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營航空公司是一件勞神的工作,賺錢很難,賠錢卻非常容易。客流不足會賠錢,油價高了會賠錢,競爭激烈會賠錢,如果摔了飛機——那就更賠錢。
圖:泰國航空777-200 攝:拉上窗帘
當遇到困難時,一些航空公司會「借錢」,一些航空公司會「緊縮」。泰國嚴重依賴旅遊業,泰國航空在疫情期間損失嚴重,但它通過「賣飛機」等一系列措施,現在看來「成功渡劫」——其中是不是有值得我們學習的地方?
泰國航空是泰皇室資產,但服務較好,口碑不錯。它的機隊規模曾一度達到80多架。在面對廉價航空衝擊時,它沒有像某些國家那樣使用「皇權」去擠壓,而是積極成立廉價航空(泰微笑)應對。它將商務航線看作自己的「藍海」,2018年退役最後一架737-400後,已變身為「全寬體機隊」——在拉總印象里,它是全球僅次於阿聯酋的第二大「全寬體」公司。
圖:全球第二大「全寬體」機隊 攝:拉上窗帘
泰國航空在疫情期間採取了一系列措施,現在看來比較對路。主要包括:
一、停止引進
在整個2020年和2021年,泰國航空沒有引進一架飛機。這固然是因為缺錢,但也與其堅定的戰略方針有關。相比之下,我國民航雖嚴重虧損,大量飛機趴窩,但三大國有航空還依然按部就班地引進飛機,大小飛機都有,實在是花錢不心疼。
圖:泰國航空777-300 攝:zhangmx969
二、精簡機型
泰國航空的機型以前非常複雜,有A380,有A330,還有777、747、787和A350。疫情期間它封存了A330,停場了747,積極出售A380,運營機型只剩A350、777和787三種,減輕了保養壓力。
三、縮減機隊
泰國航空縮減機隊的決心非常堅決。它曾與波音談判,試圖取消三架777-300ER的訂單。它還積極地出售封存飛機,2020年11月曾叫賣34架,包括737、747、777、A300等。這些努力收到了成效,比如說兩架747-400貨機已經出手,轉給了摩爾多瓦。
圖:泰航已不再運營747 攝:zhangmx969
泰國航空的機隊規模去年只有40架,比疫情前減少了一半還多。在經營上,有人說當前它仍處於虧損狀態,有30億美元的欠賬。但也有人說它通過處置舊資產,減輕了壓力,在2021年實現了「賬面盈利」——因為賣飛機,產生了17億美元利潤。如果我國三大航也如此積極地處理閑置資產,相信成效也會相當可觀。
泰國航空不僅出售飛機,也賣備件和客艙用品,甚至連座椅、輪胎、洋酒和胡椒瓶……只要有利於經營,統統都賣!所以雖說這家公司一直有「任人唯親」和「貪污腐敗」的指控,卻始終沒有破產,虧損額也沒有像我國的三大航那樣持續飆升。
圖:泰國航空A330-300 攝:zhangmx969
泰國的疫情已經「結束」,邊境自7月1日起全面開放。泰國航空現在迎來了曙光,它在4月份接收了三架嶄新的777-300ER客機,現在為了應對高歌猛進的客流,還準備解封三架A330-300和兩架777-200。但遺憾的是,為節約燃油成本,它的747和A380將不會重返天空。
圖:泰航航空787-8 攝:zhangmx969
曼谷素那萬普機場的航班量7月份已突破600架次,目前在高於新加坡樟宜機場的水平上運行。許多飛友都認為泰國航空的「渡劫」已經成功,它肯定會解封越來越多的飛機,逐漸將機隊規模再次向80架挺進。
該擴就擴,該縮就縮,皇家航空能有這樣的責任心不簡單,它依靠「甩賣存貨」渡過難關的案例非常典型。我國的三大航目前仍在深淵裡掙扎,不知道是不是能從泰國航空那裡,學到點兒什麼。
文章或有謬誤。轉載責任自負。
↓ 喜歡拉,拉到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