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威海臨港區克服冰雹等極端天氣影響,夏糧播種面積達到4.24萬畝,總產量突破1.7萬噸,同比增長32%,面積和產量實現「雙增」。
夏糧豐收得益於各項穩產增產措施的實施。去年,臨港區建立健全遏制耕地撂荒的長效機制,支持村黨組織領辦合作社、農業社會化服務組織、種糧大戶等經營主體,利用整理復耕的土地發展糧食生產,全力組織154個村開展搶墒造墒播種。今年,夏糧播種面積比去年增加了1.04萬畝。
今春以來,臨港區全面落實糧食安全黨政同責,全力打好春季農業生產「第一仗」,以「開局漂亮」促「全年精彩」。臨港區社會工作部建立「三夏」工作專班推進機制,深入生產一線開展督導檢查和指導服務,壓緊壓實工作責任,落實落地技術措施。深入開展重大病蟲害監測防治,用好上級22.1萬元小麥「一噴三防」資金,組織統防統治面積達到6.36萬畝次,實現全覆蓋。
臨港區落實種糧補貼政策,規範核定、發放耕地地力保護補貼、實際種糧農民一次性補貼、農業生產救災資金582萬元,調動農戶種糧積極性。在3個涉農鎮全面推進小麥完全成本保險7171.79畝,小麥投保政策性保險面積達到36074.04畝,投保率超過85%。全力做好麥田抗旱,充分發揮4.4萬畝高標準農田水利工程、農田灌溉設施的作用,廣泛發動農戶進行抗旱澆水,累計澆水6萬畝次。
6月份,臨港區啟動了農機維修、駕駛培訓等各項農機保障工作,組織和調集228農機具「備戰」麥收,確保小麥「顆粒歸倉」。據農業專家預測,今年臨港區小麥平均產量有望突破每畝410公斤,同比增加17公斤,將創歷史新高。(Hi威海客戶端記者 王威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