賽場規則丨一篇文章看懂羽毛球黃、紅、黑牌

這幾天,廣大球友都在為本屆全英賽王適嫻對陣日本奧原希望決勝局17比17時,裁判判罰王適嫻紅牌這件事爭論不休。那麼到底紅牌代表著什麼?黃牌、黑牌又是什麼意思呢?

黃牌

如果羽毛球運動員在比賽進行中,首次觸犯以下規則:故意延誤或中斷比賽進行(如恢復體力、喘息或者接受指導等);比賽期間接受教練指導和擅自離開球場;故意改變或損壞球,以此影響球的速度或飛行;舉止無禮;其他不端行為。裁判員將以黃卡警告犯規球員。

一般來說,如果不是很嚴重的行為不端,在給黃牌之前,裁判員都會先對違規的運動員口頭警告,如果口頭警告過後,運動員還繼續出現同樣或類似的行為不端,那麼,裁判員就會出示黃牌了。當然,如果行為不端比較嚴重,這樣的話,是不會先給口頭警告,而是直接給予黃牌。

2015年印尼雅加達世錦賽,在張楠/趙芸蕾對陣劉成/包宜鑫的混雙決賽中,由於爭奪激烈,包宜鑫多次擦汗被裁判提醒之後,裁判認為其延誤比賽,判罰了她一張黃牌。

紅牌

如 果已經給過黃牌或被警告的運動員再次出現行為不端,那麼就要給予紅牌。所以,一場比賽中,一方運動員因為行為不端被判罰,是不可能出現兩張黃牌的。黃牌過 後,如果還出現行為不端就是紅牌;紅牌過後,如又繼續出現行為不端,則還可以再給紅牌,這時候也就是規則說的「屢犯」了。

在 2015德國公開賽馬琳對陣成池鉉的女單決賽中,馬琳由於拖延比賽,而且回球下網後,沒有第一時間把球給對手,反而轉身在場地上繞圈,被裁判判罰了1張黃 牌1張紅牌。隨後馬琳跟裁判交涉,裁判解釋之後,讓馬琳繼續比賽,馬琳竟然還在場地邊上繞圈。由於不服從裁判判罰,不尊重裁判,裁判再次判罰了她1張紅 牌。最終導致馬琳1-2不敵成池鉉獲得亞軍。

今年全英賽,王適嫻對陣奧原希望的女單決賽中,決勝局王適嫻在14比12領先時咬掉手上的指甲,裁判認為她故意拖延時間,出示黃牌。在17-17平時,王適嫻希望換球,裁判向她出示了紅牌,直接罰掉1分,導致奧原希望以18比17反超,並以21-19拿下了比賽。

黑牌

當裁判員認為某個球員嚴重違規或屢次觸犯比賽規則時,裁判員將向裁判長建議取消該球員比賽資格,裁判員將判給違規球員紅牌並召喚裁判長。

在裁判長決定取消該球員比賽資格時,他將把黑牌交給裁判員,裁判員將以黑牌判該名球員行為不端,並取消其比賽資格(裁判員的衣兜里只有黃、紅牌,黑牌放在裁判長的口袋裡)。

在2013年的加拿大公開賽男雙決賽上,泰國選手伊薩拉毆打隊友瓊吉特,並將其追打至隔壁場地,伊薩拉最終被裁判直接出示黑牌,取消比賽資格,他的搭檔也因此遭受牽連,無緣最後的冠軍。

2012 年奧運會女雙小組賽最後一輪中,韓國女雙河貞恩/金旼貞和印尼波利/焦哈利,因為不想在1/4決賽和于洋/王曉理交鋒,她們都想輸掉比賽。比賽開始後,雙 方故意將球發出底線或直接朝網袋硬打,最終裁判掏出「黑牌」取消了兩組隊員的比賽資格。最後,雙方球員意識到事態嚴重,紛紛「求饒」,裁判長才宣布撤回處 罰,比賽繼續進行。

本文系愛羽客羽毛球網原創,未經允許嚴禁轉載!

更多資訊請下載愛羽客APP或關注愛羽客微信公眾號

微信號:aiyukeyumaoqiu

每天一手新鮮資訊 羽壇新聞八卦應有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