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祖是黃帝,老師是孔子,弟子有子思和吳起~曾子和曾氏的溯源



一、曾子簡介

曾參,字子輿,生於周敬王十五年(公元前505年),是儒家學派的重要代表人物,「儒門五聖」之一,後世尊為"宗聖"。

曾參十六歲拜孔子為師。孔子去世前,把自己的孫子子思託付給曾子教導。孔子去世後,曾子結茅守墓,為老師守孝三年,三年之內不離墓地,斷絕一切娛樂活動。

曾子倡導"孝恕忠信",做到了連小孩子也不欺騙。有一次,曾子的兒子羨慕鄰居家的孩子吃豬肉,曾子的夫人就哄他:「回去就把家裡的豬殺了,讓你也吃上豬肉。」

回到家,曾子馬上讓人把家裡的豬真的殺了,做豬肉給孩子吃。妻子不理解,曾子解釋說:「對小孩子也要說一是一。一定要說到做到,否則他長大以後,也不會誠實做人了。」

"修齊治平"是曾子提出來的,"內省慎獨"、"以孝為本"也是曾子提出來的。他參與編製的《論語》、撰寫的《大學》、《孝經》,流傳了兩千多年,直到今天。

曾子的學生也很厲害。文有子思,是儒家思想的傳人;武有吳起,是戰國初期的政治家和軍事家,被人們稱為當時的「一代戰神」。

二、曾子的父親曾點,也是孔子「72賢弟子」​,父子同師孔門。

曾子的父親叫曾點,字晳,孔子72賢士之一(據說這72人全都精通六藝),東漢時就受到朝廷的祭祀,在唐宋兩朝,曾點被朝廷多次加封。在《論語》中,有一篇孔子問學生們志向的文章,被公認是整個論語最優美的一段文字。

「孔子曰:『言爾志』。點曰:『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風乎舞雩,詠而歸』。孔子喟爾嘆曰:『吾與點也!』」

老師讓學生們談理想,曾點說:「我的理想是,在那暮春三月,穿上春衣,約上五六個成人、六七個小孩子,在沂水裡洗澡,然後在舞雩台上吹吹風,一路唱著歌歸家而去。」

孔子聽了,欣然長嘆到:「我和曾點的志向是一樣的!」

簡樸歸真,天下為仁,這就是曾點的志向。

三、曾姓的由來~曾氏也是黃帝的子孫。

《史記》中記敘到,黃帝的第25個兒子叫昌意,昌意生了顓頊帝,顓頊帝生了鯀,鯀是大禹王的父親。

大禹的兒子叫啟,他建立了中國歷史上第一個世襲王朝,國號是夏,建都陽城,在現在的河南登封縣。

啟生仲康,康生帝相,相生少康。夏王少康封自己的第二個兒子曲烈為甑子之爵,在封地甑處(今山東臨沂的郯城和蒼山一帶)建立了鄫國,為鄫國的開始。古以封地為姓,曲烈便從此姓鄫了。

鄫國延續了1500到2000年左右的漫長歲月,歷經夏、商、周,直到春秋時代,在公元前567年,鄫國被莒國所滅,太子鄫巫出奔到魯國南武城定居。

從此,鄫巫的後代用"鄫"為氏,除去了邑旁(阝),表示離開故城,不忘先祖,稱為"曾",這就是曾姓的發源。後來,曾氏都尊鄫巫為曾氏第一世祖。

而鄫巫的玄孫,正是曾子。

「往事越千年」,今記敘之,以表對曾子這位偉大先哲的敬仰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