一個肺炎這麼折騰,住院了……孩子也受罪。」

醫院裡,李女士看著病床上的孩子,懊悔地說。

讓李女士感到自責的是,醫生告訴她,幸虧送來得及時,病情控制住了。孩子患的是肺炎球菌導致的肺炎,如果發展成侵襲性的,不僅難治,治好後還可能會有20%~40%的幾率留有後遺症。

現在李女士非常後悔沒有給孩子打13價肺炎疫苗。

可能很多家長也像李女士一樣,用重要或不重要的眼光看待免疫規劃苗和非免疫規劃苗,需自費接種的疫苗就沒給孩子打。

今天我們就來看看,自費疫苗里有哪些是非常值得打的。

01.PCV13(13價肺炎疫苗)

這支苗名字叫「肺炎疫苗」,家長們不要誤解,它防的可不僅僅是肺炎哦。它可以預防由肺炎球菌所引發的多種疾病,包括中耳炎鼻竇炎、肺炎、腦膜炎、菌血症等。

肺炎球菌引發的侵襲性疾病,比如腦膜炎,屬於嚴重的顱內感染,特別是急性化膿性腦膜炎有很高的致殘率和死亡率死亡率。

而這種病起病急,發展快,一開始往往會是類似感冒、發燒這樣的普通癥狀,一旦沒有及時就醫,後果往往是很難承受的。

預防肺炎球菌性疾病的最佳手段就是接種疫苗。其實,PCV13已經在很多國家列入了國家免疫規劃中,在我國目前還在需自費接種的疫苗之列。沒有列入國家免疫規劃可能有複雜的社會經濟因素考量,不代表這款疫苗不重要。

從前,PCV13在我國的接種對象主要是15月齡以下的嬰兒,接種窗口期很短,隨著我國科研技術自主創新水平的提高,有了國產的PCV13疫苗,接種年齡放寬到5歲(6周歲生日之前)。剛上市不久的雙載體PCV13更是全球首款的雙載體肺炎球菌多糖結合疫苗,不但在技術上有所創新,在價格上也更為惠民,大約458元/支,是同款疫苗中價格最低的。

順便提一下,肺炎球菌其實不僅侵襲免疫功能發展不完全的兒童,對於免疫功能逐漸衰退的老年群體也是一大威脅,很多老年人因它住院,隨後可能引起更嚴重的併發症,甚至重症,導致死亡。

同樣是肺炎疫苗,老年人需要接種PPV23(23價肺炎球菌多糖疫苗),它和PCV13的差別主要在工藝,這裡不展開介紹了,需要了解的話可以參考下面的文章。

擴展閱讀

這兩款肺炎疫苗,不是親哥倆!該打誰打誰

你以為的」不一定正確,關於肺炎疫苗的這3個誤區,一定要清除

家裡同時有老人小孩的,建議老人小孩都分別接種PCV13和PPV23肺炎疫苗,避免相互傳染。

02.Hib疫苗(b型流感嗜血桿菌疫苗)

剛才我們提到了肺炎、腦膜炎,其實引起這兩種疾病的不只有肺炎球菌,還有b型流感嗜血桿菌(簡稱Hib)。

在我國,化膿性腦膜炎的50%左右都是由Hib感染引起的。而腦膜炎又是一種比較兇險的疾病,其死亡率可高達5%!

同PCV13一樣,這支苗在許多國家中也納入了國家免疫規劃中。在世衛組織194個成員國中,已有193個國家將其納入了免疫規劃,中國是目前僅剩的一個還未將Hib疫苗納入免疫規劃的世衛組織成員國。

儘管國內已有許多專家都公開發表言論,呼籲Hib疫苗納入一類苗列表,但由於非常複雜的原因,目前Hib疫苗仍屬於二類苗,需要自費接種。這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導致了家長對這款疫苗的了解和重視程度都不夠。

Hib疫苗可以通過兩種方案接種:

方案一,打Hib單苗。這款疫苗現在市面上比較新的是凍干劑型的Hib疫苗,採用真空凍干技術,將Hib原液與無菌乳糖溶液按比例混合後,形成質量更穩定、更易儲存運輸的凍干劑型疫苗。

Hib單苗的接種程序比較靈活,具體可以參考下圖:

第二個方案,就是接種聯合疫苗。聯合疫苗是將多種病原微生物製備而成的一種疫苗, 可以達到接種一種疫苗就可以預防多種疾病的目的。孩子們到了3月齡都要開始接種的百白破疫苗,就是一種聯合疫苗。

