瓜地馬拉:瑪雅人的樂園,曾經的上帝之城,如今發展得怎樣了?

曾經的上帝之城、瑪雅人的樂園,如今卻成為了罪惡之都、混亂不堪,瓜地馬拉究竟是個怎樣的國家,今天今天就讓球哥帶大家了解了解!

瓜地馬拉全稱瓜地馬拉共和國,是中美洲的一個ZT共和制國家,位於北美洲大陸的南部,與墨西哥貝里斯宏都拉斯薩爾瓦多接壤,全國總面積10.89萬平方公里,三分之二為山地和高原,主要城市多分布在南部的山間盆地,其北部的低地平原佩滕是熱帶雨林,西部有庫丘馬塔內斯山脈,西部和南部屬火山帶,有火山30多座,最高的塔胡穆爾科火山海拔達到了4211米,為中美洲最高峰。

地震頻繁,和全部很多美洲的國家一樣,在歐洲殖民者到達美洲之前,瓜地馬拉原本是印第安人的領地,創造了美洲文明輝煌的瑪雅人,就生活在如今的瓜地馬拉周邊,瑪雅人在這片肥沃的土地上種植玉米、棉花,後來這些作物傳向全世界,造福了半個地球的老百姓,拯救了無數倒在饑荒與寒風中的窮苦人,假如沒有玉米和棉花,全世界的人口起碼要比現在減少五分之一,可以說那時候的瓜地馬拉,是當之無愧的上帝之城。

從4世紀到11世紀,瓜地馬拉的佩滕低地地區,是古代印第安人瑪雅文化的中心,這個時期留下來的許多金字塔和城市的廢墟,至今仍然可見,11世紀末,瓜地馬拉低地地區的瑪雅文化被消滅後,在中央高地地區仍然存在著瑪雅文化,1523年西班牙人來到瓜地馬拉,瓜地馬拉淪陷,後來這裡先後成為墨西哥帝國,和中美洲聯邦的一部分,直到1840年瓜地馬拉才完全獨立,拿到了如今已經不復昔日的輝煌。

瓜地馬拉,曾經的上帝之國,如今發展得怎麼樣了?,瓜地馬拉國內生產總值434.5億美元,人均國內生產總值3025美元,全國一半的勞動力從事農業生產,經濟作物出口是外匯收入的主要來源,小豆蔻出口居世界第1位,咖啡生產在中美洲占第2位,瓜地馬拉工業基礎薄弱,受長期內戰影響,經濟長期停滯,傳統工業有採礦業、製造業,紡織業和食品加工等,1987年以後這裡的建築業發展迅速,石油開採、化工和電子工業也有所發展,瓜地馬拉實行的高利率政策,吸引了很多的外國直接投資和短期資本流入。

1996年底危和平協議簽署後,國際社會允諾向危提供19億美元的援助,用於國家重建,1997年美洲開發銀行,向危提供1.83億美元貸款,2008年9月7日,中美洲經濟一體化銀行,向瓜地馬拉捐款20萬美元,用以資助遭受持續暴雨侵襲地區的民眾,但雖然有這些援助,瓜地馬拉依舊發展的比較艱難那、,據統計目前瓜地馬拉貧困率達51%,文盲率達19%,新生兒死亡率達12.3%,兇殺率全球第五,是世界上最危險的國家之一,由於經歷了百餘年的政局動蕩,再加上外國資本的瘋狂掠奪,如今瓜地馬拉依舊是個經濟結構單一的,農業國家,要想徹底擺脫貧困落後,可能還有很長的距離要走。

從上帝之城到世界上最危險的國家,瓜地馬拉人們如今的生活是怎樣的,從自然以及人文景觀這方面來看,瓜地馬拉無疑是一個非常優秀的國家,這裡擁有者悠久的歷史和瑪雅文明,遺址坐落在一片熱帶叢林里,當你穿過綠色的叢林,踩著樹葉鋪滿的小道,聽著樹林里動物的嘶叫,來到一座座金字塔廢墟面前時,頓然有一種穿越之感,似乎回到了一個古老的時代,這裡有最清澈的山水,在茫茫大地之上,湖泊如同眼睛,洗禮著歲月滄桑,這裡有色彩斑斕的城市,彩色的牆體,古典韻味的門廊,滿大街的鵝卵石街道,顏色鮮艷的教堂,讓這座城市具有了一種夢幻氣息,但評價一個國家往往不能看外表。

瓜地馬拉人的貧富差距懸殊,伴隨著的暴力事件也非常嚴重,如今已經淪為了罪惡之都,據統計,每十萬瓜地馬拉人中,就有165人死於謀殺,假如你去瓜地馬拉旅遊,身邊的罪犯或許比監獄裡的罪犯還多,瓜地馬拉人們的生活也並不是很好,由於人口增長過快,營養不良、多文盲,和嬰兒高死亡率等問題愈發嚴重,瓜地馬拉雖然有義務教育,但書本費、交通費和校服費,仍超出很多家長的預期,這裡只有30%的孩子能完成小學學業,許多孩子會選擇輟學去社會打工,而或許是習慣了這樣的生活,瓜地馬拉人已經學會了「活在當下」,秉持著一種幽默和諷刺的生活態度,以幫助他們自己對抗生活中的挫折,本文由大地球小故事原創,歡迎關注,帶你一起長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