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花公路塌方引口水仗 台灣當局互相推諉指責老天 快看

央視網消息:台灣蘇花公路5月28日發生大面積塌方,導致雙向車道中斷,連續封閉三天。當時正值端午假期,很多民眾驅車前往花蓮遊玩,道路不通導致大批遊客被困在花蓮。台灣當地工程人員連日搶修,終於在5月31日下午短暫開放2小時。而從6月1日起,每天將分三個時段放行。

資料圖

塌方事故發生後,先是花蓮縣長傅昆萁批評蔡英文當局及交通部門官員,指責其不僅沒有對塌方給花蓮造成的孤島效應高度關注,更沒有兌現建設花蓮的選前承諾。隨後,蔡英文辦公室又將責任推給台灣行政機構,台行政機構竟稱人不能和天打仗,把責任推給了老天……這可真是「大懶支小懶,一支一個乾瞪眼」。

同時,作為蘇花公路直接主管部門的台灣交通部門負責人賀陳旦,雖然處理事情不急不忙、節奏慢,但是說出來的話卻不饒人。台民眾質疑他在事故發生時沒有到現場,賀陳旦回擊說人沒在現場,不代表沒在處理事情。這一言論一出,招致了各方批評。

資料圖

《中國時報》評論稱,交通部門主管到達現場可以及時了解情況,當場解決問題。一方面可以安撫民眾慌亂的心情,另一方面可以加速事故現場搶救工程的進度,這是當地官員最基本的責任。然而,賀陳旦在塌方事故發生四天內接連犯錯,不是嗆聲民眾質疑就是「神隱」,這樣的主管不下台還要留著過年嗎?

台灣《聯合報》發表社論:多一條花蓮人安全回家的路。文章建議台灣當局和台交通部門思考一下發展海上航運的可能性,因為蘇花公路本身就不安全,總是修修補補永遠也無法解決問題。多一條路,台民眾的人身安全就多一層保障。

由台灣蘇花公路塌方事件我們看了一出台灣政壇的「好戲」,各方負責人一遇到事情,首先想到的不是如何處理,而是如何把自己從麻煩中「擇出來」。這樣的當局如何能夠贏得民心,台灣民眾的心聲又如何能夠得到聆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