那怎麼樣跟Hib一起打呢?選擇四聯疫苗就可以了。四聯疫苗,可同時預防百日咳、白喉、破傷風和b型流感嗜血桿菌(hib)引起的疾病。

也就是說,選擇四聯疫苗,既可以同時接種Hib,又意味著替代了國家免疫規劃中的百白破疫苗(打了四聯疫苗,就不用再去接種百白破了!)。

接種聯合疫苗不僅可以減少打針的次數和對幼兒來說的痛苦,更能減少不良反應發生率,更及時地為孩子建立保護屏障,防止疾病入侵。

相同條件下,我們大多會選擇可以讓孩子少挨針、家長們也少折騰,可以同時防多種疾病的聯合疫苗。可能有的家長聽說過五聯疫苗,認為「五聯疫苗還比四聯多防一種病呢」。

的確如此,五聯疫苗,比四聯疫苗多預防一種疾病——脊髓灰質炎。但需要注意的是,五聯疫苗中的脊髓成分是全程4針的IPV(脊灰滅活疫苗),這和我國現行的免疫規劃中脊灰疫苗的推薦接種程序不一致。

我國自2020年1月起,就調整脊灰疫苗的免疫程序啦!在2月齡、3月齡各接種1劑滅活脊灰疫苗,4月齡、4周歲各接種1劑脊灰減毒活疫苗(bOPV)。

國家為什麼這麼做呢?這樣的調整不是無緣無故的,既基於多年來的實驗數據結果,也符合世界衛生組織的建議。

脊灰滅活疫苗與減毒活疫苗聯合接種,才是目前更適合我國兒童的脊灰免疫方案。針對這一點,建議家長們可以再去做一下功課。

03. 流感疫苗

首先,有些家長可能分不清感冒和流感,認為感冒=流感,頭疼腦熱的,沒什麼大不了。對於流感疫苗的態度是:自己不打,孩子也不打。

其實這是大錯特錯的!下面這張圖清晰道出了感冒和流感的區別。

流感的危險性不在於癥狀本身,在於它可以造成多種嚴重併發症!而且傳染性更強。

因為流感病毒優勢毒株可能每年不同,因此這是一支每年都需要接種的疫苗。建議6月齡以上全人群每年接種使用最新毒株製備的流感疫苗。

健康成年人都可能逃不過流感侵襲,成為疾病的傳播者,幼兒、老年人、孕婦、慢病人群可能會有更高的併發症和死亡風險。

所以,別再覺得流感是種「小打小鬧」的病,自己能扛,孩子也沒啥問題。這支苗建議全家都打

大部分流感出現在10月到次年2月,在流感高峰期之前接種疫苗,可有效預防流感。

04. 手足口疫苗

手足口病家長們可能不陌生,幼兒園或者其他兒童聚集的地方很容易爆發。班裡只要有一個孩子患病了,其他小孩基本都別上課了。

手足口病是由CV-A16、CV-A6、EV-A71等多種腸道病毒引起的傳染病,5歲及以下兒童是主要易感人群。

手足口病傳染性極強,有多種傳染渠道,包括胃腸道(糞-口途徑)傳播,呼吸道(飛沫、咳嗽、打噴嚏等)傳播,亦可因接觸患者口鼻分泌物、皮膚或粘膜皰疹液及被污染的手及物品等造成傳播。

手足口病可能發展成重症。病毒可能隨著血液循環進入大腦,引發腦炎、腦膜炎、顱內高壓等。重症手足口病可能會危及生命

治療手足口病無特效藥,接種疫苗是最好的預防手段,即使預防不成功,也會讓寶寶遠離重症威脅。

手足口疫苗的接種對象是 6 月齡~ 5 歲的兒童,一共 2劑,至少間隔 1 個月以上,接種年齡儘可能早於 12 月齡。

05. 輪狀病毒疫苗

輪狀病毒主要通過糞-口途徑傳播,是導致全球嬰幼兒病毒性腹瀉的主要原因。

我國每年大約有1000萬嬰幼兒患輪狀病毒感染性胃腸炎,占嬰幼兒總人數的1/4。

雖然大部分孩子感染輪狀病毒後都是可以自行恢復的,但也有部分兒童會發展到重症,導致脫水性休克、電解質紊亂甚至死亡。

輪狀病毒性腸炎是可以通過疫苗來預防的,主要接種對象為2月齡至3歲兒童。輪狀病毒疫苗都是口服的,目前市面上有國產單價的和進口五價的,其中五價的接種窗口期較短,首針須在12周內完成,超齡不能接種。

儘管疫苗的保護效率不會達100% ,但多數情況下,接種疫苗後即使感染,癥狀也會較輕。為守護孩子健康成長,還是建議家長們能打的疫苗都打上,不要根據免疫規劃和非免疫規劃來判斷疫苗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