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贇說 | 2021年終總結——國際篇(下)

其實缺乏集團優勢導致缺乏續航力的不止日本隊,蘇卡姆約/吉迪恩戴資穎都有這樣的問題。這兩組選手個人天賦和絕對實力毋庸置疑,但是缺乏日常高強度高壓迫性的對抗,會讓他們的心理沒有那麼堅強。公開賽大殺四方,能夠輕易把比賽帶到自己舒服的節奏中,但是一到重大比賽,只要對手打得有韌性一些,場面不能馬上站到有利於自己時,「小黃人」和戴資穎的心態很容易出現問題,具體表現就是急於求成,失誤不斷,且都是非受迫性的失誤。

我相信很多隊伍和隊員都意識到了這一點,但是多少都有些無奈,因為從現在的情況來看,好像沒有哪一支隊伍具備了建立集團優勢、打造內部高質量高強度對抗的條件。從這個角度來看,一定要說說我認為今年國際羽壇最大的亮點,「安賽龍訓練營」的事。

安賽龍單純在丹麥隊內部很難得到能給他足夠壓力的訓練氛圍,所以他組建了自己的訓練團隊,而且團隊中的運動員來自不同的國家,打法各異,這就讓內部對抗更多樣且更接近實戰。他們具體的訓練模式我不知道,但是從年末駱健佑的強勢表現可以看出,這個訓練團隊的效果已經體現出來了。

我覺得安賽龍很聰明,首先他明白集團優勢的作用,其次他敢於毫無保留地面對他的團隊成員們,即便導致他在年末輸給駱健佑,也沒有看到他惱羞成怒的樣子,反而在社交軟體上公開表示盼望駱健佑趕緊回到訓練團隊。敢於把自己的底牌亮出來,讓別人打敗自己,在這個過程中完成進步、提升,甚至蛻變,安賽龍的做法很大膽也很聰明,2021年他的表現已經足夠驚艷,如果他的這種訓練模式能繼續保持下去,我覺得2022年他的表現會更讓人震驚。

最後說說我對2022的期望。當今羽壇的競爭更加激烈,但是我覺得有點不夠精彩,原因就是每個項目大部分一流選手的打法都太過於接近,比如男單打防反的為主,男雙基本都是打中前場速度。運動員去模仿此前成功的打法,去模仿自己偶像的風格沒有錯,但一定要結合自己的實際,打出自己的特點,如果都往一個方向走,不僅會降低比賽的觀賞性,也會導致運動員的個性天賦得不到發揮。所以特別希望在新的一年,世界羽壇能夠更多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