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的洪流滾滾向前,順者昌逆者亡。
5月25日,*ST新光(002147.SZ)發布公告稱,收到深交所決定終止公司股票上市的通知,退市整理期的交易起始日為6月1日,退市整理期為15個交易日。這就意味著,這家曾經被譽為鄉鎮企業典範,有著浙江明星企業頭銜的民營企業,就此被時代淘汰。
而這家公司的創始人,也從「最受尊敬女企業家」、「中國十大經濟女性年度人物」、「浙江女首富」淪落為老賴,不僅億元豪宅被拍賣,而且還因公司債務、違規擔保鄧問題遭到法院「懸賞追債」。
時光如白駒過膝,每一個普通人都會被打上時代的烙印。
先簡單介紹*ST新光這家公司。
據介紹,*ST新光即新光圓成,是國內規模最大的集研發、設計和製造於一體的專業化迴轉支承生產廠家,長期致力於迴轉支承等產品的研發和專業化發展。2016年,公司通過重大資產重組借殼上市,新增房地產開發和商業經營業務,進而轉型為一家以「房地產開發與商業經營」為主,「迴轉支承」為輔的公司。
不過,危機也隨之而來。
2016年和2017年,*ST新光收購的標的公司勉強完成業績承諾。但是,隨著房地產進入調控,公司業績大幅變臉。2018年,公司凈虧損2.12億元;2018年,凈虧損50.85億元;2020年,凈虧損仍超過30億元,達到了32.57億元。
而且,比虧損更可怕的是,債務問題也隨之爆發。
2017年,公司短期借款和一年內到期非流動負債合計為26.9億元,但公司貨幣現金只有8億元,到期債務無法償還的風險已然顯現;2018年,公司短期債務進一步增加,但貨幣資金卻驟然下滑至1.58億元。
在那之後,債務危機不僅沒能得到解決反而愈演愈烈。根據財報顯示,2018年公司的資產負債率為45.96%,2019年這一數值陡然增加至78.31%,到2020年更是進一步提升至101.92%,資不抵債。
在此背景下,「浙江女首富」周曉光跌落神壇。
根據財報顯示,公司控股股東為新光控股集團有限公司,持股比例為62.05%,實際控制人為周曉光夫婦。
前面提到,周曉光擁有「最受尊敬女企業家」、「中國十大經濟女性年度人物」、「浙江女首富」等眾多光榮稱號。為何?1978年,16歲的周曉光走上了創業道路,在義烏沿街叫賣繡花圈、銹針、刺繡圖案;1985年,周曉光在義烏小商品市場擁有了一個自己的小攤位;1995年,周曉光投資700萬元建立食品加工廠,並將其發展為世界最大的人造首飾和時尚飾品製造廠;2016年,周曉光一手創辦的新光集團借殼上市,資產高達800億元;2018年,周曉光榮登胡潤全球白手起家女富豪榜,排名第26位,並成為浙江女首富。
遺憾的是,如今回過頭來看,一切都已是過往雲煙。
回到股價。
2018年11月,*ST新光單月大跌64.23%;隨後兩個月,公司股價分別再次大跌41.29%和24.52%,並且在今年年度一度跌破1元/股。
截至5月27日,公司股價為3.14元/股,但是,由於首個交易日不設價格漲跌幅限制,並確定退市整理期只有15個交易日,因此復牌後公司股價勢必還將迎來新一輪大跌。這就意味著,對於*ST新光一萬多名投資者來說,接下來可能會迎來財富毀滅式的打擊。
最後,透過周曉光的跌宕人生,我們能夠得到怎樣的經驗教訓?
第一,企業跨界本身並沒有錯,錯在超出自身的能力圈,盲目求「大」,追求業務版圖的快速擴張;
第二,負債規模尤其是短期償債能力迅速惡化,任何時候現金流永遠擺在首位;
第三,2018年樓市開始遇冷,新光集團在消耗了大量投入後資金難以迴流,一座大廈轟然倒塌,說白了,就像新光集團一樣,絕大多數企業的成功本質上其實都是靠身處在特定的時代,錯把機遇當能力,而不是不斷修鍊內功鍛造核心競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