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爆時一年開7000家分店,人氣比肩肯德基,為何如今生意慘淡?

當年正新雞排的火爆程度可謂是小吃市場的佼佼者,因為味美價廉一度受到很多人的追捧,購買的人一度排起了長隊。十元一份雞排還贈送一杯酸梅湯的價格很是實惠,加上外焦里嫩的雞排和獨特的調味讓人愛不釋手,正新雞排剛一興起就將毫無特色的大臉雞排擠到了一邊,成為了雞排市場的一霸。後來更是請來了當時《極限挑戰》正當紅的演員黃渤代言,但是幾年過去了,曾經風靡一時的正新雞排怎麼越來越冷清了?

質量衛生太大意、食材不過關

食品類的消費品安全和新鮮是最為重要的,其次才是味道和營銷,一開始正新雞排吃起來味道鮮美,也沒有很油膩,贈送的酸梅湯也很好喝,但是可能是「大火」導致的膨脹,也可能是加盟店的管理不到位,很多顧客反映正新雞排現在是面多糊嘴,雞排的塊頭也越來越小,贈送的飲料也從酸梅湯換成了添加劑勾兌的果汁。套餐的價格也由原來的十元一份漲到了十五元。

更有消費者反映近些年正新雞排所用的雞排大多為冷庫里冰凍的,一點也不新鮮,還有很多加盟店覺得總店提供的雞排價格太貴,所以偷偷換成了價格低廉的雞排;用來炸雞排的油也是反覆利用,很多顧客吃了還伴有嘔吐、腹瀉等不良反應。

味道太單一,產品沒創新

一開始正新雞排生意火爆是因為物美價廉,但是後來物不美了價錢也上去了,還有什麼能吸引顧客的呢?大家也都知道,提到正新雞排,首先想到的就是招牌雞排,後來的正新雞排門店裡多了很多產品,烤肉串、烤魷魚等等,甚至最近有些店鋪還推出了漢堡套餐,但是不是因為價格太貴就是因為味道不好,漢堡是便宜,但是從麵餅到裡面的雞肉都差點意思。也可能是正新本來就主打雞排,雞排質量變了,就產生了「蝴蝶效應」,連帶著其他的產品也「落寞」了。

市場競爭大,可替代性太強

雞排作為小吃的一種有著很強的可替代性,單單是市場上的雞排競爭就有很多,有專門做雞排的大臉雞排、豪大大雞排、以及很多「盜版雞排」,就算沒有雞排競爭市場還會有很多的小吃可以代替,炸雞柳、烤冷麵,甚至臭豆腐都能對正新雞排「將上一軍」,面對這麼強大的競爭市場,正新雞排非但沒有堅持做自己,也沒能創新做自己,甚至還自己「黑」自己的品牌,換原料、抬價格,這樣的企業怎麼能被大眾所接受?

正新雞排發展最旺盛的時期,一年開了7000家分店,一度風頭蓋過了肯德基,但是對於如今的「沒落」,很多網友更是毫不客氣地喊話:「活該!」也是,急於求成缺乏程序化管理,瀕臨關門的正新雞排算是「咎由自取」,要知道,飲食方面缺少哪一味,都不能少了安全這道最重要的關卡,大家對正新雞排這幾年的發展有什麼感觸或者是切身經歷嗎?歡迎大家在評論區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