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此前,充電頭網就已對 iQOO 10 Pro、iQOO Neo7遊戲手機分別進行過詳細的充電測試,並且同樣使用第三方的充電器對手機進行過兼容性測試,以及原廠充電器的兼容性測試,感興趣的小夥伴可以翻閱一下。而同樣的120W充電器、200W充電器除功率不同之外,在同一設備下的實際充電性能表現如何呢。
產品介紹
iQOO 手機標配120W及200W充電器,除正面功率字樣外,整體純白簡約,邊角圓潤;採用固定式插腳設計,牆插與插排上更加穩定。
輸出面板配置單USB-C介面,介面膠芯為純白色;120W充電器埠位於上部分,200W充電器埠位於中間。
插腳一側印有充電器參數規格銘文。
型號:V12060L1D0-CN;
輸入:100-240V~50/60Hz 3A;
輸出:5V2A,9V2A,11V6A,20V6A;
PDO:5V3A,9V3A,12V3A ,15V3A,20V3.25A;
PPS:5-20V3.25A;
型號:V200100L0B0-CN;
輸入:200-240V~50/60Hz 2.5A;
輸出:5V2A,9V2A,11V6A,20V10A;
輸入:100-240V~ 50/60Hz 2.5A;
輸出:5V2A,9V2A,11V6A,20V6A,5-20V3.25A;
皆由康舒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為維沃製造,並印有CCC認證標識。
三維對比
iQOO Neo7 手機120W充電器厚度約為28.86mm、長度60.99mm、寬度約為52.43mm,體積約為92.29cm³,以充電器的功率120W計算,功率密度高達1.3W/cm³。
iQOO 10Pro 手機200W充電器長度約為61.01mm、高度約為56.44mm、寬(厚)度約為28.85mm,體積約為99.34cm³,以充電器的功率200W計算,功率密度高達2.01W/cm³,是目前評測過的手機充電器中功率密度最高的充電器。
iQOO Neo7 手機120W充電器重量約為120.2g;iQOO 10Pro 手機200W充電器重量約為147.7g。
協議測試
使用KM002C測試 iQOO Neo7 手機標配的 120W 充電器,測試USB-C埠支持QC2.0、VFCP、PD3.0、QC5以及PPS等快充協議;PDO報文方面,實測支持5V3A,9V3A,12V3A ,15V3A,20V3.25A五組固定電壓檔位,以及5-20V3.25A一組PPS電壓檔位,與參數銘文信息一致。
使用KM003C測試 200W 充電器USB-C埠支持QC2.0、VFCP、PD3.0、QC5以及PPS等快充協議;PDO報文方面,實測支持5V3A,9V3A,12V3A ,15V3A,20V3.25A五組固定電壓檔位,以及5-20V3.25A一組PPS電壓檔位。
使用 KM002C 讀取附贈線材信息,這根數據線內置 E-Marker 晶元,可以支持 20V 5A 100W充電,支持 USB2.0 的傳輸規格。
產品測試
下面就將對這兩款原裝充電器進行各方面的測試對比,看看具體區別。
充電全程測試
針對iQOO兩款充電器的充電全程測試,測試自然是選擇iQOO的設備,此次選用了iQOO 10Pro和iQOO Neo7 作為測試對象,測試全程充電器與測試設備全程在25℃恆溫箱中進行。
繪製出折線圖可以看出充電全程,可以看出 iQOO 200W 充電器為 iQOO 10Pro 充滿電需要11分鐘左右;為 iQOO Neo7 充滿電需要39分鐘左右;而 iQOO 120W充電器為 iQOO Neo7 充滿電需要29分鐘左右;為 iQOO 10Pro 充滿電需要23分鐘左右。
待機功耗測試
現如今,用戶使用充電器為設備充電結束後,不再從插座拔掉已成為常態。很多讀者都想知道充電器如果一直插在插座上是否浪費電,待機功耗測試環節就是為了解答這個問題。
將兩款充電器在不同輸入電壓下的待機功耗數據製成柱狀圖,可以看出:
iQOO 200W 充電器在220V 50Hz的空載功耗為0.115W,換算下來一年損耗的電能約為1.01KW·h,若市價電為0.6元/KW·h,則充電器一年的電費約為0.6元左右。
在110V 60Hz的空載功耗為0.058W,換算下來一年損耗的電能約0.51KW·h,若市價電為0.6元/KW·h,則充電器一年的電費約為0.3元左右。
iQOO 120W 充電器在220V 50Hz的空載功耗為0.096W,換算下來一年損耗的電能約為0.84KW·h,若市價電為0.6元/KW·h,則充電器一年的電費約為0.5元左右。
在110V 60Hz的空載功耗為0.039W,換算下來一年損耗的電能約0.34KW·h,若市價電為0.6元/KW·h,則充電器一年的電費約為0.2元左右。
轉換效率測試
