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披荊斬棘2》第三期9個笑點:節目組偏心很明顯,吳建豪道破本質

文/葉秋臣

看《披荊斬棘2》呈現的節目內容,更像是在準備很多場的演唱會。

雖然大家嘴上叫著初舞台和一公二公,但第一期亮相就已經有大量觀眾並設投票環節,按規模也算是一次小公演了。

因此這次第三期以「如果可以自己創造一個夢,你希望是什麼」為主題的演唱會,雖說被叫作「一公」,但已經是第二次演唱會。

先簡單談談這次的8個表演。

整體的感受是,哥哥們的選歌和舞台,明顯比姐姐們的要用心多了。

節目組的偏心非常明顯。

就算是總分排在最末的溫SIR組,《一萬次悲傷》這首歌本身也很好聽,不是看過一遍就毫無印象的那種。

溫組是所有選手中實力最弱的,這基本上屬於哥哥們的共識,所以都知道選他們必勝,不論對上哪一個部落都如此。

但就像蘇有朋說的,選了「會不會傷感情」,以及被看成「挑軟柿子捏」,得綜合考慮。

老鄭組在挑選的時候也明確說了選溫Sir他們隊是「落井下石」,克群組也表示若選了會「有點欺負他們」,特意通過其他方式選了別的追擊對象。

VanNess組其實輸在了其餘隊員的人氣不足,因為隊長本身的個人喜愛度並不低,總榜第8。

加上出現了舞台設計過於複雜反而弱化了表演的問題,還有《Legends Never Die》英文歌不吃香。

而且他們隊本來的強項是舞蹈,不能唱跳可以說是把優勢全丟掉了。其實完全可以把那些複雜的不利於舞蹈的背景拿掉,就像老鄭他們那樣刪繁就簡。

雖然舞台整體的確很炫,但票數卻低得可憐。

因為其他組的舞台已經足夠絢麗了,比如《新地球》。

第一幕看過去彷彿是在電影院。

所以老鄭組想遵循的是大道至簡原則,不需要通過更「卷」來達成目的,只需要展現特別即可。

但這招並不奏效,因為觀眾衡量舞台時必然以多個維度做考量,比如配合場景去排練也是努力的一部分。

老鄭組的原始初衷是把舞台回歸到最原始的狀態,通過音樂去打動觀眾,沒有背景舞美和道具情節,只有音樂。

他們組最大的優勢是選到了莫文蔚的《忽然之間》這首歌,太火也太有感覺了,靜靜唱的確味道更佳,但這是比賽啊。若能來點情景必然更加分,參考《披荊斬棘的哥哥》第一季莫文蔚的另一首歌。

還有,鄭鈞真的唱什麼都像在唱《私奔》,唱搖滾

杜組《紅雲袍》印象最深的地方和大家差不多,就是重現《第八號當鋪》中的韓諾造型。

杜看起來一點都沒老,和當年鏡頭裡幾乎無差別。

任組的《世界第一等》雖然調子很好聽,但由於是閩南話沒辦法大合唱。

小春組《風的季節》是全場葉秋臣最喜歡的舞台之一,另一個是克群組《新地球》,後者的場景布置相對而言更震撼一些。

這兩個表演都很完整,初代哥哥們魅力不減,克群組也唱得很贊。

陳小春跳起舞來和平時完全判若兩人,張智霖依然是既紳士又迷人。

克群組主要是配合得好,沒有特別突出哪一個哥哥,大家的出彩程度較為平均。

蘇組《霍元甲》是我預期很高的一個舞台,可能是蘇導前面的電影拍攝想法太出彩,後面的實際效果卻像打了折扣,屬於減配版。

還有一點,是他們組內人氣值相差懸殊,除了榜首的隊長外,僅有一人在10名之內,另兩人都是20名之後。

拋去加減分不談,僅看現場觀眾投票的話,真正的排序應該是克群組(895)、蘇組(867)、春組(849)、任組(843)、鄭組(806)、杜組(801)、VanNess組(794)、溫組(762)。

只簡單調換了兩次,23互換,56互換,都並未影響後兩組的排名,也未影響最終淘汰的選手。

接著,葉秋臣再來聊聊第三期里自己認為比較有趣的9個笑點,歡迎大家在評論區補充。

1.與眾不同的五條人小哥

五條人小哥似乎是來體驗生活的,比賽對他而言並不太重要,時常自信心爆棚,說「覺得贏定了」。

大概是心情非常放鬆,所以貢獻的笑點也最多。

比如他說節目組用的字眼「只是暫別,不是淘汰」;

