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球迷們視線中消失了許久的本內特大帝最近又上了新聞,不過不是NBA板塊,而是國際籃球板塊,也不是因為他打得有多好,而是他在代表加拿大正牌國家隊和中國藍隊的比賽中和中國隊球員發生了一些肢體接觸,還煽動現場觀眾一起給中國教練和球員壓力。煽動歸煽動,他在比賽中的表現卻真的很難讓人相信這曾經是一名NBA球員,甚至還是一名NBA的狀元。
看了比賽的人可能都體會得到,客場作戰的中國藍隊在進攻端一直被壓制,只有換防到對方15號球員時才有機會找到空擋得分,沒錯,15號就是本內特大帝,中國的幾個內線在他頭上輕鬆把球放進籃筐的鏡頭都能出一個集錦了。說實話,他的防守看起來並沒有什看起來那麼不堪,厚實的身板和紮實的下盤力量讓國內內線很難頂的動,但身高是他的先天劣勢,中國內線隨便拎一個出來都是2.10米以上的,而堂堂大帝卻只有2.03米,更關鍵的是,雖然身高吃虧,但本內特並不屑於去繞前防守中國高大的內線,所以,陶漢林、胡金秋等人就很容易在低位很深的地方接到球,然後伸手輕輕一拋,本內特只能在下面看著球進入籃筐了。
本內特的坎坷籃球路在狀元裡面也是沒誰了,就算是把比較範圍擴大到這個NBA也基本上是獨一份的存在了。第一個賽季,作為騎士隊的重點培養對象,他一直打到第33場常規賽才讓自己的得分第一次上雙,而在他之前的所有狀元秀裡面,最多的一個也只用了11場就破了得分上雙的處。
在他的第一個休賽期里,他被當做騎士得到詹姆斯的一個添頭被交易到森林狼,那時候他已經不像剛被選中時那麼精壯,或者說他那時候的體型簡直可以用肥胖來形容,體重暴漲背後折射出的是他在飲食方面的放縱和在訓練中的懈怠。那一年在明尼蘇達,他場均能得到5.2分,3.8個籃板,雖說數據依然可以用丟人來形容,但這還遠不是他的下限。
一年以後他被森林狼裁了,家鄉球隊猛龍收留了他,但他那一年絕大多數時間是在發展聯盟度過的,整個賽季場均1.5分再次刷新了狀元的下限。一個賽季以後,他又輾轉來到籃網,在這支支離破碎的球隊中,他的表現和球隊的戰績一樣讓人失望,之後他又去了歐洲的費內巴切俱樂部,場均1.2分0.9個籃板讓人不知道該說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