我們平時看充電器上面的輸出參數是為設備提供的最大輸出功率,但充電器從插座上汲取的功率往往要更大一些,下面是兩款充電器在220V 50Hz和110V 60Hz交流輸入的情況下分別進行了轉換效率測試,測試結果如下。
通過計算得出,在220V 50Hz的市電環境下,iQOO 200W 充電器的轉換效率在85-90%之間;而iQOO 120W 充電器的轉換效率在87-90%之間。
再來看看110V 60Hz電壓環境下的轉換效率如何。
通過計算得出,在110V 60Hz的電壓環境下,iQOO 200W 充電器的轉換效率在87%左右;而iQOO 120W 充電器的轉換效率在83-88%之間。
紋波測試
由於充電器中採用開關電源,變壓器次級輸出的並非直流電,需要經過整流和電容濾波輸出,也就是充電器輸出會存在紋波。充電頭網採用示波器測試充電器輸出的紋波值,與國家標準進行比對,檢測充電器的輸出質量。紋波越低,充電器的輸出質量就越高。
兩款充電器分別測試了在兩類市電下的空載紋波和帶載紋波。
iQOO 200W 充電器在220V 50Hz交流輸入下,處於5V0A空載狀態時紋波最高,紋波數值為36.8mVp-p。處於20V0A空載狀態時紋波最低,數值為24.8mVp-p。
iQOO 120W 充電器在220V 50Hz交流輸入下,處於5V0A空載狀態時紋波最高,紋波數值為92mVp-p。處於20V0A空載狀態時紋波最低,數值為60mVp-p。
iQOO 200W 充電器在220V 50Hz交流輸入下,處於5V3A帶載狀態時紋波最高,紋波數值為56.8mVp-p。處於20V3.25A帶載狀態時紋波最低,數值為32.8mVp-p。
iQOO 120W 充電器在220V 50Hz交流輸入下,處於5V3A帶載狀態時紋波最高,紋波數值為110mVp-p。處於20V3.25A帶載狀態時紋波最低,數值為70mVp-p。
再來看看110V 60Hz電壓環境下的測試數據。
iQOO 200W 充電器在110V 60Hz交流輸入下,處於5V0A空載狀態時紋波最高,紋波數值為37.6mVp-p。處於20V0A空載狀態時紋波最低,數值為24.8mVp-p。
iQOO 120W 充電器在110V 60Hz交流輸入下,處於5V0A空載狀態時紋波最高,紋波數值為84mVp-p。處於20V0A空載狀態時紋波最低,數值為52mVp-p。
iQOO 200W 充電器在110V 60Hz交流輸入下,處於5V3A帶載狀態時紋波最高,紋波數值為112mVp-p。處於20V3.25A帶載狀態時紋波最低,數值為24.8mVp-p。
iQOO 120W 充電器在110V 60Hz交流輸入下,處於5V3A帶載狀態時紋波最高,紋波數值為112mVp-p。處於15V3A帶載狀態時紋波最低,數值為68mVp-p。
小結
紋波數值越低,說明充電器的輸出質量越高。整體來看,iQOO 200W 充電器各個檔位紋波數值均低於iQOO 120W 充電器的紋波數值;但國家標準中充電器紋波要求是不高於200mVp-p,從測試得到的數據來看,兩款充電器的紋波數值均低於國標水平,表現不錯。
溫度測試
充電器工作時會涉及到效率轉換的問題,其中的損耗電量絕大多數以熱量散發,所以充電器長時間工作的發熱情況也是測試的重要一環,實驗全程將充電器置於25°C恆溫箱當中。
首先模擬用戶日常使用場景,並記錄 iQOO 200W 充電器的溫度情況。
為iQOO 10Pro 充電5分鐘後使用熱成像儀拍攝充電器表面最高溫度為42.8℃。
另外兩個側面最高溫度為37.8℃。
為iQOO 10Pro 充電10分鐘後使用熱成像儀拍攝充電器表面最高溫度為63.7℃。
另外兩個側面最高溫度為52.2℃。
再來看看iQOO 120W 為iQOO Neo7 充電的溫度情況如何。
為iQOO Neo7 充電10分鐘後使用熱成像儀拍攝充電器表面最高溫度為48.7℃。
另外兩個側面最高溫度為43.6℃。
為iQOO Neo7 充電20分鐘後使用熱成像儀拍攝充電器表面最高溫度為48.7℃。
另外兩個側面最高溫度為53.7℃。
將溫度數據匯總,供大家查看。
充電頭網總結
以上為 iQOO 手機附贈的充電器對比,在再次的性能實測表現中,兩款充電器除私有快充協議外,皆最高支持PD 65W的輸出功率;120W充電器的空載功率要高於200W充電器,但轉換效率方面,兩款充電器不分伯仲;並且紋波數值方面,在全部常規電壓檔位下,200W充電器皆要優於120W充電器。
其次在滿載溫度測試中,由於電池容量和私有協議的充電功率皆不統一,僅模擬用戶日常對原裝手機充電場景;可以看到,200W充電器在充電10分鐘時,最高溫度為63.7℃;120W充電器在對手機充電時,最高溫度為48.7℃,整體來看,120W充電器在這方面略佔上風。
整體來說,這兩款標配的充電器在適配原裝手機時方能發揮出原本性能,即使是自家手機(例如 iQOO 10 Pro)也不一定能完美適配;值得一提的是,在實測時,也將兩款充電器對原裝手機進行互換充電,充電體驗方面皆不如原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