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口上頭的冰淇淋 只有「網紅」才香嘛?

圖集

酷愛冰淇淋的翻譯君突然發現,實現「冰淇淋自由」越來越難了。看了便利店冰柜上的那一排價簽和電商APP里的價格發現,除了難以實現的「冰淇淋自由」,還伴有口味「選擇困難症」:東北鐵鍋燉、長沙臭豆腐、揚州炒飯、石鍋拌飯、螃蟹肥了、海苔肉絲……翻譯君有點兒懵:這是準備開席了嗎?

在便利店的冰櫃前輾轉半天,翻譯君咬了咬牙,決定試試18塊錢一根的「網紅」絲絨可可雪糕。看看它為什麼這麼貴?

鐵鍋燉、臭豆腐、蔥爆牛奶……怪味雪糕成網紅(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網紅雪糕」,挺貴的

價格,體現在「加料」上。東北鐵鍋燉、揚州炒飯、螃蟹肥了……網紅雪糕的原材料突破了水、白砂糖、奶製品等傳統原料的限制,加入了肉鬆、胡蘿蔔,再撒點兒蔥花,嗯,有內味兒了……

這股味兒藉助互聯網的風,吹火了冰淇淋行業。其實,回想這幾年的「網紅」冰淇淋,從烏雲冰淇淋、椰子灰,到須盡歡、鍾薛高,雖然每一年的主角不同,但相同的是,產品的口味、造型、IP還有明星代言,總能成為消費者「種草」的理由。

「不知道為什麼,就突然火了。」一時間,主播帶貨、博主推薦、跨界聯名……有了大數據的加持,進階版「網紅」的市場推廣,結合了線上直播、口碑營銷、線下終端活動等多種營銷方式,總之,如果你是被定位到的消費群體,總有一個渠道能夠覆蓋到你,所以,這筆推廣費自然是少不了的。

以前,初階版的「網紅」雪糕冰淇淋還僅僅是在門店,它們大多出現在某地的美食攻略,必吃排行榜,打卡「聖地」中,而進階版「網紅」則受益於線上渠道,加上成本高昂又沒法省錢的冷鏈物流,所以,「網紅」雪糕冰淇淋的價格就變高了。

現在,市面上的「網紅」雪糕單價動輒超過10元,還有的高達66元,實力「勸退」了一部分消費者。

有不少人抱有這樣的心態:「雖然十幾塊錢也不是很多,但是感覺買個雪糕有點兒不值」;還有的是「打個卡拍個照就ok了,回不回購還要看緣分咯。」

「勸退」的不止價格

價貴的背後,是否真正貨真價實,讓消費者放心食用呢?

之前的椰子灰冰淇淋就曝出成分的爭議問題;奧雪雙黃蛋雪糕多次抽檢不合格被點名,於是,「網紅」就涼了……

還有今年大熱的鐘薛高。企查查數據顯示,鍾薛高食品(上海)有限公司在2019年4月和8月收到黃浦區市場監管局和嘉定區市場監管局的行政處罰,罰款分別是6000元和3000元,處罰事由為發布虛假廣告:

釀紅提•雪糕宣傳的是「不含一粒蔗糖或代糖,果糖帶來馥郁的香氣,只選用吐魯番盆地核心葡萄種植區特級紅提,零添加,清甜不膩」,而實際上經檢驗為散裝/一級。

老樹北抹茶•雪糕宣傳的是「鍾薛高榮譽原創只選用日本藪北茶,純手工研磨,完全不同三種抹茶風味融於一體,零添加,不甜不齁不膩」,而實際上則是採用鳩坑、龍井、藪北樹等多種品種的茶樹鮮葉製成……

如果高調宣傳自家的原材料有多好,那是不是應該經得起檢驗?如果想要樹立品牌形象,留住消費者,是不是應該更加誠信一些?在標榜自己的同時,如此貨不對板,賣著高價,用著普通雪糕的原料,「網紅」要靠什麼走向「長紅」呢?