排練的時候其他三人已經疊手在做集體動作了,只有他還在狀況外若即若離;

穿的鞋子可以發出不同顏色的光,還像個小男孩一樣開心地展示給自己的小夥伴;

偶爾還會去其他組的練習室玩滑板,掉下後發現滑板把牆面磕出了一個小窟窿。

2.老鄭組的「歸零」膏

上一輪選歌時省吃儉用的老鄭組,本以為這次能夠站在一個較高的火力值基礎去選擇對手,於是瞄準了初代哥哥小春組,因為他們覺得就算少了50分也沒關係,反正遙遙領先呢,即便扣分也不怕。

結果肆意花費後才發現上輪積攢的火力值早已清零,被克群打趣說是要留著買「歸零」膏嗎。

這個應變能力有意思了。

3.溫組的選和被選

克群組在去挑選追擊對象時,特意給溫的海報一行花字「手下留情」,效果很逗。

溫SIR在準備進去選時,本想先在外面把氣勢擺足,但彷彿話還沒說完,後面的門就要關上了,唯有趕緊加快腳步跑了進去,那模樣挺有趣的。

後來他們組還直接略過了選擇區,完美錯過毫無察覺。

4.克群組的集體幽默

克群組是8組中唯一能與初代哥哥組PK人氣的,選的歌也很有記憶點,成員里會說唱的最多,全是調動現場氣氛的一把好手。

其他組需要練習說唱部分時,很多都會找他們來幫忙。於是潘就開玩笑說要給他們「寫那種超級爛的」,挺戳我笑點。

隊內其他成員的平均搞笑水平也都一流,像克群自我調侃說自己曾經5年要超越周杰倫,還有潘被激將後決定不降調,以及阿岳彈琴時五官都在用力,ICE表演後口誤把「7組」說成了「7人」,氛圍非常歡脫。

後來所有表演結束,大家都去小房間看自己組的票數。

潘歸來時的情緒偽裝可以做成「漠不關心」表情包,被小春哥碰到後立刻起身又很像罰站。

克群在放分數牌時讓百位數字從「8」到「9」的虛晃一槍也很逗。

5.你們就光想著吃

主持人準備介紹下一個出場的組,提到蘇組來長沙只幹了三件事。

有觀眾開心搶答「吃」,齊思鈞馬上應對一句「什麼吃吃吃,你們就光想著吃」。

葉秋臣覺得主持人的業務能力還是挺重要的,好多話必須過一下腦子整理後才能說出才更舒服,否則這句話大概率會是「什麼吃吃吃,你們就知道吃」,那個感覺就明顯不同了。

芒果的主持人里,年輕一代中我看了不少齊思鈞主持的節目,還挺喜歡他的風格,有望接棒。

6.蘇組的頭腦風暴

蘇組感覺上是最勤奮的一組,蘇本人也是頭腦風暴中最核心的人物。

練習的時候,即便只給一個人摳動作,蘇也想上來順一遍,結果剩下兩個人自然坐不住,最後不知不覺就成了四人合體練一遍,練著練著就到了凌晨。

蘇對舞台的要求很高,希望呈現最棒的舞台,拿最好的名次。

最搞笑的是,被頭腦風暴逼瘋的成員甚至提出讓真的馬上台,被蘇直接以「馬隨時都要拉屎的」給駁回,那一段真的很有意思。

蘇是真的在認真參加比賽,很多細節都能看出。

每時每刻都在計算任何可以領先和獲勝的規則與方法,比如他說現有情況下打前四都是得一樣的分數,那麼打第一肯定更困難,第四更划算。

還有在討論出場順序的時候,蘇直接出了一個必殺招,讓吳克群組最後上場,因為那是觀眾最累且審美最疲勞的時候。

仔細想想若是如此,沒準《新地球》的票就不似現在這麼高了,果然是個頭腦聰明的狠人。

聽到小春哥那組會加50分,立刻拿筆記下來,因為這將成為改變他們組排名的關鍵因素之一。事實的確如此,沒有+50的話他們的《霍元甲》就會是第二名。

有人提議在《霍元甲》這個舞台上加入蘇過去的經典古裝造型(花無缺、五阿哥等等),蘇回應道「做情懷不要連續兩期」,因為「觀眾會不舒服」,非常清醒,也很懂觀眾口味。參考杜組,上次是《情人》做情懷,這次是《第八號當鋪》做情懷,但分數並沒有想像中那麼高。

