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家住威海臨港區蔄山鎮中床村的叢女士將一面寫有「醫德高尚醫術精 關愛病患暖人心」的錦旗,送到威海臨港區黃嵐衛生院醫護人員手中,以此表達對衛生院醫療團隊的感激和讚許之情。
當前,臨港區農村以老年人居多,慢性病高發等諸多挑戰對基層醫療服務提出了更高要求。為更好滿足轄區老人對基本醫療等健康服務的需求,臨港區聚焦推進健康鄉村建設,持續改善基層醫療基礎設施設備條件,配優配強醫療服務隊伍力量,著力提高基本公共衛生和基本醫療服務水平,織牢公共衛生防護網。
簽約家庭醫生上門「送診」
70歲的叢女士有高血壓、糖尿病病史,3個月前憋氣明顯加重,夜間不能平卧入睡。自從簽約黃嵐衛生院家庭醫生服務後,每次身體不適時,叢女士都第一時間向家庭醫生諮詢。接診後,黃嵐衛生院為叢女士制定出相應的治療方案。
經過一個周的治療,叢女士病情有了明顯好轉,露出久違的笑容。「我現在說話可有勁了,走起路來也不憋氣,關鍵是可以安穩地睡覺了,醫護人員的服務耐心又周到。」叢女士說。
黃嵐衛生院通過家庭醫生與群眾建立穩定服務關係,為兒童婦女開展健康保健工作,為重點疾病患者提供監護服務。「叢女士出院後,醫護人員在第二天和第七天進行了隨訪,為她的後續療養和康復提供專業性、有針對性的建議。」黃嵐衛生院院長宋均強說。
為提升基層醫療機構醫療水平,臨港區定期派醫護人員到上級醫院進修,邀請專家定期到鎮衛生院坐診,讓轄區百姓在家門口就可以享受三級醫院專家的診療服務;完善與上級醫院建立CT、DR、心電遠程會診機制,讓居民在家門口便可享受到便捷、專業、權威的診療服務,讓高新技術和智慧服務更好地惠及百姓。
優質醫療服務直達家門口
臨港區充分發揮家庭醫生作用,根據群眾需要開展送醫進鄉村、進社區、進家庭等系列健康行活動,重點幫扶困難群眾,持續提升公眾健康防護意識,讓更多群眾在家門口就能享受到優質醫療服務。
近日,在臨港區蔄山鎮西床大集上,黃嵐衛生院醫護人員現場為群眾解答疾病預防與保健常識,耐心細緻地講解醫療科普知識,為群眾免費測量血壓、血糖,對常見慢性病、多發病的預防和治療提供專業指導,用通俗易懂的語言讓群眾熟知自己的身體狀況,有效提高健康素養,並現場提供簽約家庭醫生服務。活動累計為130餘人進行義診,發放健康教育宣傳材料300餘份,得到群眾一致好評。
「建立家庭醫生關係後,我們還通過入戶了解群眾健康狀況。對於有特殊需求的困難群眾,會根據政策減免診療費,提供免費轉運車輛以及住院餐飲等。」宋均強說。
把精準幫扶作為發展健康鄉村的著重點,臨港區衛健辦建立健全困難群眾醫療保障精準幫扶機制,充分發揮醫療救助的救急救難作用,有效緩解困難群眾「因病致貧、因病返貧」現象。
目前,臨港區共有鎮級衛生院4家,村級衛生室48個,衛生院技術人員約311人,已組建37個家庭醫生服務團隊,48819名群眾簽約家庭醫生服務,不斷夯實農村基層衛生網底。目前,臨港區衛生院、衛生所全部納入鎮村衛生服務一體化管理。隨著家庭醫生簽約服務的推廣普及,臨港區將加大與上級醫院的技術合作,提升醫療服務能力,讓越來越多村民擁有自己的「健康守護人」。(Hi威海客戶端記者 王威晨)