三分天下 市場很大

2020年6月7日,上海,大白兔線下冷飲快閃店近日登陸南京路步行街。(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曾經,我們的童年是小豆冰棍、雪人、奶磚,要是能吃上袋兒淋或者火炬冰淇淋,能美一天。後來,我們的選擇多了,吃的也越來越好,而這些回憶里的味道,彷彿有種魔力,能讓你在頂著大太陽的時候想起它。

Ice的世界,Cream也挺難的。在二十多年的競爭與發展中,中國冰淇淋市場規模不斷攀升。中國飲食行業協會調查數據顯示,2014年,中國冰淇淋市場規模僅有708億元,2019年則迅速增至近1380億元,中國冰淇淋市場規模穩居全球第一。

目前,冰淇淋市場已形成「三分天下」的局面:八喜、和路雪、雀巢等品牌佔領中高端市場,佔比約25%;國產蒙牛、伊利為代表的乳企佔據中端市場,約佔45%;還有區域性老牌冰淇淋企業,定位中低端,約佔30%。除去各大品牌已經佔有的份額,每年還有很多以顏值、健康或體驗為賣點的網紅產品來搶佔市場,未來,冰淇淋市場的競爭將更加激烈。

儘管消費總量居全球第一,但冰淇淋的人均消費水平明顯低於歐美成熟市場國家和世界平均水平。可見,中國冰淇淋市場還有更大的潛在發展空間。

冰淇淋不止是降溫利器了

2020年6月17日,在杭州一家商城內拍攝到的國酒冰淇淋快閃店內用各類名白酒做成的特色冰淇淋。(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市場的增長,在於邊界的逐漸消失。正如冰淇淋身上原有的標籤:「夏日專屬」、「消暑降溫」……如今正在逐漸弱化。

「四季流行」——冰淇淋打破了銷售季節的限制,成為四季流行的日常甜品。根據凱度消費者指數發布的數據,2017到2019年,冰淇淋在春節期間的居家消費佔比均不到25%,而在今年春節期間,這一數字迅速提升到37%。

「零食化」——當你把冰淇淋看作是一種零食的時候,就意味著它可以出現在任何時間、任何地點:打卡拍照、追劇、在辦公室點外賣、為家裡囤貨……

「享受型食品」——滿足更多的情感和社交需求。近年來,冰淇淋的附加屬性呈現多樣化,它不再是冷飲的替代品,而是一種能帶來快樂和幸福感的享受型食品。

小身材大能量,冰淇淋這個本來不太起眼的產品,如今已具有千億元的市場規模,成為消費市場的一抹亮色。但是如何贏得年輕一代消費者的心,企業在保證產品品質的同時,還需要更多的新意、創意和誠意。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三低」、便宜大碗也挺香的

翻譯君一邊吃著這根18塊錢的雪糕,一邊看了看配料表和熱量表,它的主要成分(配料表第一位)是稀奶油,熱量是901千焦/100g,果然,在口感翻倍的同時熱量也翻倍了。

其實,吃冰淇淋總是有負罪感的,不吃忍不住,吃了又怕胖。在大健康的趨勢下,越來越多消費者會關注食品飲料的成分以及熱量,尤其是糖分佔比。

針對這種情況,不少品牌已開始布局低脂、低卡、低糖冰淇淋,「三低」冰淇淋主要是不使用白砂糖或降低原料中的糖分;在成分方面,使用生牛乳或牛乳、酸奶,甚至是植物基冰淇淋。

當翻譯君還想再吃第二根的時候,有點兒猶豫了,翻翻冰櫃,嘴裡嘟囔了一句,拿起雙棒雪糕,「還是回憶一下小時候的味道吧。」

畢竟,一口上頭的冰淇淋,就是讓人舒服、又甜兮兮的。不說了,翻譯君又默默地下單了1.1kg的大桶冰淇淋。(【財經翻譯官】高暢/文)

責任編輯: 劉緒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