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兒誤吞玩具,媽媽卻被送進醫院急救,掌握正確的急救措施很重要

不知道大家平常有沒有注意到很多咿呀學語的小孩子都特別喜歡將東西放進嘴裡,彷彿是想用嘴開啟新世界的大門。

其實,孩子們天生就喜歡用嘴探索世界,但是與此同時孩子們有面臨著吞食異物的風險。

近日,家住廣州的張女士的女兒在玩玩具時一不留神,就讓1歲的女兒將一個玩具的小零件放進嘴裡。眼看著女兒就要將小零件吞下,張女士急忙上前,打算用手將玩具摳出。

但是讓張女士著急的是不管自己怎麼說女兒愣是不願意將嘴張開,情急之下張女士就打算採取嘴對嘴的方式,也就是張女士用自己的嘴從女兒口中吸出玩具零件,從而避免女兒將零件誤食。可誰知道張女士在為女兒吸零件的時候用力過猛,玩具一下就「躥」到張女士的氣管里,險些造成窒息。

事發當天,張女士正在家看電視,剛滿1歲的女兒彤彤在一旁玩著洋娃娃。這時,彤彤把一個玩具零件拿起來就往嘴裡塞!張女士急忙跑過去,發現玩具已經卡在女兒喉嚨入口處。慌忙之下的張女士立即打算嘴對嘴的用力吸氣,試圖將玩具從女兒口中吸出來。

由於用力過猛,在張女士吸出玩具的一瞬間,玩具順著氣流反而進入到了張女士的氣道,張女士被緊急送往醫院救治。半小時後,這意外吸入的玩具零件才被取了出來,張女士自那以後就再也不將一些小東西給女兒玩了,畢竟險些造成的閃失確實將張女士嚇得夠嗆。

還有另外一則類似的新聞說的是山東有一個小男孩誤吞火鹼,險些丟失了性命。首先先給大家普及一下有關火鹼的常識,火鹼的學名稱為氫氧化鈉,是一種具有很強腐蝕性的片狀或者塊狀物,而且它溶於水加熱會變成鹼性溶液。這樣說來,山東誤食火鹼的小男孩可真的可以說成是「死裡逃生」啊!

其實,由於兒童好動的天性,難免會出現類似的問題。那麼,家長們應該如何避免孩子由於誤吞造成的意外呢?

1.誤吞腐蝕性異物

很多家長在孩子誤吞東西時都會選擇催吐這種方式來處理,但是如果孩子誤吞的是腐蝕性異物的話,就千萬不能採取這種方式。

因為,孩子在誤食這種東西之後本身就會對胃等造成傷害,如果再進行強行催吐,只會對孩子進行再次傷害。

所以,在孩子誤吞鹼性腐蝕物後應該食醋等酸性東西,反之則給孩子喝生蛋清等鹼性水。之後一定要及時將孩子送往醫院。

2.誤吞異物

誤吞異物分為尖銳物與光滑且無棱的東西。如果您家孩子誤吞畢竟尖銳物體的話一定要及時送往醫院。

如果孩子是將表面光滑且無棱的東西吞食之後並已到達胃部的話,家長應該儘可能多的喂孩子吃一些富含纖維的食品,例如:韭菜、芹菜等,並在寶寶排便後看看異物是否已經被排出體內,如果三天之內沒有被排出的話,家長們就一定要帶孩子去醫院檢查。

3.誤服藥物

還有的寶寶會將藥物不小心服用,這個時候家長們千萬不要著急,而是要判斷孩子服用的是什麼藥物,並記清楚服用的時間和服用的量,這樣才能夠為醫生診治提供幫助。

如果您已經知道寶寶服用的藥物並且知道該藥物不會對人體造成大的傷害的話就可以讓寶寶喝一些牛奶,從而降低葯的藥性。

4.誤服乾燥劑

一般我們常見的食品乾燥劑大致被分為4種:硅膠乾燥劑、生石灰乾燥劑、氯化鈣乾燥劑和三氧化二鐵乾燥劑。硅膠乾燥劑一般不會給寶寶的腸胃等造成傷害,而且它會隨著大便被排出體外,但是在誤食它之後寶寶可能就出現頭暈等癥狀。

生石灰乾燥劑有很強的腐蝕性,如果寶寶誤食之後家長們應該立即給孩子服用一些生蛋清等來稀釋鹼性。氯化鈣乾燥劑對身體的傷害也比較小,一般多喝水稀釋一下就可以了。最後假如孩子誤服了三氧化二鐵乾燥劑並且量比較少的話家長也不用過於擔心,但假如孩子出現腹痛等癥狀,家長們可一定要儘快將孩子送去醫院。

5.燒,燙傷

說起孩子被燒傷、燙傷一般被分為三種,第一種就是輕微的燙傷,這個時候家長可以用冷水給孩子局部沖洗10~20分鐘左右。

第二種情況就屬於燙傷較為嚴重,一般會在表面起膿包或者出現皮膚裂傷等,這個時候家長一定要避免用水沖洗,也不能將膿包弄破皮,而是應該用溫毛巾或者冰袋進行局部降溫等。

最後是化學物引起的燙傷,發生這種情況的話,家長們切忌用冷水沖洗也不能在傷口處塗抹牙膏等軟狀膏體,而是應該注意傷口保暖並及時將孩子送往醫院。

6.骨折

有的小孩子畢竟頑皮,總是會在不經意間摔倒。假如孩子在摔倒之後出現疼痛難忍,或者有明顯的腫脹或者畸形等,一般都可以斷定為骨折。

一般情況下,如果出現兒童骨折,且伴有出血狀況則首先要止血,其次再用乾淨的繃帶包紮傷口,最後應該找東西將骨折的地方固定起來,並將孩子送往醫院治療。

不知道您家的孩子是否曾經也誤食過其他東西,也不知道您是否已經掌握了以上幾點緊急救助的方法?最後,衷心的希望您的孩子可以平安、健康的長大。#0-6歲孩子育兒經##清風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