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特爾投資12家創業公司 2018年投資總額超1.15億美元

5月8日,英特爾在其投資全球峰會上宣布向12家創業公司投資超過7200萬美元。加上本次的投資,2018年英特爾的投資總額已超過1.15億美元。

這12家創業公司來自人工智慧、雲與物聯網以及晶元技術三大領域。其中包括了三家來自中國的公司,它們分別是:無晶圓廠半導體公司樂鑫、容器服務和企業級PaaS領域初創公司靈雀雲、視覺感知產品與方案提供商瑞為技術。

這些新加入英特爾投資組合的創業公司目前專註的應用場景包括:

—基於人工智慧的對話式計算,可加速虛擬助理的設計;

—可感知情境的應用程序,可提升用戶在體育場、主題公園、酒店甚至醫院的體驗;

—可將機器學習能力帶到移動設備端的新處理器等。

英特爾高級副總裁兼英特爾投資總裁畢聞德(Wendell Brooks)表示:「這些新的創新公司充分展現了英特爾以數據為中心的發展戰略。它們正在塑造著人工智慧的未來、雲計算的未來、物聯網的未來以及晶元技術的未來。」

畢聞德還指出,這批新投資也體現了英特爾投資的新戰略,即加大單筆投資金額。他表示:「無論是從提供英特爾技術、向我們的全球合作夥伴引薦、到為其提供工程技術資源,我們都在全力幫助這些創業公司取得更大的成功。」

在現場,畢聞德分享了一組數據,2017年英特爾對創業公司的投資總額中,有三分之二是在美國之外。

一名被投公司的創始人在現場告訴界面新聞記者,之所以選擇英特爾,主要看中了其在人工智慧領域上的優勢。「我們可以藉助英特爾在人工智慧以及5G上的領先技術,研發更智能、多用途且高性價比的高性能解決方案。」

去年10月,英特爾投資了15家創業公司,總金額超過6000萬美元,涵蓋人工智慧、網路安全和自主機器等多個領域,其中便包括中國的人工智慧晶元創業公司地平線科技。

值得一提的是,自1998年開始在中國投資以來,英特爾投資了超過140家中國技術公司,總額超過19億美元,其中近40家公司已上市或被收購。而對英特爾來說,重點投資領域包括了人工智慧、無人駕駛技術、虛擬現實技術、5G、雲計算、大數據分析等。

與此同時,在本屆英特爾投資全球峰會上,NBA和英特爾投資宣布推出一項針對體育和娛樂產業的「NBA+英特爾投資」創新計劃。該計劃將挖掘那些影響未來NBA、體育和娛樂的科技公司,並在這些公司的創建和發展過程中給予大力支持。

畢聞德表示,「由於體育數字化和數據的爆髮式增長,過去5年出現的技術顛覆比之前70年加起來還要多」。儘管如此,他認為,現在的創新也只是冰山一角,隨著5G網路的部署和人工智慧的不斷提升,沉浸式和實時體驗將得以實現。

此外,英特爾投資還宣布,已經提前兩年半完成了2015年制定的多元化投資目標——「投資1.25億美元以支持女性和少數族裔主導的創業公司」。

以下是此次英特爾投資新宣布的12家投資組合公司的簡介:

人工智慧:

Avaamo(美國加州洛斯阿圖斯):是一家深度學習軟體公司,致力於對話式計算界面的開發,以解決企業具體的關鍵問題。Avaamo正在開發的人工智慧基礎性技術,集合了神經網路、語音合成和深度學習等廣泛領域,讓企業級的對話式計算成為現實。

Fictiv(美國加州舊金山):正在降低製造的門檻,革新硬體團隊設計、開發和交付實物產品的方式。其虛擬製造平台將智能工作流程及協作軟體與Fictiv精選的全球製造商網路整合起來。從原型製作到生產,Fictiv幫助硬體團隊提高工作效率,更快速地把產品推向市場。

