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央視新聞消息,當地時間9月8日,英國女王伊麗莎白二世在蘇格蘭巴爾莫勒爾城堡去世,享年96歲。伊麗莎白二世,本名伊麗莎白·亞歷山德拉·瑪麗。她於1926年4月21日出生,為已故英王喬治六世的長女。1952年2月6日即位,1953年6月2日加冕,是英國在位時間最長的君主。
面對這一重大事件,英國民眾雖感情上難以接受但也有心理準備,而對英國皇室和政府而言,更是早有預案。
「倫敦橋行動」
「倫敦橋行動」(Operation London Bridge),原本是英國最高機密文件,是指女王去世後,英國政府採取的一系列應對措施。
以橋名作為王室葬禮代號,最初是為防止白金漢宮電話總機接線員過早得知消息。英國每位王室成員的去世消息都用一座橋的名字作為代號。英國為女王的葬禮做準備最早,也最周密。在女王才過40歲的上世紀60年代,「倫敦橋行動」計劃就被訂好,以防「天有不測風雲」。
去年4月9日,女王伊麗莎白二世的丈夫菲利普親王去世。英國隨即啟動「福斯橋行動」(Operation Forth Bridge),安排親王的身後事。而菲利普親王的長子王儲查爾斯的葬禮代號則是「梅奈橋」。
「倫敦橋行動」曝光
因為一篇涉及英國女王的報道,美國「政客」新聞網站曾惹惱了英國人。
據報道,「政客」網站2021年9月3日一篇文章曝出英國政府為英國女王去世而準備的「倫敦橋行動」的內容。其實早在2017年3月,《衛報》便報道了許多關於女王死後的細節安排。專欄作家Sam Knight在題為《London Bridge is down(倫敦橋塌了)》的專欄文章中,洋洋洒洒用了六七千字詳細描繪了神秘的「倫敦橋行動」。文章指出,白金漢宮、英國政府和BBC電視台已經用了近60年時間準備了N套女王逝世的應對方案。
根據「政客」網站報道的內容,屆時,英國政府內部會將女王去世的這一天稱作「D-Day」,白廳將降半旗。此外,報道稱,英國王室官網也將變為黑色背景並發布聲明確認女王逝世。與此同時,所有政府網站也將在頁面頂部顯示黑色橫幅等。
報道還稱,當地時間當晚18時,在與英國首相會面後,新任國王查爾斯將在聖保羅大教堂舉行紀念儀式,向公眾發表他的第一次講話。「政客」的報道還提到了不少關於葬禮及哀悼的細節。
據「政客」披露,女王去世後的幾小時內,她的私人秘書將以「倫敦橋倒了」(LondonBridge is down)作為密語,最先向首相通報消息,隨後會逐一知會政府和軍方高層。首相會將消息轉告代表女王協調政府工作的樞密院事務局。大臣們和一些高級官員,還會收到一封來自內閣秘書的電子郵件:「親愛的同事們,我懷著悲傷的心情通知你們,女王陛下去世了。」
屆時,王室網站將被一個全黑的頁面所取代,上面將有一個確認女王陛下死亡的簡短聲明;所有GOV.UK網站將增加一個黑色的橫幅提示。
英國首相將是第一位發表聲明的政府成員,其他政府人員在首相說話之前不能說話。他會立刻啟動「倫敦橋行動」,數小時內,英國首相會將議會兩院都聚集起來,為女王的葬禮進行準備。
而英國外交部全球響應中心會馬上通知15個以英國女王為首腦的國家政府,包括加拿大、澳大利亞、紐西蘭和牙買加等國。隨後,其他36個英聯邦國家領導人也會被告知。
白金漢宮將會在門口張貼黑邊訃告告知這一新聞。而報紙和網媒收到通知後也會立即發布早已備好了的關於女王死訊的新聞報道。同時,世界媒體將會被通知這一新聞。
英國女王伊麗莎白二世
在接下去的好幾天,包括電視、報紙和廣播電台在內的所有新聞媒體都會進行相關報道。英國每個電台廣播室都會亮起一盞閃爍的燈,以表明國家進入國家災難時刻。所有的BBC節目都會被停播,轉播女王去世的消息,而傳統的紅色BBC通告欄都會變為黑色。
