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鞍山經開區向著「千億級現代化生態型產業新城」目標奮力「犇」跑

來源:人民網-安徽頻道 原創稿

項目建設工地上,塔吊林立,熱火朝天;企業生產車間里,機器轟鳴,緊張忙碌……4月23日,走進馬鞍山經濟技術開發區,一股決戰、衝鋒的氣勢撲面而來,全區上下正向著高質量跨越式發展闊步邁進。

4月25日,馬鞍山經開區統力迴轉支承有限公司技術人員在檢驗新開發的迴轉支承質量。馬鞍山經開區供圖

據了解,馬鞍山經濟技術開發區1995年10月由安徽省人民政府批准設立,1999年3月正式啟動建設。經過二十年的發展,現已形成高端裝備製造、綠色食品加工、新能源及節能環保三大優勢主導產業。

堅定不移加快產業升級。編製「千億級園區三年行動計劃」,圍繞「3 2 1 N」產業體系,全面實施鏈長制招商推進機制,做大做強高端裝備製造、綠色食品、新能源及汽車等優勢主導產業。2020年累計新簽約中鋼粉體、海底撈智慧工廠、寶武重工等項目52個;蒙牛集團與馬鞍山市簽訂「雙百億基地」戰略合作協議,吉利集團與華菱星馬重組成立漢馬科技,寶武交材、寶武重工藉助寶武、馬鋼重組機遇加快發展,海底撈新增的智慧工廠、方便速食項目先後落地,經開區主導產業鏈條不斷完善,產業發展質量不斷提升。2021年一季度,新簽約億元以上工業項目17個,其中百億元項目1個,20億元項目1個,10億元以上項目3個。

4月25日,泰爾重工股份有限公司技術人員研發智能化設備。馬鞍山經開區供圖

全力以赴推動一體化發展。圍繞軌道交通、綠色食品、新能源及汽車、電子信息等四大產業鏈,積極承接長三角產業轉移,共引進長三角項目31個,佔2020年新引進項目總數60%;格力產業園、中聯重科等重大項目也在跟蹤推進中。馬鞍山青浦工業園納入安徽省首批省際產業合作園區,加快打造滬皖產業合作示範區;與禮森(中國)智庫深化合作,建設長三角產業創新協同發展試點基地,同長三角創新鏈、資本鏈、技術鏈、人才鏈加快融合。

爭分奪秒加快項目建設。全面貫徹「六穩」「六保」政策要求,大曄精雕、華孚科技二期、眾宇新能源等52個重點項目開工建設,檳城電子、鵬睿CNC機床等45個重點項目竣工投產,星光學校建成投入使用,紅星中學新校區加快建設。紮實推動「標準地」改革,按「標準地」出讓地塊6宗,總面積444畝,占經開區「標準地」改革後出讓工業用地的56%,其中蒙牛鮮奶項目僅用50天時間實現2棟廠房封頂。2021年市重點項目149個,一季度完成投資81.7億元,投資完成率52.7%;新開工項目17個,開工率38.6%,竣工項目9個,竣工率42.9%。

4月25日,檳城電子有限公司目前晶元生產線月產晶元7萬片,封裝月產2500萬PCS。馬鞍山經開區供圖

千方百計激發創新動能。加速企業技改創新,強化創新平台建設,不斷提升核心競爭力。2020年新培育科技「小巨人」企業15家,高新技術企業21家,省高層次人才團隊申報2家。泰爾重工獲評省級製造業創新中心,泰能新能源、寶武交材獲評「省級智能工廠」,日發紡機、高博集團、智電電力獲評「省級數字化車間」;經開區高新技術企業首次「破百」,全市586家高新技術企業中經開區佔103家。

主動靠前優化營商環境。常態化推進「四送一服」,互聯網 政務平台入駐事項和一網通辦率100%。新政務服務中心建設綜合服務區、公共服務區、7×24小時服務區等服務區域,常態化企業開辦僅需提交6份材料、4小時即可辦結登記,工業項目建設全過程審批可在30個工作日內辦結,「標準地」項目建設周期較以往可縮短4-6個月。

今年是「十四五」開局之年,開局就是決戰,起步就是衝刺。馬鞍山經開區將向著「千億級現代化生態型產業新城」目標奮力「犇」跑,為奮力打造安徽的「杭嘉湖」、長三角的「白菜心」,全力建設新階段現代化「生態福地、智造名城」貢獻更多經開力量。(王文生 姚傑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