Gamalon(美國馬薩諸塞州劍橋):正在引領機器學習的下一波浪潮,它的人工智慧平台,可以訓練計算機學會自己思考。Gamalon的Idea Learning技術可以對客戶信息和其他形式的數據進行精確、可編輯且可解釋的處理。Gamalon的系統有更快的學習速度,易於擴展到特定領域,完全可審核,並且能夠理解複雜性和細微差別。它可用於構建自由形式的文本,例如問卷調查、聊天記錄、故障單等。

瑞為技術(中國廈門):是業界領先的視覺感知產品與方案提供商之一。瑞為專註於視覺感知技術的研究,在機器學習與計算機視覺領域擁有多項核心專利技術。公司具有豐富的產品設計與交付能力,在智慧零售、智能家電、智能安防等領域均已實現規模產品應用。

Syntiant(美國加州爾灣):是一家人工智慧半導體公司,正在加速機器學習從雲到邊緣設備的變革。該公司的神經決策處理器融合了深度學習與半導體設計,為使用電池的設備始終在線提供高效率、超低功耗的模擬神經計算,包括手機、可穿戴設備、智能感測器和無人機等。

雲和物聯網:

靈雀雲(中國北京):是容器服務和企業級PaaS領域的領軍企業,致力於幫助企業IT在數字化時代獲得持續創新的核心能力。通過幫助企業構建基於容器技術的PaaS平台,快速構建雲原生應用,落地DevOps最佳實踐,實現企業客戶的應用架構現代化和開發流程敏捷化。目前,靈雀雲正在幫助金融、製造、能源、航空、汽車等領域的企業客戶順利實現數字化轉型。

CloudGenix(美國加州聖克拉拉):是軟體定義廣域網(SD-WAN)領域的領導者,將傳統硬體廣域網轉型成基於軟體的應用定義的網路。利用CloudGenix軟體,客戶可以通過高性能和高安全性的寬頻網路,把雲、統一通信和數據中心應用部署到遠程辦公。CloudGenix為客戶節約了高達70%的廣域網成本,改善了應用程序的用戶體驗,並且將應用程序和網路穩定運行時間提高超過10倍。

樂鑫(中國上海):是一家全球化的無晶圓廠半導體公司,在無線計算技術領域深耕細耘,致力於為物聯網研發更智能、多用途且高性價比的高性能解決方案。樂鑫研發的Wi-Fi+BT/BLE雙模系統晶元(SoC)以極具競爭力的價格被廣泛地用於平板電腦、攝像頭、可穿戴和智能家居設備等各種物聯網產品中。

VenueNext(美國加州聖克拉拉):正在變革人們在各種場所的體驗方式——從體育場、音樂廳到酒店和醫院。其智能場所平台將場所獨立的運營系統連接到一起,讓用戶能夠通過智能手機無縫地使用該場所提供的服務,同時可以為這些場所提供實時的數據分析和洞察,推動業務變革。其客戶包括:李維斯體育館、洋基體育館、美國銀行體育館、安利中心、丘吉爾圓馬場和聖盧克衛生系統。

晶元技術:

Lyncean Technologies(美國加州弗萊蒙特):成立於2001年,致力於開發緊湊光源(CLS),一種微型同步加速器X射線源。通過把尺寸微縮200倍,這個緊湊光源能夠把一個用於同步加速器質量試驗的機器,從體育館大小縮小到房間大小。Lyncean的最新研發成果是一個基於相干光子生成的新型EUV源,它是一個緊湊的電子存儲環,專為大批量製造半導體光刻而設計。

Movellus(美國加州聖何塞):開發的半導體技術可以讓數字化工具能夠自動創建和實現以前只有定製模擬設計才能實現的功能。通過使用數字化設計,Movellus提高了為系統晶元(SoC)創建和布局模擬電路的效率,從而實現了設計時間更短、合格良率更快、晶片尺寸更小以及故障率更低。Movellus的客戶包括人工智慧、網路和FPGA領域的半導體和系統公司。

SiFive(美國加州聖馬特奧):是基於RISC-V指令集架構的可迅速上市的處理器內核IP的領先供應商。SiFive由RISC-V的發明者創立,並由行業資深人士組成的團隊領導,SoC系統設計人員可以使用SiFive的技術來開發可定製的開放式架構處理器內核,從而縮短產品上市時間和減少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