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下載個人所得稅 APP 註冊並登陸
手機在應用商店搜索「個人所得稅」 APP 並安裝---個人中心—登錄註冊— 註冊--人臉識別認證註冊(必須是法人,其他人不可以)後登陸手機 APP
二、用個人所得稅 APP 掃碼登陸 自然人電子稅務局
打開河南省電子稅務局--登錄--自然人業務辦理--個人所得稅--跳轉到「自然人電子稅務局」網頁(如果無法跳轉,也可百度直接搜索「自然人電子稅務局」)--打開個人所得稅 APP掃碼登陸--我要辦稅--經營所得(A 表) ---申報年度--確定--統一社會信用代碼--單位所在省 (市一級)--選擇河南許昌--搜索--勾選店名--確認添加--「稅款所屬期 止」選擇申報當月的上一個月(如2021年10月份申報選擇2020年9月)--下一步--收入總額(據實填寫)--成本費用(據實填寫)--沒有--下一步--下一步--提交--提交。
附:河南個體戶生產經營所得申報流程
1.通過ITS系統WEB端
個體工商戶業主(定期定額戶除外,下同)、個人獨資企業投資者和合夥企業自然人合伙人(以下簡稱「投資人」)可以直接通過自然人稅收管理系統WEB端辦理自行納稅申報。
第一步:打開河南省自然人稅收管理系統WEB端,根據提示註冊並登錄。
(ITS系統WEB端網址:https://itsweb.ha-l-tax.gov.cn:10003/)
第二步:點擊「納稅申報」,選擇「經營所得個人所得稅月(季)度申報(A表)」,然後點擊「立即申報」。
第三步:填報完畢後,進入繳費界面。
2.通過自然人稅收管理系統扣繳客戶端
個體工商戶、個人獨資企業和合夥企業的辦稅人員可以通過自然人稅收管理系統扣繳客戶端,幫助投資人代辦經營所得申報。
第一步:在國家稅務總局河南省稅務局官網上下載軟體「自然人稅收管理系統扣繳客戶端安裝包」,安裝運行。
第二步:當單位類型是個體工商戶、個人獨資企業、合夥企業這三種類型之一時,進入系統後上方會顯示生產經營申報通道,點擊「生產經營」。
第三步:點擊「預繳納稅申報」進入申報表填寫主界面,填寫《個人所得稅經營所得納稅申報表(A表)》。按照提示填寫完成後點擊「網上報稅」,將申報表報送。
第四步:申報表申報成功後,點擊「稅款繳納」,選擇適當方式按照提示繳納稅款。
三方協議繳款:投資人需要和稅務機關、銀行簽訂《委託銀行代繳稅款協議書》才能使用「三方協議繳款」方式。
銀行端查詢繳稅:列印銀行端查詢繳稅憑證後至商業銀行繳款。
3.通過辦稅服務廳
投資人或者其辦稅人員可以前往被投資單位對應的辦稅服務廳進行申報。
注意事項
1、定期定額戶經營所得的申報繳款仍按原方式和渠道辦理。
2、辦稅人員通過自然人稅收管理系統扣繳客戶端代投資人辦理經營所得申報的,可以選擇銀聯繳款、銀行端憑證繳款或者投資人與稅務局、銀行簽訂的三方協議進行繳款;同時,也可以在辦稅人員代為申報後,由投資人登錄自然人稅收管理系統WEB端繳納稅款。
3、個人通過自然人稅收管理系統WEB端辦理自行納稅申報後,可以選擇銀聯繳款、銀行端憑證繳款,或者通過個人與稅務局、銀行簽訂的三方協議繳款。
4、個人三方協議的簽訂需要本人持身份證、一張銀聯卡到主管稅務機關辦稅服務廳辦理。個人三方協議是指個體工商戶業主、個人獨資企業投資者和合夥企業自然人合伙人以本人名義與稅務局、銀行簽訂的三方協議,不同於以往以個體戶、個人獨資企業和合夥企業以單位名義與稅務局、銀行簽訂的三方協議。
5、納稅人2018年度以前(含2018年度)取得的生產經營所得,辦理個人所得稅補報、更正申報或者年度彙算清繳申報,仍通過原河南省電子稅務局自然人網廳、辦稅服務廳等渠道辦理。
有人提問,為什麼企業申報了B表或繳納了稅金,還要再自行申報C表?
舉個例子(並請參考個稅經營速算表):您在甲公司有生產經營所得10000,則個稅=10000*5%-0=500元,在乙公司有生產經營所得60000,則個稅=60000*10%-1500=4500元,在丙公司有生產經營所得400000,則個稅=400000*30%-40500=79500元,以上3處經營共計個稅84500元,而全年經營所得470000元,由此經營所得適用超額率計稅率,即所得越高稅率也越高。
據此,因此合併之後適用稅率應該是30%,即匯總之後應該補稅。則您的C表為所有收入匯總(10000+60000+400000)*30%-40500(速算扣除數)=100500元 所以需要您自行申報C表,有如下可能
(1)甲或乙或丙公司已幫您申報,並交納稅金,則其應納稅額應為100500-84500=16000元;
(2)甲或乙或丙公司已幫您申報,但未交納稅金,則其應納稅額應為100500元;
(3)甲或乙或丙公司已幫您申報,丙公司已交稅金,但甲和乙未交納稅金(或其他可能),則其應納稅額應為100500-79500=21000元。
參考資料來源:曉稅學堂、河南稅務、河南日報傳媒,內容為知識整合,主要為知識分享,不做商業使用。如有侵權,請聯繫我後台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