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中國成立前,曾出現過兩個版本的教師節。
第一個是1931年教育界人士自發組織設立、旨在呼籲改善教師待遇的「6月6日」版教師節。
第二個是1939年國民黨政府教育部設立的「農曆8月27日」版教師節。然而前者國民黨政府不予承認,後者因為戰爭等原因並未在全國推行。直到1985年9月10日,全國的教師們迎來自己第一個教師節。
1981年3月,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五屆全國委員會第四次會議上,中國民主促進會的17位政協委員聯名提交了一份提案:建議確定全國教師節日期及活動內容案。
1985年1月,國務院總理在全國人大常委會上提出建立教師節的議案,全國人大常委會通過了這一議案,並確定每年的9月10日為教師節。
截至2022年已經是我國第38個教師節了。
教師節的意義
「尊師重教」是中國的優良傳統文化,早在公元前11世紀的西周時期,就提出「弟子事師,敬同於父」。
教師這個詞有兩重含義,「既指一種社會角色,又指這一角色的承擔者」。
教師節設立的初心是形成尊師重教的、尊重人才的社會風尚,促進教師隊伍的建設,調動廣大教師教書育人的積極性。
至此道一聲:「老師您們辛苦了!」
熱門分類資訊推薦
熱門分類視頻推薦
-
0:16
-
3:26
-
2:31
-
1:44
-
2:36
-
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