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險信號,英國欲聯合美國干涉我統一台灣?英軍早不是解放軍對手

繼外交大臣特拉斯揚言北約應該「保護」台灣之後,英國又被爆和美國高層首度討論台海衝突應變計劃,甚至談到了一旦美國為了台灣與大陸開戰,英國應該扮演什麼樣的角色。

(美國白宮印太事務協調官坎貝爾)

上述消息是英國自家媒體《金融時報》5月1日披露出來的。報道說,參與對話的美方官員是白宮印太事務協調官坎貝爾和國家安全委員會中國事務資深主任羅森伯格,但英國代表是誰沒有說。時間是3月初在印太戰略會談期間,美英高層的對話觸及廣泛議題,包括英國如何與台灣展開更多「外交」工作、如何加強在亞洲的嚇阻能力,甚至包括如果美國最終為了台灣與大陸開戰,英國將扮演何種角色。

《金融時報》同時引述台灣高級官員的說法稱,台灣注意到美國試圖讓更多盟友參與「台灣計劃」,「他們一直與日本、澳大利亞合作,現在試圖與英國合作」。一副找到更多「幫手」打架後得意忘形的架勢。

英國的這一動作有跡可循。2021年9月27日,英國「里士滿」號護衛艦過航台灣海峽並公開炒作。

(英國「里士滿」號護衛艦)

今年2月,英國議會下議院通過了所謂「英國與台灣關係與合作」的無法律約束力動議。該動議聲稱,英國應與台灣加強經貿關係,深化安全合作,並支持台灣得到更多「國際承認」。3月30日,英國智庫國際戰略研究所發表《台海兩岸穩定與歐洲安全》研究報告。報告認為,歐洲列強過去20年因為擔心北京報復或失去大陸市場,不願與台灣加強關係。但近年大陸的「戰狼外交」日益受到歐洲批評,也創造了台歐交往空間,「歐洲應該如何協助台灣對抗中國侵略,是一個尚待思索與實踐的課題」。

4月底,前腳美國國務卿布林肯狂言要「幫台灣抵禦大陸侵略」,後腳英國外交大臣特拉斯就在倫敦狂妄地宣稱,北約組織應當成為「一個全球的北約」,處理全球範圍內所謂的「威脅」,比如應該「保護台灣不受中國大陸侵擾」。

(英國外交大臣特拉斯)

英國顯然忘記了他們在中國欠下的累累血債以及遭到的頑強抵抗。從鴉片戰爭開始,英國侵華歷史同時也是一部中國人民可歌可泣的反抗侵略史,林則徐銷煙、三元里抗英、抵抗英法聯軍、反抗八國聯軍……即使面對西方的船堅炮利,中國人民從來沒有屈服。

英國很早也對台灣人民犯下侵略罪。第一次鴉片戰爭期間,曾有英國軍艦停泊在雞籠港(今基隆港),引起在台的清朝守兵還擊。之後由於清政府腐敗無能,英國是最早在台灣建立領館的西方列強,掠奪台灣資源、欺壓島內百姓。在香港,英國也進行了長達一個多世紀的殖民統治。

(淡水紅毛城是英國殖民者建的台北領事館)

英國應該慶幸兩次世界大戰都和中國在同一陣營。到了現代,中國人民不會忘記,1999年5月7日中國駐南聯盟大使館遭到北約轟炸,3名中國記者犧牲。正如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華春瑩所指出的那樣:不要忘了,「北約至今還欠著中國一筆血債」。

同時,我們也請英國不要忘記,就在你們的「里士滿」號護衛艦過航台灣海峽時,中國人民解放軍東部戰區組織海空兵力全程跟監警戒。東部戰區新聞發言人施毅表示,英方枉費心機刷「存在感」,這種行為居心不良,破壞台海和平穩定,充分暴露了其投機心態。

英國更不要忘記,現在的英國已經不是19世紀的「日不落帝國」,所謂「世界霸主」的「榮光」早已不在。雖說「瘦死的駱駝比馬大」,但二戰之後,大英帝國就已經崩潰,除了和阿根廷那一仗是自己打的之外(其實美國也幫了不少忙),在世界上任何一個地方打的仗,不都是跟著美國屁股後面狐假虎威嗎?無論是伊拉克、阿富汗還是利比亞,哪一仗不是如此?而且隨著1997年撤出香港,英國在亞洲也沒有重要的海軍基地,無論是空軍還是海軍,英國早已不是解放軍的對手。

(解放軍海軍艦艇編隊)

進入21世紀,英國妄圖跟在美國後面插手台海,既是它對日漸衰落的國勢以及對中國崛起的擔憂,也反映出它的不自量力。難道英國人還以為生活在「日不落帝國」時代嗎?難道還以為大英帝國的海軍艦艇炮艇可以在世界上橫衝直撞,走到哪就把哪裡劃為自己的勢力範圍嗎?

奉勸英國一些政客不要在台灣問題上「玩火」。世界上只有一個中國,台灣問題純屬中國內政,事關中國的核心利益,不容任何外來干涉。任何人都不要低估中國人民捍衛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的堅強決心、堅定意志和強大能力。英國妄圖向「台獨」分裂勢力發出任何錯誤信號,中國絕不會答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