方方面面的考量,可以說是完全拿捏了這檔綜藝的節奏,最終C位的有力候選人。

7.老鄭組的趣事

老鄭在晚上打電話提到舞台要用私服,被老婆教育說怎麼沒早早聽話,感覺此時的老鄭與舞台上,恍若兩人。

老鄭組全員嘗試蘇格蘭風笛,有人眼冒金星,有人吹出牛叫,表演後更是直接說吹此笛的感覺可以用本首歌的第一句歌詞來形容,即忽然之間天昏地暗。

8.初代哥哥的氛圍

小春這次依然聽不懂規則,最有趣的是他無奈地說怎麼「又跟上次不一樣」。

本以為能夠從第一季里借鑒經驗,結果發現還是得從頭再來。

看著初代哥哥們準備舞台,他們有一段聊天我還挺感慨的。

面對三位已婚已育的隊友時,張雲龍請教成家有子的經驗,並且在節目里提到希望自己能有個家,有個孩子。

這些話在第一季時,言承旭也說過。

好像很多男人到了三十多,理想與他們都有相似之處。

9.Ron的頑皮細胞

還記得Ron剛遇見五條人小哥的時候,就表現出了欣賞的態度,並表現自己是粉絲。

後來看了節目慢慢發現,他倆本質還真的挺像。

都有點小孩子那種頑皮,綜藝感不錯。

當Ron和小哥握手唱起「有情有義好兄弟」時,鏡頭下一秒就給到了大唐雙龍的另外一條龍。

另外舞台上Ron有個動作好像難度挺高,感覺小腿和地面的角度已經小於45度了,但卻沒有摔倒。在表演後談及學閩南話唱歌,Ron表示自己不會拼音,只能用粵語來標註,還現場拿出一份只有自己能看懂的歌詞單子。

提到「煮碗面給你吃」後,觀眾對他重複了這句話,Ron直接表示「你做面給我吃?來吧,來」,現場互動氛圍很不錯。

骨子裡的頑皮細胞藏不住了。

對比了一下哥哥和姐姐的舞台,除了節目組的偏心之外,似乎在想法上也有不同。

哥哥們是一邊比賽,一邊總結經驗,然後研究觀眾的喜好。

姐姐們似乎更多的只想單純做好舞台,觀眾投票就「管他呢」。

哥哥們則是希望在舞台之外,研究出一套針對觀眾們的必勝法。

姐姐們是只要自己表現得足夠好,那麼自然會獲得觀眾的投票。

所以在分數出來後,哥哥們都會腦中過一遍,什麼是觀眾偏好的,什麼是觀眾無感的,什麼是觀眾厭棄的。

像粵語和閩南話,就是不如普通話有優勢,VanNess組的英語歌也是如此。

若是沒有強大的隊內人氣盤支撐,或者熟悉度極高的大合唱歌曲,那麼普通話就是最好的選擇,安全係數也更高。

最後的個人喜愛度排名部分,雖然彎彎繞繞搞了很多規則和加減分,但最終走的人剛好還是排名最末的31和32,這個「雙倫」組合只打卡了兩次演唱會,就「暫別」舞台了。

第一梯隊里初代哥哥們實力依舊強勁,陳小春和張智霖在TOP5,李承鉉第7,張雲龍17。上一季選的滾燙家族一共17人,這次張雲龍依然卡位在17,意外的巧合。

除了初代,第二季中最受觀眾喜愛,也是最可能走到總決賽核心位置的哥哥們,第一梯隊的陣容已經非常明朗。

蘇、潘、任、VanNess、克群、阿岳和老鄭。

當然,最終的家族人數絕不會這麼少。

老鄭這次是吃了簡單舞台的虧,排名僅在13,但後續肯定能升上來的,否則大陸和港台的實力相差就過於懸殊了。

現在這個榜單上的人,如果後續沒有特別出彩的表現和特別出圈的舞台,排在20名之後的基本上沒有太大希望了,逆風翻盤是超小概率事件,只是第幾次演唱會被淘汰的區別而已。

吳建豪在採訪里說的話,可以說一語道破節目的本質。

好玩且殘酷。

笑點是真的有,氛圍也很有趣好玩。

但人氣至上的比賽,就是這麼殘酷。

哥哥們更想做到的是呈現好看的舞台,成團或是成什麼家族對他們而言意義不大,對觀眾來說其實意義也不大。

所以與其糾結於淘汰了誰,不如記住他們留下的舞台便好。

若能再添上幾首可以未來單曲循環的新歌,那自然是極好。

文/葉秋臣

———————

—本文著作權歸原作者(@葉秋臣)所有,商業轉載請聯繫作者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註明出處—抄襲必究—歡迎轉發評論—

#披荊斬棘##披荊斬棘的哥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