全英國會降半旗,聖保羅大教堂的大湯姆鍾將會被敲響。全英國的股票交易、店鋪也都會在那一天關閉,以表尊敬。
政府內部會以「D-DAY」代稱女王駕崩當日,國防部當天會安排禮炮儀式,全國將默哀一分鐘。隨後的每一天依次被稱為「D+1」、「D+2」等等。
女王的棺材將在議會大廈內放置三天,當局預計將有數十萬人湧入倫敦。
國葬(又稱全國哀悼日)將在女王逝世的10天後於威斯敏斯特教堂舉行,女王將葬在已故王夫菲利普親王的墓旁,查爾斯將在下葬前開始英國之旅。
去世時教堂敲鐘人將裹上消音皮革
另據報道,在女王去世和葬禮時,教堂的鐘聲將響起。王室要求英國各地的宗教建築在那一天到來時,敲鐘人在敲鐘時都需要裹上消音皮革。
教堂敲鐘中央委員會的Vicki Chapman表示:「添加消音皮革會使鐘聲聽起來更加肅穆、悲哀,更像是嗡嗡聲,而不是咚、咚、咚。這是對君主的服務表示應有的敬意,並紀念她的一生。」只有在君主去世時,才會使用消音皮革。
英國女王伊麗莎白二世與丈夫菲利普親王
自女王的父親喬治六世國王去世以來,70年來,英國16000座教堂再也沒有敲響過代表君主去世的鐘聲,許多教堂的消音皮革都已經腐爛了……
據悉,一座有6個鐘的教堂需要12個消音皮革,每個售價約為45英鎊。
親自參與自己去世綵排並提出意見
事實上,英國女王伊麗莎白二世自1952年加冕後,是英國歷史上在位時間最長的君主。70年來,女王可以說是經歷了各種大風大浪的洗禮,從一個不問朝政的小公主逐漸成長為一個肩負著王室使命和民眾期待的精神領袖。而在此期間,她送走了十幾位英國首相和6位教皇。
正因其舉足輕重的地位,讓英國人對「天有不測風雲」絲毫不敢懈怠。
2018年6月,女王由於「感覺身體不適」,取消了一次在聖保羅大教堂舉行的重要活動。由於是突然取消行程,可把整個英國「嚇壞」了。
有報道稱,當天英國政府內閣多名大臣秘密在政府辦公大樓白廳內,舉行了「史上最大規模」英女王伊麗莎白二世去世綵排,並進行了秘密演練來模擬女王逝世後為期十天的全國哀悼日。許多時任英國內閣大臣都是首次參加這類演習。
那次演習的代號是「鴿子堡」,重點是女王逝世翌日(D+1)的各項安排。有趣的是,女王本人對於外人緊張她的葬禮早就見怪不怪,她自己甚至會親自參與並提出意見。
但幾年前,愛柯基犬成痴的伊麗莎白二世宣布不再飼養任何小狗,就是不想「獨留狗兒沒有主人活著」。
或許這也是在向外界透露出:這位老人正在默默與自己的父母、童年、回憶和時代告別。
媒體:英女王去世將帶來眾多改變
作為英國歷史上在位時間最長的君主,英國女王伊麗莎白二世在英國人心中是神話般的存在,在全球也有著超高的人氣。尤其最近幾年的民意調查顯示,女王本人支持率,甚至能夠達到90%。
2020年4月5日晚,93歲的英國女王伊麗莎白二世發表了一段有關新冠肺炎疫情的電視講話,這次特別講話鼓勵全英國人民保持團結堅定戰勝疫情。
儘管只是「虛位元首」,但伊麗莎白二世對英國的意義不言而喻。如此一來,對於任何的繼任者,想做到和女王一樣的受歡迎,可能性幾乎為零。
英國《獨立報》就認為,伊麗莎白二世的去世將會是英國近70年來最具破壞性的事件——從她去世、葬禮開始,至少有12天,英國將陷入停滯狀態。屆時,銀行、企業關閉,股市停市將帶來數十億英鎊的損失;BBC的喜劇節目將停播;英國國歌將從《天佑女王》改成《天佑國王》;最嚴重的是,英聯邦可能就此瓦解。
《衛報》也認為,儘管現在的英國並不像1901年維多利亞女王去世時那樣,還處於世界上最成功國家的地位,但伊麗莎白二世是當代英國與往昔「日不落帝國」的紐帶。如果這條紐帶斷了,英國究竟會走向何方,這是一個誰也無法預測的難題。
(上游新聞、環球網、中新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