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教精品 | 基金投資ABC:長期來看股票類資產是收益較高的投資品種

經過20多年的發展,我國公募基金行業迎來了高質量發展的新時代。隨著居民財富的不斷積累,理財需求日益增強,基金投資群體迅猛增長。為了幫助投資者系統掌握基金投資基礎知識,樹立長期投資、價值投資和理性投資的基本理念,上交所投教將聯合相關基金公司持續推出《基金投資ABC》,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在生活中我們通過上班、努力工作來獲得勞動收入,除此之外,我們還可以投資理財來獲得財產性收入,通過投資股票、債券、黃金等資產,一方面使我們勞動積累的收入保值增值,另一方面也獲取投資收益。那麼我們該如何選擇呢?不同類別資產的收益情況是怎麼樣的呢?

國內的證券市場時間較短,我們回顧一下美國1890年至2020年的歷史數據,在這130年間,美國CPI年均上漲2.6%,無論投資於股票、長期國債這類金融資產,還是黃金、原油、或者房地產這類實物資產,都可以跑贏通脹。其中,股票年化收益率最高,達到9.5%,10年期國債為4.7%,黃金、原油、房地產的年化收益率略高於通脹,分別為3.5%、3.0%和3.2%。

股票長期收益率顯著高於其他資產,財富增值效應遙遙領先。1890年將1美元投資於標普綜合指數,2000年將變成3.88萬美元,到了2020年增至12.8萬美元。同樣的1美元投資於10年期國債,2020年只能變成395美元,投資於黃金只有85美元,投資於房地產也只有62美元。

股票的收益來自於企業盈利,而企業盈利又基於經濟的持續發展。美國的歷史數據說明,股票類資產的長期收益率高於其他資產。

投資股票類資產的方式主要有兩個:一是直接買賣股票,二是通過股票型公募基金產品進行投資。對於普通投資者而言,在專業知識、資金數量、時間精力等因素限制下,直接投資股票的風險較大。而公募基金具有專業管理、分散風險、嚴格監管、信息透明等特點,通過股票型公募基金產品,投資者可以用較少的資金參與股票投資,分享社會經濟長期發展的成果。(本期內容由上交所投教基地與易方達投教基地聯合提供)

數據來源:易方達投教基地,OurWorldinData, MeasuringWorth, Robert Shiller, EIA, FRED, CEIC,中金公司研究部;

各資產收益均按1890年為基年折算為定基指數,其中美國股票按照S&P Composite Stock Index+成分股分紅進行折算;10年期美國國債按照10年期國債利息+資本利得進行折算;房價使用的是美國Case-Shiller房價指數;

指數過往表現不預示未來,基金有風險,投資需謹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