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閱讀此文之前,麻煩您點擊一下「關注」,既方便您進行討論與分享,又給您帶來不一樣的參與感,感謝您的支持!
台灣還沒有解除缺蛋危機,最近又遭遇鳳梨嚴重滯銷。為了解決這一困局,民進黨當局計劃將鳳梨納入到台灣3000多所中小學的校園營養午餐中,實現「學生鳳梨自由」。但這一行為卻遭到老師和家長的強烈質疑。他們批評:只要台灣有農產品滯銷,學生們就變成了「垃圾處理場」,究竟還把不把孩子們當人看待了?
那麼台灣為什麼會發生蛋荒?鳳梨為什麼會滯銷?這些現象的背後,又牽扯著台灣當局怎樣的問題?今天讓我們來好好分析一下。
嘲笑大陸吃不茶葉蛋,如今真的是連蛋都吃不起
2011年的時候,台灣「名嘴」高志斌在某一期節目中說:大陸連茶葉蛋都吃不起。在當時還引發了熱議,很多人都認為他是短淺無知、恬不知恥。
然而人在做、天在看,曾經亂開嘴炮的人,沒想到自己的話竟然一語成讖,但是沒蛋吃的並不是大陸,而是台灣。
2022年底,一場大規模的禽流感席捲全球,在這次流感中有2億多隻禽類感染。就比如說美國,光是得了病被掩埋的雞就有5000多萬隻。
台灣省地方本來就不大,在這次疫情中,禽類也一次性死去了上百萬隻。
因此今年年初的時候,台灣就開始爆發了大規模的雞蛋慌。但是按理來說,就算是本地缺雞蛋,那也可以靠進口來解決問題啊。
但是台當局卻不願意,原因是因為雞死的太多了,雞蛋的價格也跟著水漲船高。原本進口只要五六毛的雞蛋,現在至少要到1塊多。
我們可以粗略的給台灣同胞們算個賬,算便宜點一個雞蛋1塊錢,台灣人口有2300多萬。就按照五個人中,每天有一個人吃雞蛋的比例來算,台灣一天要進口460萬個雞蛋。
這就要460萬元,一年365天乘以460萬,那就是16億7千9百萬。
雖然台灣不是很窮,但是這並不是一筆小數目。要知道每年台當局,用於進口食物所花費的錢都是有限。
而且,台灣本身就屬於地少人多,農副產品的自給率僅有30%,除了有著氣候有著天然優勢的水稻,其他的農作物在那邊的種植率和人口比起來就約等於0。
除了糧食以外,家禽肉類台灣那邊也同樣少的可憐,也幾乎全都要靠著進口,才能解決餐桌上有肉的問題。
因此台當局為了能夠頓頓吃上肉類和粗糧,只能讓老百姓們先忍一忍,頂多一兩年就可以吃得上雞蛋了。
然而,玩笑話歸玩笑話,台灣蛋荒的背後牽扯到的卻是台當局正在面臨的極大困擾:經濟問題和糧食供應問題。
台當局負隅頑抗,面對的諸多問題
今年的4月8日,台灣省前台灣市長柯文哲竄美,12日他在一眾美國官員面前提出了,台當局正面臨的三大致命問題:
一是中美關係愈發緊張,合作減少,競爭和對抗加劇,致使台灣處境艱難,生存空間被壓得很小;
二是台灣與大陸之間缺乏溝通管道,在民進黨「抗中保台」的鼓噪下,兩岸敵意上升,可能會產生誤判,引發嚴重危機;
三是民進黨煽動島內「反中仇中」情緒,操弄「台獨」議題,加劇台海衝突危機。
柯文哲
雖然這個柯文哲也不是什麼好人,但是他提出的問題還是十分中肯。第一點是中美關係逐漸惡化,而台灣則身處兩個大國中間,處境十分的艱難。
中美在打貿易戰,作為美國小弟的台灣,受到的牽連十分的大,原本台灣就靠著出口高科技的晶元和其他電子產品存活的。
而中美貿易戰一打響,台灣這方面的產品,也要迫於美國的壓力停止向中國出口。這一點嚴重的影響到了台灣的經濟,致使台當局沒有整改的收入來源,長期以往債台高築。
第二點是近日台灣與大陸的關係日益僵化、兩岸敵意上升,原本還可以正常貿易來往的民間企業,也迫於形勢的壓力停止貿易。
這一點直接導致了台灣民眾的生活受到極大的影響,工廠事情的訂單來源,就意味著有人要失業,沒有工作收入也會急劇下降,生活質量也跟著大幅度下降。
生活沒有保障,民意就更加的惡劣,長期以往這樣的惡性循環,台當局很擔心會發生大規模的內亂。
