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天堂 Switch Lite 目前已經上市,其小巧的機身加上還算不錯的續航贏得了不少掌機黨的青睞。著名電子設備拆解網站 iFixit 為我們帶來了這個新機器的拆解過程,讓我們一睹這台「掌機版「Switch 的內部硬體設計。
任天堂 Switch Lite 基本情況:
- 定製英偉達 Tegra X1 晶元
- 自帶 5.5 寸 LCD 觸控屏,解析度 1280*720
- 內置存儲 32GB,最高支持 2TB micro SD 卡擴展,支持 microSDHC 和 microSDXC 類型。
- 802.11 a/b/g/n/ac Wi-Fi 支持,藍牙 4.1,NFC,USB Type-C 充電介面,3.5mm 耳機介面
- 內置加速度感測器和陀螺儀
- 3 ~ 7 小時遊戲續航的鋰離子電池
- 不可拆卸式手柄。
開始拆之前我們先看看性感的X光掃描照片。
手柄部分確實是不可拆分的,需要傳統的拆機方式。方向鍵換成了任天堂的傳統樣式,不再是四鍵分離。原 Joy-Con 的紅外功能在Lite上被砍,揚聲器從前端移至底部。Lite 也沒了支架,意味著這是最具空氣動力學的 Switch(誤)。
機身採用了比較少見的螺絲型號,需要專用螺絲刀拆除。
拆了一層外殼後,裡面還有一層殼,繼續拆。 拆完後會看到 SD 讀卡器和老版 Switch 可拆卸的不同,現在已經焊在主板上了。
這就是新老 Switch 的內部電路對比。最明顯的就是電池不再倒置。
幾個重點變化:電池體積更小;熱管更細;耳機介面完全模塊化,老版是焊在電路板上的。用力把電池拔起,底部有一大塊像厚紙巾的黏著劑。
Switch Lite 採用了 13.6 Wh 大小的電池,原版是 16 Wh。雖然電池更小,但根據官方數據,Switch Lite 的續航還是要比原版更長了一些。
更有效率的硬體不僅增強了續航,還減少了發熱。英偉達 Tegra X1 晶元工藝的提升,讓 Switch Lite 的散熱風扇變得更小。平常使用不必擔心核心會出現過熱降頻的問題,因為它不能連接電視,因此始終輸出 720P 畫面,運算量不會那麼高。
另一個小變化是 LR 兩個扳機鍵從直接接觸 PCB 板的設計改成了薄膜類型按鍵,除了能提供一些按鍵保護外,還能提供更舒適的鍵程。
揚聲器和原版 Switch 是一樣的,不過外殼不一樣。
將 Lite 的手柄部分電路板取出,我們就能拿到近期備受爭議的 Switch 搖桿部分。
初看 Lite 的搖桿看起來和今年新版 Switch 非常類似,不過扣環附近的邊緣設計略有不同,蓋子也更容易打開一些。
Lite 和新版 Switch 的搖桿內部沒有多少區別,只是按鍵部分更細,金屬拉頭看起來更寬一點。至於是否會繼續造成搖桿漂移問題還有待觀察。圖中搖桿上對應 Lite,下對應普通版 Switch。
主板取下。一個明顯變化點是快閃記憶體晶元不再是模塊化設計,而是直接焊接在主板上了。
主板正面:
- 紅色:英偉達 ODNX10-A1(Tegra X1 SoC)
- 橙色:三星 K4U6E3S4AM-MGCJ LPDDR4X 內存 16Gb*2(4GB)
- 黃色:三星 KLMBG2JETD-B041 eMMC 快閃記憶體 32GB
- 綠色:意法半導體 NFCDDR A92049 13 和 FT9CJ DAN915
- 藍色:瑞昱 ALC5639 音頻解碼器
- 深藍色:賽普拉斯 CYW4356X 802.11ac Wi-Fi + 藍牙5.0 SoC
主板背面:
- 紅色:意法半導體 STM32 MCU
- 橙色:B1913 GCBRG HAC STD T1056719A1
- 黃色:美信 MAX77620H EWJ 1914 KVLP (PMIC)
- 綠色:M92T36 PMIC
- 藍色:德州儀器 BQ24193 電池管理晶元
原版 Switch 採用了普通屏幕工藝,更省成本易於維修。Lite 的屏幕要貼合得更加緊湊。
Switch Lite 內部所有組件全家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