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向街行業解讀》利潤新高?雙碳背景下鋼鐵行業迎新機遇

二,認識鋼鐵行業


鋼鐵行業是以從事黑色金屬礦物採選和黑色金屬冶煉加工等工業生產活動為主的工業行業,包括金屬鐵、鉻、錳等的礦物採選業、煉鐵業、鍊鋼業、鋼加工業、鐵合金冶煉業、鋼絲及其製品業等細分行業,是國家重要的原材料工業之一。

三,行業現狀




1.2011年前鋼鐵行業迎來擴產周期,2011年後鋼鐵產能過剩致利潤下行

2011年前鋼材市場的巨大需求推動了鋼鐵產能的擴張,2002 年鋼鐵產能利用率高達 92.4%,而 2003 年國務院 18 號文件提出將房地產列為「支柱產業」,刺激了鋼鐵產能加快擴張。

2011 年人口撫養比出現拐點,國內需求增速開始放緩,人口紅利逐漸消退。而此時鋼鐵產能仍處於高位,產能過剩的問題便開始顯現。從 2011 年下半年開始,鋼鐵產能利用率快速下降,從2011年的81%下降至2015年的67%,產能過剩的問題愈演愈烈,而鋼材價格也進入了下行通道。隨著鋼價的斷崖式下降,鋼鐵企業利潤大幅收縮。2015 年鋼鐵行業更是出現全面虧損,全國重點鋼鐵企業利潤為-645 億元,虧損企業超 2200 家,鋼鐵行業遇到了「越產越虧」的難題。


2.供給側改革初見成效

總體來看,隨著供給側改革的落實,鋼鐵行業產能過剩狀況逐漸緩解,落後產能逐步出清,供給結構逐漸優化。去產能方面,到 2018 年底,已提前完成「十三五」確定的鋼鐵去產能 1.5 億噸的上限指標,該階段主要去的是地條鋼產能。

3.「減碳」成鋼鐵行業主題

從「十三五」時期開始,鋼鐵行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措施不斷完善和深化。從嚴禁新增冶煉產能,到暫停產能置換和項目備案,再到「雙碳」時期提出的去產量,鋼鐵行業實現從「去產能」到「產能產量雙控」的政策延續,推動「十四五」時期供給側改革進一步深化。同時,2021 年 12 月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儘早實現能耗「雙控」向碳排放總量和強度「雙控」轉變,加快形成減污降碳的激勵約束機制。以上政策均是宏觀調控思路的一脈相承,預計未來鋼鐵行業將圍繞「減碳」目標發生一系列變化。



四,投資策略


鋼鐵行業有四類賽道值得關注,

一是受鋼鐵行業兼并重組加速,產能集中度和區域集中度提高的普鋼企業;

二是特鋼領域市佔份額較大,並形成一定規模優勢的企業;

三是受益於能源需求高增速和核電景氣需求的高端不鏽鋼廠商;

四是受益於航天軍工景氣需求的高溫合金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