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雙星裡面穿著白襯衫,氣質卓然、意氣風發地站在大學講台上點名:「高加林」。
高加林滿目怯弱和自卑地站起來,與高雙星四目相對。
一個在大學校園養尊處優了四年,跟上海的大小姐談著戀愛,畢業後留校成了大學老師,乾淨、儒雅、溫潤。
一個留在農村,幾經沉浮,臉上寫滿了滄桑和怯懦,丟了良心,拼盡一切才堪堪坐在了大學校園裡。
天翻地覆的人生。
直到此時此刻,看著兩個少年截然不同的臉和眼,方深刻感知:高雙星偷了高加林「原本意氣風發」的一生。
一,高雙星的「三個知道」。
高雙星和高加林是什麼關係?
他們不是陌生人,他們從小一起長大,是最好的兄弟。關於高加林考大學這件事,高雙星有三知道:
- 第一個,他比任何人都知道,高加林為了上大學付出了多少汗水和努力。
電視里有這樣一幕:高加林在一邊努力地做題,同桌的高雙星卻在睡覺。
高加林叫醒高雙星,高雙星滿腦子都是餓了,要吃粉,而高加林滿腦子就是再做幾道題。在《人生之路》的前幾集里,我們可以清楚地看到,高加林為了高考如瘋如魔。
而高雙星該吃吃,該睡睡,壓根就沒有為高考付出全部努力。
- 第二個,高雙星比任何都清楚,以高加林的家庭條件,考不上大學,高加林就只能回家種地。
他們一起去巧珍二姨家吃粉,高雙星說,他考不上大學,他父親會打死他。他、張克南、黃亞萍都沒有對未來有多深重的憂慮。因為,他們背後都有依仗。只有高加林,他父母是地地道道的農民,他考不上大學就只能回家種地。
高雙星每天跟高加林形影不離,他比任何人都清楚,考大學對高加林來說,意味著什麼。
尤其是,當高明樓扣下了高加林的大學通知書,高雙星還親眼目睹了高加林的頹敗和痛苦。
可他就是能做到什麼都不說,拎著行李代替高加林去上大學。
- 第三個是,高雙星比任何人都知道,高加林讀書多好,比他強太多。
高加林說得很多東西,他都不知道。當他父親問他,他能不能跟高加林比,他明確的表示:比不了。
他比任何人都知道,他自己沒有考大學的本事,他也比任何都知道,高加林讀書多好,比他強多少。甚至是,他的學習還算可以,很大程度上,都得益於高加林的督促和輔導。
他什麼都知道,可是,當他的父親高明樓拿出那張屬於高加林的錄取通知單, 讓他去頂替高加林上大學,他就那麼沒什麼掙扎地同意了。
不要說,他想過要告訴高加林。如果他真的想,他的父親根本無法阻止,他們就住在一個村裡,隨時都能見到,他有無數次告訴高加林真相的機會。更何況,他走的時候,高加林去送他,還送給了他一支鋼筆。鋼筆他收下了,還說了一聲謝謝,卻連告訴高加林真相的想法都沒有,甚至臉上連愧疚都沒有。
不是他怕自己的父親才冒名頂替,而是他從心裡也想要成為大學生,也想要到大城市裡去改變自己的一生。電視里有很多他痛苦糾結的情節,可其實那何嘗不是一種虛偽,明明一句真話就能阻止所有悲劇,卻寧願良心受譴責,也要去偷換別人的人生。
不知是惡,為之,尚有餘地,明知是惡,卻去行惡,那掙扎不過是鱷魚的眼淚,更顯假惺惺而已。
二,「騙婚」陳秀禮。
每次看高雙星和陳秀禮談戀愛,我都不覺得有任何甜蜜的地方,只為陳秀禮感到可惜,甚至是恐懼。
因為,她面對的是一個假人。
陳秀禮為什麼會愛上高雙星?
不是因為高雙星多有才華,而是因為高加林在家鄉發表了一篇關於農村孩子上學的報告文學。陳秀禮以為那是高雙星發表的,所以他愛上了高雙星。
高雙星明知道陳秀禮為什麼愛上他,崇拜他,跟他談戀愛,可是他還是接受了。他沾沾自喜,並且想著一定要留在上海,跟陳秀禮結婚生孩子。
這裡有非常殘酷的兩個點:
一個是,他和陳秀禮結婚的時間點:在他得知高加林留在上海之後。
其實,高雙星一直是抱著僥倖心理的。他覺得高加林這輩子都到不了上海,所以他的頂替事件是安全的。可四年的時間,他留在了大學當老師,而高加林則通過自己的努力,被上海的報社破格錄用。
這時候,高雙星的僥倖心理其實已經完全被打破了。他這時候已經預感到,他頂替高加林的事情,早晚有一天會暴露出來。可是,在這種情況下,他依舊跟陳秀禮結婚了。
並且為了跟陳秀禮結婚,他百般委屈,既由著陳秀禮的母親冷嘲熱諷,又答應陳秀禮的母親,不讓自己的父母參加婚禮。
他是真的愛陳秀禮愛到了可以拋棄父母嗎?
