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中國進口的試劑,貪天之功,被西方吹起來的越南神話,徹底破滅

在全球新冠疫情爆發以來,口罩、核酸檢測試劑、新冠疫苗等抗疫必用物資成為各國重點關注的焦點。近日,越南進行了一場大規模的反腐行動,斬斷了一道官商勾結、發「疫情財」的巨大腐敗鏈。同時,越南被西方吹起來的「抗疫神話」也徹底破滅。

這事要從越南一家名為越亞技術股份的公司開始說起。疫情爆發後的這兩年,越南算是亞洲地區疫情最為嚴重的國家之一。小小的一個國家,國土面積僅有中國一個雲南省那麼大,但累計確診病例卻超過了200萬例,死亡病例超過4萬例。由此可以看出越南疫情的嚴峻與兇險。

大家都熟悉,核酸檢測是抗疫不可缺少的重要環節,越南的人口將近一個億,在新冠病毒如此泛濫的情況下,海量的新冠檢測試劑從哪兒來,成了全越南最頭疼的事情。就在這個時候,越亞公司橫空出世,開始了研發新冠檢測劑的計劃。這本是利國利民的好事,但越亞公司總經理潘國越利欲熏心,最終把自己送進了牢房。

在越亞公司一系列操作後,該計劃順利在越南科技部立項,並把項目列為國家級研發項目,後來又拿到國家批准的數十萬美元的研發資金。在越南軍醫學院和越亞公司共同組成了17人的研發團隊後,產品很快就研製出來了。越南科技部和衛生部立即對其展開認證,並公開結果稱該檢測劑科技含量極高。

之後,越亞公司和越南科技部又先後聲稱,其公司研製的新冠檢測劑已經拿到了世衛組織認證,質量也得到了世衛組織的高度認可。然而,在相關報告中可以發現,世衛組織根本就沒有認可越南這款檢測劑。

但當時這事被瞞了個嚴嚴實實,越南的普通民眾都被蒙在鼓裡。越亞公司卻憑此名聲大噪,開始高價大賣這款新冠檢測試劑,一躍成為越南醫療設備領域的龍頭企業。潘國越在被逮捕後交代,這款測試劑的成本價還不到1元人民幣,但他通過誇大設備價格和投入材料成本等方式,把測試劑定價約為134元人民幣每套,然後與醫院市疾控中心領導一起來分這些「黑心錢」。

然而,該公司日產3萬套測試劑的產能明顯不夠,很快就跟不上嚴峻疫情下的需求量,生產計劃大大慢於發貨計劃。嘗到了甜頭的潘國越和腐敗鏈上的一些高官,自然不願意放過賺更多錢的機會。因此,潘國越索性鋌而走險,以每份試劑僅大約6元人民幣的價格,先後從中國進口了300萬套核酸試劑,然後再以每份134元人民幣的價格,在越南市場上賣出,大賺差價。

諷刺的是,越亞公司此前號稱自主研發的越南國產試劑,根本沒有得到世衛組織的認可。但潘國越從中國進口的中國試劑,卻並不存在這個問題。因此,雖然潘國越的做法同樣令人不齒,但卻在某種程度上,幫越亞公司掩蓋了研發試劑不合格的問題。

然而,紙終究是包不住火的。靠著從中國進口的核酸試劑貪天之功,潘國越到頭來不僅把自己和越亞公司帶進了深淵,也讓越南整個國家顏面掃地。越南這場大規模的反腐行動已經牽涉到了該國多個部級單位高官、部隊軍官以及公共衛生部門負責人。其中最受關注的就是越南衛生部長阮青龍、河內市人民委員會主席朱玉英的落馬。

越亞公司的這樁醜聞,在某種程度上其實也是一個縮影。越南,這個自新冠疫情暴發以來,一直被西方寄予厚望,被冠以各種神話頭銜,甚至被認為能夠「取代」中國的小國,最終一再被證明,難負眾望。事實上,很可能從來就不存在什麼越南神話,就算有,恐怕也只是像越亞公司拿中國的核酸試劑「以好充次」那樣,歸根結底,不過就是換了一個包裝的中國神話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