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高考拉開大幕有你們的陪伴和鼓勵,相信我們會交出滿意答卷

圖說:格致中學考點等待進入考場的學生 新民晚報記者 孫中欽攝

上海市第八中學考點:定製禮物為你助陣

圖說:大同中學送考老師為考生加油 學校供圖

身著統一訂製的送考服,大同中學送考老師給同學們集體送上祝福。高三班主任陸麗萍特意給每個學生手工製作了花生牛軋糖,寓意「好事會發(花)生」。校長郭金華介紹,在考前最後一次年級大會上,全體高三班主任給全體考生一人送上了一句祝福,全體老師還合唱了一首《相信自己》為學生鼓勁。紅色的定製版可樂罐一字排開,給考生助陣。「我送給他們一個字,「定」,祝每個學生可以定心走進考場,發揮最佳水平!」郭金華說。

圖說:大同中學定製版可樂罐給考生助陣 學校供圖

楊浦高級中學考點:愛的擁抱為你加油

來一根棒棒糖,考得棒棒;抱一抱「加油兔」,加油too(也加油)……在楊浦高級中學考點門口,上海交大附中的老師們身穿紅衣集體送考,一個用力的鼓勵擁抱,一句最後的囑咐叮嚀,希望考生們沉著以對,好好發揮,考出好成績。

圖說:交大附中的送考老師穿上印有「逢考必勝」字樣和哆啦A夢圖案的T恤,寓意希望考生們的未來能夠通過「任意門」達到理想的目的地 新民晚報記者 易蓉攝

考前反覆提醒,還是有小「馬大哈」。8時40分,一位母親急急忙忙返回考點門口,原來她的孩子粗心將文具袋落下了。在考點工作人員和送考老師的幫助下,文具送到了考生手中,大家也都安下心來。

圖說:復旦附中的送考老師們 新民晚報記者 易蓉攝

「不要緊張,做了三年卷子,還怕今天嗎?加油!」一位老師對即將走進考場的考生說。步入考場的學生,有的淡定從容、有的緊緊捏著複習資料再看幾遍。高考究竟是什麼?「高考,是諸位的成人禮,是對人的學業能力和意志品質的大考查,是人生未來發展方向的第一次選擇,是人生的第一個印記。」正如控江中學高三部主任劉剛老師在畢業季上對孩子們說,「與其說『高考是一道坎』要越過『這道坎』,不如說『高考是一個台階,一個坡』,登上這個陡坡,人生視野將更加開闊。在接下來的各種挑戰中,以你們曾經的努力付出,將所向披靡。」

市西中學考點:平常心態為你減壓

在靜安區市西中學考點門口,許阿婆是為數不多的祖輩送考人。「爸爸在這裡等你,阿娘回去燒好吃的給你哦。」她給已經1米9身高的孫子整了整衣領後,和孫子擁抱了一下,目送孫子進了考點。「1995年送了兒子參加高考。23年後,又來送孫子參加高考。」許阿婆說,這麼重要的高考,她經歷了兩次,人生也算是圓滿了。

圖說:等候在考點外的家長們 新民晚報記者 馬丹攝

談及兩次送考的體會,她說,20多年過去,高考老早不是唯一的成才之路了,送考家長也越來越理性。「而且現在的社會讀書不是衡量人才的唯一標準,情商也很重要。孫子是我一手帶大的,我覺得,對他來說,品德好、身體好最重要。」

圖說:一位考生家長在靜安交警護送下,送來遺忘在家的身份證 新民晚報記者 馬丹攝

今年是高考試點改革的第二年,等級考、英語考……考試形式多元化了,也讓考生和家長有了「經驗值」。送考的家長徐先生說,這次高考之前,兒子已經參加了好幾次考試了,感覺原本堆積在一起的應考壓力好像被分散了,今天來送考感覺有了平常心。而多位高三班主任也說,經過幾次考試,考生也都「久經考場」。「前幾天,我一提醒記得帶好身份證、准考證,孩子們就對要帶的物品如數家珍。」


「90後」送考教師寄語考生

八年前的高考是怎樣的光景?90後教師也逐漸成為教師隊伍中的中堅力量,在今年的送考隊伍中,就有這樣一批年輕人,用自己的青春回憶給考生們送上最感同身受的祝福。普陀區曹楊中學副校長鄭琦峰說,這幾年隨著學校師資的結構性調整,引入了一批青年教師,其中,90後老師有39名。「這些90後老師別看年輕,但是,思維活躍,貼近時代,和孩子年齡差距小,反而溝通更能得到理解,也容易和孩子打成一片。許多孩子都把他們親昵地稱為『姐姐』、『哥哥』。而且,90後也屬於網路原住民一代,在使用信息化手段教學和網路用語上,都更得心應手。」曹楊中學數學老師蔡真逸就是這樣一位90後教師,他今年執教剛滿4年。今天是他帶的第二屆高考學生。送考的同時,他也送出了自己的人生感悟。「看著走進考場的學生,就想到8年前的自己。高考對人生的確重要,但這是一段旅程的終點,又是一段新旅程的起點。希望他們能夠像我一樣,找到自己喜歡職業道路和人生興趣。」

圖說:普陀區晉元中學考點的考生們 普陀區教育局供圖

昨天晚上,同為90後教師的普陀區同濟二附中的黃穎娣也通過微信,給班裡每一位學生都發送了一條祝福消息:「2018屆的孩子們,你們即將抵達成年後的第一站,無數個拼搏的日夜鑄就你們通往圓夢的路,所以帶著自信和笑容勇敢跨過高考吧,相信你們收穫的一定是更燦爛的未來!」

新民晚報記者 陸梓華 易蓉 馬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