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是亞太最活躍的保險市場,吸引了全球最頂尖的保險公司。
全球前20大保險公司,有13家在香港營運,6家在香港上市。
很多保險公司在澳門有分行或分公司,澳門保險與香港保險產品一致、費率一致、投資團隊相同。香港封關影響下,澳門成為內地居民配置境外保單的首選地,今年一季度內地訪客赴澳投保保費同比翻了3倍。
港澳重疾險具有保額遞增、重疾多重/持續保障突出、產品設計領先、免體檢額度高、高性價比等優勢,深受高凈值/中產/新貴人群的青睞。
與內地重疾險相比,港澳重疾險有8大優勢:
01
保額增長
港澳重疾險有分紅,保額以2%-4%的複利遞增。
隨著時間推移,保障額度也會增加,而且通常首10年/15年會贈送一定比例(例如50%)的保額,進一步拉高槓桿。
例如,投保時保額10W美金,前10年贈送50%保額,這意味著前10年有15W+保額,35年有16W保額,45年有20W保額,55年有30W保額......一定程度上避免通脹對保額的侵蝕,更貼合現實需要。
港澳重疾險保額增長示例
(以某港澳重疾產品為例,0歲男,10W美金保額,25年繳)
保單年度
保額(美金)
第5年 15W
第10 15W
第15年 10.1W
第25年 11W
第35年 16W
第42 20W
第55年 30W
第65年 50W
第78年 100W
02
保費較低
港澳重疾險的保費,與內地中型保險公司的重疾險產品費率相當,比上市保險公司的重疾險產品更划算。
舉例,以某港澳重疾險產品為例,30歲非吸煙男性,8W美金(約54W人民幣)保額,20年繳,每年保費為2113.6美金(約1.4W人民幣);以某中大型保險公司重疾險產品為例,54W人民幣保額,20年繳,每年保費約為1.6W人民幣。
港澳保險公司多為歷史悠久的金融機構,例如友邦100多年歷史、保誠174年、安盛206年、宏利135年,品牌優質,產品在成熟的市場中充分競爭,性價比較高。
03
保障全面
港澳主流重疾險基本保障100多種危疾,覆蓋全面,而且對高發危疾提供不分組的多重保障,包括癌症、心臟病、中風等。
港澳重疾險的產品設計與時俱進、不斷進化。近兩年多重保障的危疾除了癌症、心臟病、中風外,在人口老齡化背景下,加入了「認知障礙症」保障,為認知障礙症提供終身年金支援;新冠肺炎背景下,產品進一步涵蓋了「深切治療保障」,也就是因危疾或傳染病入住ICU,最高可賠償100%保額。
04
重疾多重/持續保障
隨著醫療技術發展,癌症5年生存率提升,危疾的持續全面保障是非常有必要的,港澳重疾險特別突出重疾多重保障和持續時長。
①癌症多次賠付,間隔期短至1年
癌症是最高發的危疾,治療時間長,而且容易複發。港澳重疾險對癌症間隔期的要求較寬鬆,通常僅需1年,癌症持續、擴散、複發和新發均可獲得再次賠償。
港澳某重疾險產品資料,癌症間隔期為1年:
內地某重疾險產品條款,癌症間隔期為3年:
②癌症持續保障時間較長,例如長達100個月(8.3年)
患癌1年後,如果仍在持續治療,每月可獲5%保額,時間長達8年之久。
圖片來源:某港澳重疾險產品資料
05
免體檢保額高
港澳重疾險的免體檢額度較高,通常為50W美金以上,有效覆蓋保障需求,遠遠高於內地,這也是很多中產和高凈值家庭喜歡到港澳投保的原因之一。
圖片來源:某港澳保司行政指引
06
疾病定義寬鬆
港澳和內地重疾險合同里的疾病定義是有差異的,總體上港澳保險更寬鬆一些,尤其是對疾病狀態持續時間的要求。
以部分疾病舉例:
①中風
港澳重疾險定義:神經功能性障礙持續最少4星期
內地重疾險定義:神經系統永久性功能障礙確診180天後
②腎衰竭
港澳重疾險定義:雙腎慢性不可逆的末期衰竭,無時間要求
內地重疾險定義:雙腎慢性不可逆的腎功能衰竭,持續180天
③腦炎後遺症
港澳重疾險定義:永久性神經機能缺損,持續最少30天
內地重疾險定義:神經永久性功能障礙,確診180天後
④嚴重慢性呼吸衰竭
港澳重疾險定義:慢性呼吸衰竭,永久需要氧氣療法
內地重疾險定義:永久不可逆呼吸衰竭,治療180天後仍有指定癥狀
⑤癱瘓
港澳重疾險定義:永久失去雙手或雙腳,或一手一腳,無時間限制
內地重疾險定義:兩肢或兩肢以上肢體永久完全喪失,確診或意外發生180天後
07
前10年贈送保額
港澳重疾險標配,首10年/15年升級保額,有的贈送50%、有的贈送60%,重疾險槓桿效應更強。
08
多元資產配置
港澳重疾險多以美元計價,港澳保險公司全球性運營,盈利能力和風控能力都很穩健。
出於資產配置多樣性的目的,傾向於發掘更多投資/保障產品的人群,可以通過持有美元保單,起到分散風險的作用,實現家庭資產的多元布局,綜合平衡自己的風險和收益。
寫在最後:
對普通家庭而言,把適當比例資產配置到境外,可以起到分散風險和提高收益的作用。家庭資產配置從注重本地資產向注重全球均衡配置轉型,香港/澳門是最方便的投資首選地!
轉載自:海外港澳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