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空間」賦能!他們在雲端進行一場以科技為名的探索

來源:讀特

近日,伴隨著「天宮課堂」第二課在浩瀚的宇宙開講,福田區園嶺小學第四屆科創節在雲端拉開帷幕。本屆科創節以「童心共築夢 科創向未來」為主題,融合科學、數學、信息技術等學科開展項目式學習,致力於培養深化學生「自律、自信、求實、創新」的核心素養,鍛煉增強學生的動手實踐能力。

在科創節的專屬小程序上,以「園嶺小創客」為樹榦,上線了「小小實驗家」 「小小探究家」和「小小科學家」三個系列的實驗項目。每個學生選擇一個或多個項目,並在完成項目後,上傳到小程序上向所有人展示項目成果,並接受大家的投票。評委們則根據「精神文明評比規則」進行評比,選出閃爍著孩子們智慧火花的科創作品。

科創節專屬小程序共獲得了17萬的訪問量。從動手能力到思維方式,從語言表達到氣質養成,園嶺學子們在本屆科創節中得到了全方位的成長。這是園嶺小學對教育新形態的一次成功探索,相信也是園嶺學子生命中的寶貴體驗。

首次雲端科探

開啟園嶺「元空間」時代

「元宇宙」概念火了,園嶺小學亦思考著元宇宙時代下教育的新形態。依託於園嶺創客空間的「元空間」,正是園嶺小學對教育新形態的一次積極探索,而本屆科創節就是「元空間」的第一次大膽嘗試。

園嶺「元空間」突破了虛實的壁壘,讓校園的圍牆消失,讓教育進入到每個孩子所在的空間,實現人機聯合,打造沉浸式教育氛圍。本次科創節,所有的策劃、安排、授課、作品展示、評比均在雲端進行——「元空間」突破物理空間的局限性。

與此同時,所有的實驗均由學生在線下合成,選用觸手可及的器材,沉浸式體驗科學的樂趣,再返回雲端進行展示——線上線下相結合,人機互動挖掘更深潛力。

多項目迸發智慧火花

科學撬動學科大融合

在「小小實驗家」 「小小探究家」「小小科學家」三個系列下、共計20餘個項目可供學生選擇。

在機械靈手的作品中,學生除了運用科學知識,還需要用到美術的知識點及手工能力;在神奇帽子的作品中,有學生使用到了3D軟體;在未來空間的作品中,學生運用了物理學、生物學等相關知識……與以往不同,學生們進行的並非是單一的科學小實驗,而是以科創為支點,融合多學科的一次項目式學習。

語言的組織與表達、展示時的精神面貌與自信氣質亦是新時代人才不可或缺的技能。本屆科創節,每一個學生會為自己的作品進行展示。每點進一個作品,就能看到作者講述實驗運用的原理、所用的器材、自己的設計理念,而他們的表現令人驚喜。

「元空間」賦能教育

重新定義師生、親子關係

「元空間」突破了虛實壁壘,為教育注入新的活力,透過本屆科創節,師生關係和親子關係煥發了新的生機、呈現了新的面貌。

師生關係從「教」與「學」向「共同學習」進化。學生們在研究項目的時候,會向自己的老師請教,與老師共同探討,找到最優的方案。找尋答案的過程,知識不是由老師單向輸出給學生,而是師生共游知識的海洋。學生不亦樂乎,師者亦是不亦樂乎。

親子關係從「養」與「教」向「協助合作」轉變。孩子們在選材、實驗的時候,會與父母商量,聽取父母的經驗建議,在需要搭把手的時候,父母再扮演小助手的角色。實踐的過程,能力與技巧不是由家長嘮叨給孩子,而是孩子求教家長相助,雙方在彼此信任的基礎上通力合作。是父親、是母親、亦是合作夥伴。

(原標題《「元空間」賦能 他們在雲端進行一場以科技為名的探索》)

(作者:深圳特區報記者 羅莉瓊 通訊員 胡泊 羅悅媛)

本文來自【讀特】,僅代表作者觀點。全國黨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發布傳播服務。

ID:jrt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