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在睡夢中!無論是之前的唐山地震還是汶川地震,一個晚上睡覺,一個白天睡覺,強震似乎總是喜歡在我們睡覺的時候來襲。這不,又是在睡夢中,根據中國地震台網正式測定:北京時間9月16日凌晨4點33分的時候,在四川瀘州市瀘縣發生了6.0級的地震。地震中心位於北緯29.20度,東經105.34度,震源深度達10千米,在成都、重慶、樂山以及自貢等四川其餘各市都有強烈震感。
截止到9月16日的最新援救消息,地震事故已經造成了2人死亡、3人重傷、輕傷57人。並且專家還表示,未來瀘縣餘震還將持續一段時間,並不會因此而結束。事故發生之後央視就對瀘州瀘縣進行了現場直播,深切關心當地的群眾生命安全,以及現場的最新救援狀況。瀘州瀘縣此次的地震發生的讓人猝不及防,但是事情已經發生,並且專家表示:餘震還將不斷的情況下,你真的了解清楚地震時候如何逃生了嗎?
地震是什麼?我國的地震現狀以及會帶來哪些危害?
地震,又稱為地動,是在地殼快速釋放能量過程中造成的振動。在地震這一自然現象發生的過程中會產生一種地震波的物質,同時也會有極震區,極震區也就是震中,往往這裡就是受地震影響最大的地方。就全球而言,地球上每年大約都會發生500多萬次的地震,也就是說每天都會有上萬次的地震發生。而引發地震發生改的原因,現目前公認的是由於地球上板塊與板塊之間運動而產生。
就我國而言,據相關數據統計,從20世紀以來我國一共經歷了6級以上的地震高達800餘次。總體上呈現次數多、強度大、分布廣、震源淺、突發的幾大特點。地震本身來說其實並不致命,但是其產生的建築物倒塌、山體滑坡、堰塞湖、暴雨等等就真的會要命了。不過好在伴隨著科技的發展,我國乃至全世界的地震預警機制以及較為完善,從最初的提前預警幾秒可以實現如今的提前幾十秒,對於低層居民來說,這就是黃金的逃生時間。
四川瀘縣6.0級地震與2008年汶川特大地震有無關聯?
眾所周知,由於地震板塊的影響,我國西南區從大的地理位置上來說都處於同一個地震帶上。而2008年5月12日的地震發生後,科學家們明顯地檢測到已經顯著改變了我國區域地震的應力場,這使得龍門山斷裂北部和最南端、鮮水河斷裂最南端、東崑崙斷裂、隴縣——寶雞斷裂、日月山斷裂等等一系列的改變。
此外,汶川地震還導致了此前很多次餘震的發生。據相關數據統計,截止到2011年5月6日,共記錄到的餘震多達86403個。就連2021年7月再次發生在汶川縣的4.8級地震也是2008年汶川地震的餘震。此外,此前成都、雅安等多次小地震,專家們給出的解釋也是說屬於2008年汶川地震的餘震。那麼此次的瀘州瀘縣地震呢?
9月16日上午7:30,四川省地震局舉行了此次瀘州瀘縣的新聞發布會,高級工程師張致偉給出了關於這一疑問的解答。張致偉介紹到,此前的廬山地震與汶川地震確實都處於龍門山斷裂帶,但是此次的瀘縣地震卻屬於四川盆地的華鎣山斷裂帶。這兩者距離十分遠,並且斷裂帶屬於不同的構造,因此關聯性不是很大。
地震發生時高層住戶應該如何逃生?
如果說地震預警能為居民積極爭取黃金的逃生時間,無疑受利最大的就是低層住戶了。確實,他們因為樓層低,或者是住的是高層樓棟中的低樓層,因為有了這幾十秒的時間,確實可以跑出去。但是對於高樓層的住戶呢?當地震發生,到底是應該往上跑還是往下跑?1樓最安全,還是頂樓最安全呢?
首先要明白一個道理就是,因為處於高層,幾十秒的預警時間肯定是不夠逃生,沒法靠人力直接一下次跑到1樓,然後再尋找安全的空曠場地。那麼遇上地震,到底應該如何逃生?其實當地震發生時由於地震發生原理以及樓棟垮塌時候的特點綜合來看,其實與高層相比,底層反而更容易破壞。用細長的杆子來模擬會發現,當我們來回的晃動時,杆子頂部幅度會更大,但是受到的力會更小,而底部則相反。因此,建築修建設計的時候,也會考慮到這一因素對底層進行加固。
但這也不意味著高層就更加安全,這是要分兩方面來考慮的。首先,如果是建築直接坍塌,基本上高層和底層都是一樣危險。第二,當如果真的發生垮塌,高層因為擺動幅度更大,碎石墜落會帶來更大危險。相比之下,由於高層在最上面,救援時候可能更容易在黃金救援時間內被挖掘搜救出來。
因此,如果發生了地震,在往上跑還是往下跑之間,都不要選擇。因為無論是頂樓還是1樓都不是最安全的地方,最好的就是抓緊時間就近避險。躲到衛生間等封閉狹小、靠近水管能形成穩定三角空間的區域。這樣的話就算髮生垮塌,自己也能利用三角結構最大程度地保護自己,避免落石砸傷,為自己後面被搜救成功爭取更大概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