再一點就是,台灣自49年至今,從來沒有出現過一個有著真正領導力的人物。導致了多個黨派長期內鬥,上演一出出狗咬狗的鬧劇,最後搞得人不像人,鬼不像鬼。
尤其是民進黨,長期操弄「台獨」議題,妄想一步步實現台獨主張,可以說是加劇兩岸緊張局勢的罪魁禍首。明進黨上台這些年干過那些齷齪事,這裡就不多加闡述了。
總之,只要這個人不人、鬼不鬼的政黨還在一天,台灣就不得安寧一天。
群魔亂舞的台灣政壇
台灣鳳梨滯銷的原因,以及後續牽連的影響
近日一條關於台灣省,要將滯銷鳳梨納入中小學生「健康午餐」的新聞衝上了熱搜。有網友調侃道:不行就把鳳梨削成雞蛋的形狀,然後再給學生們吃。這麼一來既解決了,雞蛋慌的問題,也解決了鳳梨滯銷的問題,可謂是一舉兩得。
這位網友不得不說,是真的有才。但玩笑話歸玩笑話,雞蛋不可能變成鳳梨,鳳梨也當不了雞蛋。
台灣想要解決鳳梨和雞蛋的問題,唯一的解決辦法就是主動配合,積極配合統一工作。不然,長期以往吃不到的可能就不止是雞蛋了,甚至還能吃上炮彈。
有才的網友
在過去的很多年裡,兩岸關係稍微緩和,台灣的鳳梨大量的銷往大陸。大陸的人口基數大,而台灣的那點鳳梨,可能人手一個都不夠分。
可是如今兩岸關係僵化,別說是鳳梨在台灣滯銷,可能不久以後台灣當季的水果都會要自給自足。
由於失去了大陸廣大的市場,今年台灣鳳梨價格出現了雪崩式的大跌價,很多果農乾脆放棄採摘田間7成的鳳梨。
原因是付工人一天的薪水,就等於少收1000斤的鳳梨,根本不划算。從這一點看出,台當局的政策搞得老百姓民不聊生、苦不堪言。不但農民失去了收入來源,還是的很多的工人失去工作。
而接下來台當局所採取的政策,更是弄得台灣民眾們怨聲載道。將滯銷的鳳梨全都推銷到學校,將青少年學生當做廢品收購站。
無原則、無底線的消費民眾,還不把民眾當人來看待。這更不不是一個合格的政府應當做出的決策,政客犯的錯誤,最後卻由民眾來買單。
如果長期以往下去,受罪的永遠都會是民眾,如果真的沒有能力,還不如早日積極配合實現兩岸統一。
台當局如果繼續這樣下,會有怎樣的結局
兩岸關係僵化還沒多久,台灣當局就出現了種種問題。如果大陸將台灣長期封鎖,那麼台當局又將會有怎樣的結局?
如果台灣長期被封鎖,首先台灣要面臨的就是糧食問題。上文我們已經提到過了,台灣的糧食自給率只有可憐的30%。
也就是說如果封鎖台灣一個月,台灣可能就會出現斷糧的問題,到時候也不能天天窩在家裡吃鳳梨。如果封鎖台灣100天,台灣的人口會急劇下降到50%。
然而,還沒等餓死之前,台灣當局先要面對的是能源問題。
據一位台灣知名專家自己的分析,只要台灣一旦被封鎖10天,台灣整個能源都會出現狀況。一旦沒有了電,一個月內就要死亡10%的人口。
可能有人會問美國不會幫台灣嗎?這一點美國也不敢保證,因為一旦真的發生熱衝突。美國也不敢在大陸海峽2000公里以內和中國發生衝突。
其實就是,這幾年全球經濟低迷,美國早就不是20年前的世界霸主了,很多國家都不再買美國人的賬,美國的整體經濟正在下滑。
如果美國聰明的話,這時候它會選擇明哲保身。如果幹擾兩岸統一,必定會付出沉重的代價,可能現在本就不穩定的世界第一的位置,也會在這一期間就沒有了。
因此,如果能夠長期封鎖台灣,在很短的一段時間內,台當局必定會乖乖的束手就擒,而迎接他們的將是兩岸雙方老百姓的批判。
總結
小小的雞蛋和鳳梨,就足以看出台當局如今的窘境:政治上群魔亂舞、經濟上持續低迷、民眾怨聲載道。
現在唯一的出路就是早日積極配合大陸,早日完成兩岸和平統一。唯有統一後,台灣省可以帶來更廣闊的發展機遇,民眾也能過上更加安定的生活。
「台灣省」問題,一直以來都是一個重大的歷史遺留問題。如果真的能夠早日統一,不但可以解決這個歷史遺留問題,還可以使中國在國際上獲得更加穩定和廣泛的認可,有助於大國真正的崛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