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媒:伊朗正被迫進一步降低其本已便宜的原油價格,以便同俄羅斯競爭中國市場

【文/觀察者網 熊超然】據美媒彭博社當地時間7月3日報道,隨著自己最重要盟友(俄羅斯)在關鍵的中國市場的地位正日益鞏固,伊朗正被迫進一步降低其本已便宜的原油價格,以便同俄羅斯競爭中國市場。

報道稱,隨著俄羅斯在俄烏衝突後尋求維持原油出口量,中國已成為俄羅斯石油的一個重要目的地。而由於美國的制裁,伊朗原油運輸受到嚴重限制,種種因素導致該國在中國這個為數不多剩餘市場之一的競爭加劇。

彭博社報道截圖

據報道,今年5月,俄羅斯對中國的原油出口量飆升至了創紀錄水平,並取代沙烏地阿拉伯,成為全球最大原油進口國中國的最大供應國。

中國海關總署發布的數據顯示,今年5月,中國從俄羅斯進口石油達到創紀錄水平的842萬噸,較上月增加28%,比去年同期增長55%。

中國5月從俄羅斯進口原油總量超過沙特 海關總署數據查詢網站截圖

伊朗在降低油價以保持在中國市場的競爭力之際,也仍然保持著強勁的石油出口量,部分原因可能是中國逐步放鬆了一定的防疫防控限制措施後,消費需求上升。

「伊朗和俄羅斯石油之間的唯一競爭可能最終在中國市場展開,這對北京而言完全有利。」新加坡能源諮詢公司Vanda Insights創始人哈里(Vandana Hari)分析認為,這一情況也可能讓海灣地區的產油國感到不安,因為他們寶貴的市場被大幅降價的原油所佔據。

彭博社稱,自2020年年底以來,中國官方數據列出的伊朗原油進口量只有三個月的數據,包括今年1月和5月。而第三方數據則顯示,原油供應穩定。

大宗商品數據分析公司Kpler的數據顯示,在4月略有下降後,5月和6月的日均進口量超過了70萬桶。不過,另一家行業諮詢公司FGE則表示,俄羅斯烏拉爾原油已取代了一部分伊朗原油。

資料圖:位於伊朗東南部阿巴斯港的波斯灣之星(Persian Gulf Star)煉油廠

交易員們表示,伊朗原油的價格已經比布倫特原油期貨價格每桶低近10美元,與擬定於8月抵達中國市場的烏拉爾原油價格持平。

報道還稱,中國的獨立民營煉油廠是俄羅斯和伊朗原油的主要買家,廉價的供應很重要,因為它們與國有煉油企業不同,受到燃料出口規則的限制。

貿易商還表示,來自東部港口科茲米諾的俄羅斯ESPO原油含硫量較低且質量較高,比伊朗石油價格更貴,但仍比來自中東的同類原油便宜,中國也願意接受這樣的折扣石油。

Kpler的高級石油分析師表示,相比之下,西非是石油產業受到衝擊最為嚴重的地區之一,尤其是來自安哥拉加彭和剛果(金)的供應。上個月,西非的日均石油出口量為64.2萬桶,是自2013年11月以來的最低水平。

本文系觀察者網獨家稿件,未經授權,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