並不是。他之所以受盡委屈跟陳秀禮結婚,有喜歡陳秀禮的成分,更大的原因是,他想要留在上海,想要通過婚姻獲得上海戶口地留在上海。他想要給自己的人生更多一層保障:即使頂替事件被曝光,他還是陳秀禮的丈夫,是孩子的父親,他還有上海戶口,他還有留在上海的條件和資本。
這也就涉及到了第二個殘酷的點:高雙星都要跟陳秀禮結婚了,都要一輩子跟陳秀禮綁在一起了,他也沒有跟陳秀禮坦白自己。
騙婚。
為了娶上海的大小姐,為了獲得上海戶口,高雙星從頭至尾地欺騙著陳秀禮,一直到陳秀禮徹底跟他捆綁在一起。
夫妻,最重要的就是信任和坦誠,而高雙星從一開始就沒打算跟陳秀禮坦誠自己,因為他知道,一旦他坦誠了,就會徹底失去陳秀禮。
他不想失去陳秀禮,不想失去上大學的機會,不想失去完全不一樣的人生,於是,他把「頂替」事件進行到底了。
即使四年後,他和高加林重逢,他都繼續裝作當年什麼事都沒發生,他依舊心安理得地跟陳秀禮結婚生女了。
他覺得,大學他已經上了,上海小姐他也已經娶了,這就是他的人生了,誰也搶不走了。
三,跪求陳秀禮和高加林原諒。
高雙星跟陳秀禮結婚生女後,他頂替高加林的事件才被爆了出來。
他跪著求陳秀禮原諒他,回到老家,跪著求高加林原諒他。
可是,誰能原諒他呢?
他毀的是高加林的一生,毀的是陳秀禮的一生。
不要說什麼苦難塑造了高加林,磨礪了高加林。關於苦難,余華曾經寫過這樣的一段話:
永遠不要相信苦難是值得的,苦難就是苦難,他不會帶來成功,也不值得追求,磨練意志是因為苦難無法避開。
而王朔對於這件事說得更加犀利:
世界上最無恥最陰險,最歹毒的讚美,就是用窮人的艱辛和苦難,當作勵志故事來愚弄底層人。
高雙星的父親仗著自己是村裡的主任,肆意為了兒子高雙星謀福利,搶奪了原本屬於高加林的一生。而高雙星一個一米八的大小夥子,能走能說,明知道自己搶奪的是什麼,還是肆意地去搶奪了。
不要說,他沒辦法,他不願意,他願意的很。這件事之所以能順利進行,最關鍵的不是高明樓偷藏了通知書,而是高雙星實實在在地去進行了頂替這件事。
在這件事上,高雙星的過錯跟高明樓的過錯是同等的,甚至更甚的。
至於陳秀禮,她的後半輩子徹底毀在了高雙星的手裡,她要麼跟一個「頂替別人一生」的騙子過一生,要麼就要面臨帶著女兒跟高雙星離婚的結局。
更重要的是心理的崩塌:她跟高雙星談了四年戀愛,結婚生女,同床共枕,而她的枕邊人卻一直冒名頂替著另一個人跟她在一起,這是一種怎樣信念的崩塌。
四,高雙星該不該「退回」老家當農民?
時間退到高明樓拿到那封錄取通知書的時候,如果高明樓沒有昧下高加林的通知書,如果高加林拿到了自己的錄取通知書,那麼高加林會有完全不一樣的人生。
至於高雙星,他會留在農村,跟高三星一樣,可能一輩子都不會去上海這樣的大城市。
頂替事件曝光,高雙星該不該回到農村當農民?
《幸福到萬家》中萬傳美冒名頂替了王秀玉去上大學,王秀玉的人生徹底被改變了。
關於頂替這件事,萬傳美一直在表示:自己也是非常痛苦的。
《玫瑰之戰》唐小櫻冒名頂替了葉勤勤上大學,事件曝光後,葉勤勤拒絕和解,索要300萬的精神賠償。
而女主角顧念在為唐小櫻辯護時,提到:頂替者唐小櫻因為頂替事件無法正常戀愛,無法正常生活,過得也非常悲慘。
這些冒名頂替的人,真的過得悲慘嗎?
看看光鮮亮麗,被全村人羨慕的萬傳美,看看在大城市上班珠圓玉潤的唐小櫻,再看看在農村被指指點點的王秀玉,還有已經成了孩子媽,蹉跎到極致的葉勤勤。
到底是冒名頂替的人過得悲慘,還是被冒名頂替的人過得悲慘?
再看看《人生之路》里的高雙星冒名頂替了高加林上大學,享受了全村第一個大學生的榮譽,在大學校園裡安逸地過著讀書生活,跟上海的大小姐談著輕鬆的戀愛。
再看看被頂替的高加林,拼了命的學習,發了瘋的學習,最後終於考上了大學,卻被別人頂替了,他不得不下地,不得不幾經沉浮,不得不扔掉良心往上爬。
而原本,高雙星享受的燦爛人生本該是他的。
高雙星值得被原諒嗎?那些冒名頂替的別人人生的人,真的值得被原諒嗎?
高雙星不管有多慘的結局,都是他應得的。這個事件中,他從來不是受害者,真正的受害者是高加林,是陳秀禮,而他是罪人,他的頂替行為,是作惡。
而善惡終有報,其實才是人間最大的公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